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發現肺內混合磨玻璃結節1cm,邊界光整,會是肺癌嗎?

昨天有位網友留言說,去年底部門體檢,查出一個1cm肺結節,混合磨玻璃,從查出來就覺得天都塌了,壓力太大了。我們做肺結節篩查,是希望及時發現小肺癌(早期肺癌可以治癒),避免發展成晚期。但因為肺結節發生率很高,正常人群大約20%存在肺結節,其中大多數是良性,因良性結節造成恐慌,違背了這個篩查的初衷。

當然了,對混合磨玻璃結節處理要更謹慎!因為與實性肺結節和純磨玻璃結節相比較,混磨的惡性可能性更高一些。有一篇文獻統計:Henschke研究認為,實性結節惡性率僅7%,部分實性結節(混合磨玻璃結節)惡性率約為63%(10/16),純磨玻璃結節惡性率約為18%(5/28)。

混合磨玻璃結節可以是良性的

我們直接看病例圖片比較直觀,下圖是一位53歲的男性,因為咳嗽做CT,發現邊界清晰的混合磨玻璃結節:

中央是白色的實性密度,邊緣光滑,周圍是淺白色密度,像磨玻璃一樣,邊界清晰。這個病人抗炎治療兩周,在一個月後複查CT的時候病灶完全吸收了,證明這是一個炎性結節,良性,不是肺癌。

那麼,惡性的混合磨玻璃結節有哪些特點?

我們先看病例,下圖是一位中年女性,健康體檢發現右肺混合磨玻璃結節:

這個結節除了形態不規則,邊界清晰之外,還伴有遠側胸膜牽拉,近側可見黑色條形的支氣管充氣征,並且裡面的白色實性成分邊界不清晰,這些徵象都提示惡性。為了謹慎起見,我們利用螺旋CT的強大後處理功能,進一步做後重建圖像,觀察病灶的冠狀面形態:

圖片清晰顯示了近側支氣管截斷征,這麼多惡性徵象均提示,這是一個浸潤性肺腺癌,最終手術病理證實了術前CT診斷正確。這個病灶當中的磨玻璃密度影,在病理上對應的是高分化癌細胞附壁生長成分。

現在回答網友的疑問,混合磨玻璃結節1厘米,邊界光整,會是浸潤性肺癌嗎?

這種風險是存在的,但良性的可能也有!一般來說,當地醫生會在工作站仔細觀察圖像細節,尋找良惡性的依據。如果醫生建議抗炎治療後複查,建議聽從指導,一個月後複查。炎性結節會吸收,惡性結節一般不變化。

有人可能想知道,混合磨玻璃結節裡面的白色實性成分可能是什麼?在惡性結節裡,可能是肺泡塌陷(大多邊界光滑,形態規整),或者癌細胞浸潤(大多形態不規則,可以分葉);而在良性結節裡,大多是一些肉芽腫性炎症,有些良性結節會在隨訪過程中縮小或者消失。


我是影像科豪大夫,分享小病例,傳遞正能量,歡迎關注!

本文作者已簽約快版權維權服務,轉載請經授權,侵權必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