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捷信衝刺IPO:一部消費金融“西學東漸”變遷史

從copy to china 到 copy from china 的縮影。

——馨金融

洪偌馨/文

最近,全球消費金融巨頭捷信集團(Home Credit B.V)在香港聯交所披露招股書。招股書顯示,捷信集團注冊地在荷蘭,目前在俄羅斯、中國等全球9個國家開展消費金融業務。

根據招股書,捷信集團在剝離若乾非核心業務後,在2016年至2018年的經營收入分別為19.78億歐元、31.09億歐元和39.52億歐元,複合年增長率達到了41.4%,淨利潤則從2.1億歐元增長至4.3億歐元。

對於中國市場而言,捷信更為人所知的身份是——2010年中國首批四家消費金融公司之一。(下文中,「捷信」代指捷信集團在中國設立的消費金融公司)

事實上,作為一家有超過20年歷史的老牌消金公司,捷信集團在9個國家都有相關牌照和展業資質,其中一些國家還是拿的銀行牌照。但是截止到一季度,起步相對較晚的中國市場在貸餘額達到133.5億歐元,在捷信集團的整體業務佔比已超過6成,累計客戶超過5000萬。

中國市場對於捷信集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捷信之於中國市場也有著特殊的意義。

在中國的外資金融機構大都有過「水土不服」的問題,大多數存在感並不強,而捷信作為一家純外資的消費金融公司,經受住了過去9年裡若乾次行業起伏,如今又率先衝擊IPO,這使得它成為了一個值得關注的案例。

捷信進入中國時,中國的消費金融市場正處於萌芽狀態,國外成熟的技術和經驗成為了學習的範本。而伴隨著中國市場的逐漸成熟,以及消費金融行業的演進迭代,這些「舶來品」也經歷了「本地化」改造,並隨著中國市場的爆發一起迎來了屬於它們的高光時刻。

但不可忽略是,當下的中國消費金融市場正在發生劇烈的變化,而這隻準消費金融第一股也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1

爆發前夜

捷信對於中國市場的關注,可以追溯到15年前。

2004年,中東歐最大的投資金融集團 PPF 集團在北京設立代表處,開始調研中國的消費金融市場,但真正開始布局業務已是2 年後的事情了。

2007年,PPF 集團旗下的捷信集團正式進入中國市場。首先,捷信在深圳設立了針對個人無抵押消費貸款的快速審批中心,並上線了一套數據庫系統。第二年,捷信在廣東起步,推出了「店內銷售、分期付款」的模式。

從2004年到2007年,中國的消費金融市場正處於萌動階段。

那幾年,中國的銀行業正好進入調整期。除了公司業務之外,銀行住房信貸業務也經歷了一輪爆發,居民的借貸意識和需求開始覺醒,銀行也將目光投向了(除房貸、車貸之外)零售業務——尤其是在國外已經非常成熟,且貢獻了絕大部分利潤的信用卡等消費信貸業務。

從2002年起,各大銀行信用卡中心陸續籌備並建立,不少外資銀行趁機進入中國市場,並與中國的商業銀行共同籌建信用卡中心,試圖在中國巨大的個人信貸市場中分一杯羹。

典型如交行與匯豐共同建立了的太平洋信用卡中心,花旗入股浦發後直接參與管理信用卡中心,興業銀行在引入恆生等股東之後,也在短時間內完成了信用卡中心的籌建。即便沒有外資銀行入股也有技術或業務層面的合作,典型如深發展,購買了國外SLM公司的核心系統。

而捷信進入中國市場,其實與當時信用卡業務快速崛起的路徑類似。中國的個人信貸市場是一片亟待開墾且潛力巨大的「處女地」,而這些在國外耕耘了多年的公司掌握著一套成熟的「方法論」,可以直接落地應用。

具體來看,捷信集團早期在捷克、俄羅斯等國家深耕多年,即便是在成熟的消費金融市場中也建立起了自己的優勢地位。

數據顯示,捷克2011年的非銀行系統信貸市場的規模超過34億捷克克朗(約 10 億元人民幣),其中家庭信貸總額佔國民生產總值的 26.4%,而捷克當時的人口不過 1050 萬。同期,俄羅斯的個人貸款從 2002年佔全部貸款的6.68% 擴大到2011年的 25%。

而捷信集團是捷克和俄羅斯市場最主要的消費金融公司,當時為 50%有收入的捷克公民、31%(約 2200 萬個)俄羅斯家庭提供消費金融服務。

在此基礎上,捷信建立起了一套包括獲客、風控等完整的信貸流程,比如其最有代表性的線下場景合作模式。

因為消費金融以小額、分散為原則,這樣的貸款額度要求消費金融公司必須通過規模效應來降低成本,其中一個重要的方式就是聯合各種合作商,包括獨立零售商、旅行社、 醫療機構、網上商店、直銷、國家級零售網絡和汽車經銷商等等都是捷信在捷克的合作夥伴。

2010年捷信成為首批持牌消費金融公司進入中國市場後,這種模式也被直接複製到中國,蘇寧、國美等當時的零售巨頭都成為捷信的合作夥伴。以蘇寧為例,蘇寧可提供捷信分期付款業務門市從 2007年的 18 家發展至 2010 年的 120 家。

一直到現在,商戶合作的模式依然是捷信集團最為核心的業務模式之一。招股書顯示,捷信集團在九個市場中的八個在銷售點貸款供應商中獨佔鼇頭,而按銷售點數目計,在全球所有消費金融供應商中名列第一。

除了合作獲客之外,基於前述個人消費信貸的商業模式特徵——需要跨過一定的數量門檻才能實現盈利,批量化、數據化、智能化的信貸決策流程被廣為推崇,也就是還有後來被金融業廣泛應用的「信貸工廠」模式。

數據顯示,當時捷信集團在俄羅斯的平均審核時間是15秒鐘,單日最高處理量可以高達6萬筆/日,但在中國市場發展早期,受到種種限制,大多數客戶的審批時間在15-20分鐘左右甚至更長。

而這種批量化、去人工化、即時審批的方式推動了捷信業務規模快速擴張。

2

被「追隨者」趕超

很快,中國消費金融市場以驚人的速度崛起。

捷信2016年披露的一份ABS發行文件顯示,公司的總資產從2012年的3.22億快速增長至2014年的22.04億,到2015年,這一數字進一步擴張至156.35億元,同比增長超過600%;與此同時,捷信的營業收入從2012年的8500萬人民幣,增長至2015年的26.69億。

捷信在那幾年的快速擴張並不能完全展現中國消費金融市場爆發的「盛景」,畢竟那是一個千軍萬馬一擁而上的風口,首批四家消費金融公司無論是在體量上還是在聲勢上都遠不及後來我們更熟悉的一個群體——以P2P和互聯網公司為代表的一系列非持牌機構。

數據顯示,僅2015年,網貸運營平台數量增長便超過1000家,全年網貸成交量達到了9823.04億元,相比2014年增長了288.57%,歷史累計成交量則首次突破兆元大關,貸款餘額達到4394.61億元,增長幅度為324%。

儘管網貸資產規模的增長並不全然來源於消費信貸,但是在「小額分散」的趨勢下,消費金融成為網貸平台競相搶食的資產。事實上,捷信的「線下合作+信貸工廠」模式其實並沒有那麽難以複製。

在場景端,中國O2O市場的崛起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有強力地推能力的銷售人員,而經歷了一輪又一輪融資的創業公司們也無懼B端「價格戰」(需分傭給合作商家)。

而在核心的風控環節,因為平台們的交易規模在快速擴張,只要保持增量,「大數法則」就能持續有效。

更重要的是,這一階段,大批掌握線上流量、場景、用戶的互聯網巨頭開始將重心轉向金融領域,消費金融的各類細分領域皆被挖掘。校園市場、藍領人群,以及更細分的租房分期、裝修、旅行、教育、農機具等等,幾乎被瓜分殆盡。

在一個爆發中的市場,大部分參與方都能從中分一杯羹。事實上,在這一階段,消費金融公司的優勢並沒有完全凸顯,甚至一度處境尷尬——雖然有一定資金成本優勢,但也因為比非持牌機構受到了更多限制,難以取得太大突破。

一個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可能是校園消費信貸市場。

2014年,銀行被嚴格限制不得向學生放貸和發放信用卡,面對需求旺盛但供給貧瘠的校園,一批創業公司開始掘金校園市場。儘管後來相關業務被監管叫停,但是樂信、趣店等從校園市場起家的公司憑借前期積累的用戶完成了發展的躍遷,並成功上市。

如果從更廣的視角來看,當時,持牌類消費金融公司(銀監局監管)、小貸公司(地方金融辦監管)在杠杆和經營範圍上規則明確,但是一大批非持牌公司反而因為製約較小,完成了逆襲。尤其,後來爆發的「現金貸」(特指後來被監管叫停的那部分業務)市場,這是持牌機構無法想象的模式和暴利。

從捷信的業績表現來看,從2012年到2015年業務雖然擴張較快,但其利潤僅從2013年的1000萬,增長至2015年的3300百萬。不過,相比於另外幾家首批消費金融公司,捷信的業績表現一直相對穩定。

錦程消費金融公司到2016年還掙扎在盈虧平衡線邊緣,成立6年,融累計發放貸款37億元,累計服務客戶數32萬;而北銀和中銀消費金融公司雖然都經歷過高速增長的階段,但後來先後因為一系列風險事件的爆發,終究跌落神壇。

複盤來看,中國的消費金融市場發展較晚、潛力巨大,但市場培育、發展過程中的複雜性也遠超很多國外市場,這些都是成熟的海外經驗難以完全應對的問題。所以,捷信的先發優勢很快就被後來者迎頭趕上。

消費金融牌照於2014年12月再次開閘,興業消金、海爾消金於當年年底獲批開業,招聯消金、湖北消金、蘇寧消金、馬上消金、杭銀消金、盛銀消金也在2015年拿到開業批文,一些背景更有優勢、機制更為靈活的消費金融公司誕生了。

諸如招行和聯通合資組建的招聯消費金融,其僅用了一年多的時間,累計授信客戶就超過600萬戶,累計放款金額超過500億元。

3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幾番起伏之後,消費金融公司終於迎來了屬於自己的「黃金時代」。

過去幾年互聯網金融的浪潮,打開了消費金融市場,消費金融產品的市場認可度提升,商業銀行和持牌消費金融公司都因此受益,憑借資金優勢和經驗優勢,業務規模快速擴張。

公開信息顯示,2016年,捷信消費金融公司實現淨利潤9.3億元。同期,中銀、招聯的淨利潤則分別達到5.4億元和3.2億元,而一些虧損多年的消費金融公司也終於跨過了盈虧平衡線。

當時,還有一個重要的背景是,場景方、流量方、資金方的合作模式已經跑通,消費金融市場多方協作成為「主流」。而消費金融公司利用牌照和資金優勢,再一次獲得了搶佔市場份額的機會。

緊接著,以2017年下半年的現金貸整治風暴為標誌,強監管全面降臨,持牌與否成為判斷金融業務是否合規的前置條件,非持牌的消費金融勢力遭遇大洗牌,持牌的消費金融公司趁機繼續擴張地盤。

根據捷信的《捷贏2018年第一期個人消費貸款資產支持證券發行說明書》,截至2017年12月末,捷信金融全年新增貸款發放1057.43億元,總資產規模達879億,貸款餘額超過742億元。

從規模上看,捷信依然穩坐國內「第一大」消費金融的寶座。但是如果橫向對比來看,招聯消費金融總資產470億元,僅為捷信的60%左右,但淨利潤達到11.9億,比後者高出近15%。

而從縱向上對比,2017年捷信新增貸款發放量是上一年規模的兩倍有余,貸款餘額也增長了近100%,然而在淨利潤方面卻只有10.22億元,較上一年增長的幅度不足10%,與業務規模的增長似乎完全不成正比。

與當時消費金融線上化、數字化的大趨勢不同,捷信一直堅持以線下為主的模式,有著一隻龐大的業務團隊,也因此一直未能走出「規模不經濟」的怪圈。

數據顯示,截止到2017年底,捷信與迪信通、蘇寧等零售商的合作仍是其主要的業務來源,其在全國312個城市有23萬個POS及貸款點,擁有全職雇員7.1萬人,這些都是不可忽視的成本,而且是隨著市場的擴張,成本會進一步抬升。

與此同時,此前消費金融行業整體的信用風險上升,也給捷信帶來了衝擊。

招股書顯示,全球來看,捷信集團佔比最大的現金貸款和銷售點貸款的不良貸款率上升趨勢明顯,而公司強調,這主要是是由中國區業務風險上升所致——自2016年至2018年,捷信集團在中國業務的不良貸款率分別為4.3%、7.2%、9.7%。

在新一輪的行業環境變遷之下,捷信也在逐漸調整自己的業務模式,加速線上業務的布局。

捷信集團在2018年一季報中曾提到,捷信在中國的POS網點數量達到23.51萬個,相比於2017年的23.75萬個有所下降,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在於捷信正在中國大力開拓線上獲客與貸款業務。

招股書則顯示,純網商渠道為捷信集團的新造貸款額貢獻30%,而線上至線下(客戶通過線上申請,線下銷售代理進一步面談)則為新造貸款額貢獻21%,線上渠道已經開始反超。

不過從現實情況來看,移動互聯網紅利已經走向尾聲,此刻才加速線上布局無疑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多少有些可惜。

此外,不管是以微眾銀行和螞蟻花唄、借唄為代表的科技巨頭背景的消費金融勢力,還是樂信、趣店等新興的金融科技上市公司,依然在高歌猛進之中。

而在新的監管環境下,捷信在中國也主動調整了貸款策略,收縮了規模。2018年一季度,捷信在中國首次出現虧損,虧損額為8800萬歐元。

如今衝擊上市的捷信集團,雖然看起來將迎來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但是其在最重要的中國市場,前路充滿了迷霧。

在這個信息泛濫的時代,你我都該珍惜原創的價值,相信優質內容的力量。

轉載請注明來源、微信號及作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