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官媒起底預付卡陷阱:小心霸王條款 呼籲理性購卡

尹志燁製(人民視覺)尹志燁製(人民視覺)
新華社記者 施鰻珂製新華社記者 施鰻珂製

  會員卡,莫卡住消費者

  美容美髮夾、健身卡、洗車卡、餐飲卡,眼下錢包裡裝幾張會員卡幾乎成了一種標配。專家表示,近年來,預付卡消費模式越發盛行,商家借此穩定客源,刺激消費,消費者也可享受一定優惠。這本應是“雙贏”的局面,然而生活中卻常常產生各種糾紛,關於預付卡的消費投訴也一直居高不下。

  設定霸王條款,不履行承諾,卷款跑路……稍不留神,消費者就被“卡”住了。預付卡究竟是優惠還是陷阱?如何才能避免風險?筆者就此採訪了多位消費者及業內專家。

  消費者易掉“坑”裡

  會員充值1000元送100元卡金,多充多送;剪發30元一次,辦卡100元4次;充卡成為會員即可享受折扣價……類似情況在生活中很常見,預付卡多年來在消費市場頗為吃香。然而,說好的優惠卻沒有那麽容易,不少人掉進了“坑”裡。

  “女生比較喜歡折騰頭髮,這家店同學推薦過,辦個卡打折挺劃算的。”在北京師范大學就讀的李想在學校附近的一家美發店充值1500元辦了一張八折會員卡。消費過幾次後,李想對服務不太滿意想要退款,但店家以卡片注明了“本卡一經辦理不予退還”為由表示拒絕,幾經溝通無果後,李想只能自認倒霉將卡閑置了。

  不少消費者反映,預付卡消費有很多“霸王條款”,如不予退換、遺失不補等,可謂是交錢容易退錢難。更差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家在江蘇省南通市的劉女士在當地一家烘焙連鎖店辦了一張800元儲值卡,本想著市裡有十幾家分店,信得過,離家也近,沒料到老闆突然攜款潛逃了,身邊不少人拿著儲值卡卻無處退款。山東省濟南市市民王先生也有類似遭遇,他說:“之前看小區附近一家健身房即將開業,開業前的酬賓活動力度特別大,就花錢辦了張1500元的健身卡,一年內消費不限次數,可到了開業時間卻大門緊閉,老闆也聯繫不上,退款更無從談起。”

  近年來,消費者嘗盡了預付會員卡的苦頭。2017年3月,中國消費者協會公布的一項預付式消費調查體驗結果顯示,所有預付式消費商家均存在程度不一的問題。江蘇省公布的今年上半年消費投訴數據顯示,預付式消費投訴居高不下,5400多件投訴佔總投訴量近10%。

  專家表示,近年來,預付卡消費亂象頻發多發,嚴重影響正常市場秩序。辦卡前商家大肆宣傳誘導消費,各種權責基本都是口頭協定,缺乏書面憑證,參差不齊的店面爭相推出預付卡,消費者難以辨別資質。辦卡中又存在各種“霸王條款”,吸引消費者上鉤後,以各種理由降低服務標準或更改權益。更嚴重的,商家直接跑路,導致消費者血本無歸。

  辦卡容易維權難

  遭遇預付卡陷阱,消費者維權卻常常無果。南京市民趙先生辦了一家游泳館的儲值卡,第二次去消費時卻被告知只能工作日期間使用,節假日無效。“跟工作人員理論,人家就一句話——卡片上寫了‘最終解釋權歸本店所有’,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最終,趙先生只得聽從商家要求,盡量降低自己的損失。然而遭遇老闆跑路的王先生就沒有任何止損余地了,為了討回公道,王先生同其他幾位會員去派出所報案,然而當地派出所表示健身房根本沒有取得營業執照,查無此店。

  “本質上,預付卡消費糾紛仍屬普通民事糾紛,消費者維權成本較高,商家處於相對強勢地位。”江蘇德儒律師事務所律師練鵬認為,“當前執法部門備案管理工作偏弱,多數髮夾企業未能按照規定備案,使得執法部門難以實施管理。再加上消費者在辦卡環節的識別能力弱,容易衝動消費,導致此類糾紛頻發。”

  事實上,預付卡消費並不缺少法律法規規範。商務部頒布的《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對髮夾企業資質與髮夾備案有著明確規定,髮夾企業應在開展單用途卡業務之日起30日內按照規定辦理備案,髮夾企業應在實體卡卡面上記載髮夾企業名稱及聯繫方式、卡號、使用規則、注意事項等。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國人民銀行、監察部等部門《關於規範商業預付卡管理的意見》指出,要建立商業預付卡購卡實名登記制度;實行商業預付卡限額發行制度,不記名商業預付卡面值不超過1000元,記名商業預付卡面值不超過5000元。

  不過,從目前市場現狀看,這些法律法規並沒能幫助消費者規避預付卡陷阱,很多規定成了一紙空文。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姚輝認為,預付卡消費糾紛的根本原因是利益驅動,“商家超出自身的清償能力發行預付卡,對顧客預付的錢款缺少風險管理,導致商家在發行預付卡後無力提供許諾的商品或服務,且沒有資力退回錢款,從而引發糾紛”。

  理性購卡消費

  “預付卡消費本身是一種行銷手段,商家和顧客都能夠從中獲益。商家可以通過預付卡提前收回成本,鎖定客源,增強顧客的忠誠度。顧客可以享受部分優惠,降低成本。”姚輝表示。實際上,目前很多商家並不清楚預付卡“有人管”,尤其是一些街邊小店,這些店鋪也成了消費者受害的“重災區”。而行政管理機構對預付卡發行、管理、注銷等方面也缺乏全方位的監督管理。

  為了規範預付卡消費市場秩序,各地不斷完善相關法規。2017年5月《浙江省實施辦法》實施,對預付卡發放條件、最高限額以及限制不當設定使用期限等內容做了詳細規定,要求經營者自營業執照核準登記之日起6個月後,方可發放單用途商業預付憑證。也就是說,新開業的商家不得要求消費者辦卡。2018年4月,上海市人大審議《單用途預付消費卡管理規定》,該規定將對上海市單用途預付卡作進一步規範,強化髮夾企業誠信度管理,更好地維護消費者權益。

  練鵬認為,加強立法與監管工作,勢在必行。“各地應結合預付卡消費市場出現的問題完善相應規定,提高處罰額度,增加商家的違法成本。同時,應適時引入保證金制度,以約束商家行為。此外,執法部門應加強監管工作,落實髮夾備案工作。”練鵬說,要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使違法商家及時受到相應處罰。

  目前,一些消費者或是缺少辨別能力,或是一時貪圖便宜,尤其是面對媒體多次曝光的預付卡套路不以為意,最終讓自己墜入消費陷阱。對此,姚輝提醒消費者應當理性衡量自己的消費需求,在辦理預付卡之前慎重評估商家的經營能力和信譽,避免為一時便宜而衝動辦理預付卡。中國消費者協會也提醒消費者使用預付卡時應謹慎選擇商家,依法簽訂合約,理性購卡消費,妥善保存相關證據,主動維護權益,莫讓預付卡變成吞錢卡。

責任編輯:孫劍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