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蒙你沒商量 卡裡錢還沒用完這些店卻關了

  蒙你沒商量!卡裡錢還沒用完,店卻關了……

  美容卡、餐飲卡、洗車卡、家政卡……現在很多商家都會鼓動消費者購買自家的儲值卡,或者叫預付式消費卡,有的乾脆要求顧客必須先買卡充值才能得到服務,宣稱充值越多折扣越大,這種預付式消費卡已經成了一種普遍現象。但是,在讓消費者享受優惠的同時,預付卡也埋下了風險隱患:沒等你把卡裡的錢消費完,商家就關門大吉,甚至卷款跑路了。你手裡拿著卡,既退不了錢,也享受不了服務,欲哭無淚。這種預付式消費卡裡到底藏著什麽貓膩呢?

  近期,不少明星連鎖店紛紛關門歇業,管理層失聯,會員損失慘重。比如,頭頂首家智能健身房光環、擁有上百萬注冊用戶的“小熊快跑”,注冊用戶達20萬人的福州共享汽車“沃出行”,家政行業龍頭企業三鼎家政等等。這些企業的經營模式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出售預付消費卡,也就是先花幾百上千元,甚至更多的錢辦卡後才能消費。這到底是一種什麽消費模式?真的只是普通消費卡那麽簡單嗎?記者選取7月初剛剛倒閉的三鼎家政集團有限公司作為分析樣本,看看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三鼎家政上海分公司的總部,是200多家關門網點中的一個。據官網介紹,三鼎家政是一家全國性直營連鎖企業,成立於1998年,在北上廣深等幾十個城市設立運營中心,日提供訂單服務10萬單,號稱“中國現代家政服務業直營連鎖之典範”。不少人選擇它,都是衝著它的行業龍頭的實力以及優惠力度。

  三鼎家政主要通過賣家政卡來提供服務。賣卡有線上和線下兩個管道,線下靠門市,線上有“來人到家”網店、手機客戶端等等。雖然三鼎賣卡有幾年時間了,但是從去年下半年突然發力,尤其到了雙11、6.18,促銷力度就更大了。

  一位消費者告訴記者:“給我一發就是充1萬,18元每小時的,或者是跟你講,充2萬16元每小時的,前前後後,這個客服總共跟蹤了我7個多月。”最後,這位顧客一共充值了20萬元。

  買得越多優惠越多,在銷售人員的不斷蠱惑下,很多人買的卡遠遠超出自己的需求。一位106歲老人竟然買了15萬元的卡,但是沒多久老人便去世,卡內至今還剩下14萬多元。因為大幅度的折扣,導致三鼎的報價遠低於市場平均價格,最低每小時16元,而市場平均價每小時是30元,做一單賠一單,因此服務也越來越糟糕。

  消費者郭先生表示:“頻繁預約不到,就是逢年過節全休息。打電話就跟你說阿姨忙,你今天約了阿姨四個小時,她過來隻幫你乾一個小時就要走了。”

  這種狀況從去年底開始,持續了幾個月。7月10日,三鼎家政集團通過官網突然宣布,所屬分公司即日起業務全部暫停,公司將進入“財務清算”階段。可就在關門前幾天,三鼎的工作人員還在不停地向客戶賣卡。

  企業停擺,高管失聯,許多買卡的人沒法要回餘額,損失巨大。雖然合約上清楚地標明“可隨時退卡,7天內到账”,但事實上幾乎沒人能退卡。

  記者看到,無法退款的客戶資料有200多份,這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郭先生是上海三鼎消費者的一名代表,他自己買了7000多元的卡,無法退回。像郭先生這樣的消費者在上海有很多,無法退回的錢至少上千萬元。

  郭先生說,在杭州也有不少三鼎家政的受害者。記者隨後趕到杭州,見到了他們。這裡的消費者說:“唯獨沒有無條件退款這一項,所以我覺得他們是有意的。”

  目前,在全國像這樣的受害消費者究竟有多少,損失金額到底有多大,難以統計。而且在無法退卡的受害者中,不僅有消費者,還有很多三鼎家政的工作人員,數額更大得驚人。

  張女士以前是三鼎家政的員工。2015年入職以來,她努力打拚,從一個普通的保潔工做到隊長,每小時能掙25元錢。張女士說,過去雖然不富裕,但是挺幸福,但自從賣卡以後就變了。

  張女士說,去年下半年,公司強製性地要求賣卡,隊長每個人的任務最少是5萬元到10萬元,如果賣不完,經理會想辦法哄著大家,不管想什麽辦法,自己墊卡,一定要完成任務。

  三鼎公司為了擴大預付卡的銷售規模,強製要求員工完成售卡任務,有些完不成任務的員工只能自己墊錢、借錢買卡。69萬元,是向親友們借的,再加上信用卡透支籌集來的,是張女士的全部家當,如今隻換來手裡的這些卡片。張女士說,錢打了水漂,壓力很大,已經休克了好幾次。

  所有接受採訪的人都表示,三鼎家政告訴他們,公司將在6月底上市,需要凍結公司账戶,需要大筆資金,所以要求員工多賣卡。店長把任務層層下放,結果所有人都變成了銷售人員。

  如果業績不完成,就不發工資,逼著大家必須往裡墊錢。一位三鼎家政分店的前經理說,他前前後後一共往裡面投了大約57萬元。

  這些卡一部分賣給了客戶,一部分等待公司回購。但畢竟消費者購買能力有限,因此大部分的卡都砸在員工手裡了。一份三鼎家政內部的賣卡數據顯示,其中既有消費者買的,也有員工買的,總額十分驚人。

  一位三鼎家政前客服人員告訴記者:“光2017年江浙滬這邊,交易額線上就達到了7372萬多元,線下的話有2057萬多元,加起來近億。”

  問題越積越多,許多員工春節後就再也沒有領過工資,於是紛紛離職。而那些買了卡的人,為了要回自己的錢,只能繼續留在公司裡,直到關門歇業。

  這家已經運營了20年的家政龍頭企業,為什麽會說垮就跨了呢?專家表示,問題就出在大規模賣預付卡上。

  吳景明,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從2009年便開始研究預付消費卡問題,是中國最早涉足這一領域的學者。他表示:“這個錢進入企業腰包以後,它的用途實際上是沒有人去監管的,就當自己資金去用了,可以說是想怎麽用就怎麽用。但是如果它拿到錢以後,沒有按照約定提供商品或服務,那實際上就是一種自融,就是非法集資。”

  吳教授認為,缺乏監管是預付消費卡最大的弊端。一位三鼎公司前經理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承認,這個模式能讓公司回籠資金,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加上資金流向缺乏監管,稍有閃失就會出問題。

  吳景明說:“我一直呼籲,要由第三方全額託管,但是咱們現在即使是預管,就是放在銀行账戶預管,也不是全部的,按照規定是按照比例的。儘管預管了,但是一大部分還是自己支配的,還不能避免它濫用這個資金,甚至卷款而逃。”

  三鼎客戶和員工買卡的錢到底去哪了呢?記者多次聯繫三鼎家政董事長任富強,但其始終不接電話,簡訊、微信也都不予回復。

  三鼎家政的垮掉揭開了一個行業秘密:理論上任何商家都可以發售自己的預付消費卡,但由於缺少有效監管,導致用戶資金進入企業腰包後聽之任之。201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曾經就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實施情況做過檢查,並在檢查報告中發出警告,預付卡消費存在一定風險。一是發行預付卡的企業量大面廣,涉及資金較大,個別商家利用其變相融資、集資甚至詐騙;二是約定不明導致服務縮水。正因為預付消費卡的先天不足,因此為後天埋下了禍根。近年來,預付消費卡投訴量持續上升。

  上海市單用途預付卡協會執行副會長范林根表示:“2017年應該是12000多件,涉及到的企業是6700家左右,涉及到關門的企業應該是在2100家。”

  目前,上海三鼎家政消費者代表郭先生正在帶領著大家追討欠款,並追究三鼎家政的法律責任,但這條路走得十分辛苦。

  一些消費者乾脆把三鼎告上了法庭。其中的一位消費者,跟朋友合買了5萬元的卡。不久前,法院剛對他的案子做出判決。雖然打贏了官司,但是錢並沒有被退回來。

  三鼎家政一夜之間關店停擺,留下數以千計的無處退卡的用戶和被拖欠工資的員工。類似的商業模式和潛在的陷阱卻在我們身邊屢見不鮮。針對這樣的問題,上海、杭州等地紛紛頒布了本地的管理規定。上海還將在年內建立“單用途預付卡服務平台”,將相關人員和企業納入到這個商務誠信平台,而失信的企業和個人則將被列入黑名單。作為消費者,我們在面臨充值優惠的誘惑時,也要謹慎行事。

責任編輯:李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