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放療的不良反應,這樣解決!

目前,大約70%的癌症患者在治療癌症的過程中需要用放射治療,放射治療在腫瘤治療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已成為治療惡性腫瘤的主要手段之一。

但是放療的副作用也讓許多腫瘤患者困擾,今天我們將放療時常見的幾個副作用及應對方法做了一個集合,當發生這些不良反應時,患者朋友們,穩住~~

全身反應

部分患者可表現出一系列的功能紊亂與失調,如精神不振,疲乏,身體衰弱等。

此時病人應注意多休息,少食多餐,加強營養。癥狀輕微者僅需適當飲食調整,包括避免食用過甜、辛辣油膩食物。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蔬菜、多食牛奶、魚肝油、雞蛋和其它高蛋白易消化食物,以利於機體修復損傷的組織。大多數患者並不需特殊用藥處理。若癥狀較重者,則需根據營養缺失程度採用腸內或聯合腸外營養支持。

醫生髮現,營養狀況較好的病人可以更好地應對腫瘤治療及其副作用,因此,改善營養狀況,提高機體免疫力是治療中十分重要的一環。

腸胃道反應

常見的表現如:噁心、嘔吐,食慾減退等。胃腸道反應是最常見的腫瘤治療不良反應。

其實,多數單純放療的患者並不常出現嚴重的胃腸道反應。癥狀較輕者,可用手按壓或針刺內關穴和足三裡穴,會有所幫助;食用山楂開胃等食療法也是不錯的選擇。癥狀較重者應及時治療,口服維生素B6、甲氧氯普胺片、圖騰益生液等產品,可減輕噁心。如出現嘔吐嚴重可應用5-羥色胺受體拮抗劑類止吐葯進行對症處理。多數患者經對症處理後,癥狀均可較好緩解。

皮膚反應

放射區域皮膚在治療開始的數周後,會出現發紅、皮膚色素沉著、乾燥等癥狀,這類乾性皮炎往往不需要特別處理,只要注意適當的保護,如:穿著柔軟寬鬆衣物,避免摩擦,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浴產品清潔放療區域皮膚等,在放療結束幾周後,多數皮膚反應均會消除,並不會留下瘢痕等。

少數患者因護理不當或局部放療劑量等原因出現濕疹、水泡,甚至糜爛、破潰等濕性皮炎的表現,此時則需要進行藥物的對症治療,嚴重者甚至需暫停放療。皮膚反應並不像大家想像的那麼可怕,通過有效的皮膚護理,大部分放療後的患者皮膚都能恢復如常。

粘膜反應

放療可引起粘膜的充血、水腫、潰瘍等,其中以頭頸部放療中最為常見。根據粘膜反應的輕重,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疼痛。

放療病人在治療期間應注意保持口腔清潔,飯後用軟毛刷刷牙,應進軟食,勿食過冷、過硬、過熱食物,禁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煙酒。這些措施能夠有效的減輕粘膜反應。放療結束後,多數病人的粘膜反應能在數周內痊癒。

情緒反應

腫瘤疾病本身及放療中其他的不良反應,除了導致患者肉體上的不適之外,情緒上的不良反應常常被忽視,一部分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會有沮喪、害怕、孤獨或無助等負面情緒,這就要求除了給予患者身體上的照顧外,還應注意精神上的支持,及時疏導治療過程中的不良情緒,消除顧慮和緊張情緒從而使患者配合治療。良好的情緒,不但有利於減輕患者其他的放療不良反應,也能提高抗腫瘤的治療效果。

大多數放療的不良反應是可防可控的,因此,正確認識放療的不良反應,合理的乾預,不但可以大大減輕放療的不良反應,還能提高腫瘤的治療效果。而隨著放療技術的進一步精進,已經儘可能的實現了不誤傷周圍正常細胞,不良反應也大大的減少了。

文章來源:乳腺癌互助圈、易治

本微信平台屬於公益性醫學類學習平台,本微信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所有轉載文章隻用於科普學習使用,且明確註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原作者可與我們聯繫,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