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線下3C消費金融:捷信獨大 亦有隱憂

IT時報見習記者   李蘊坤

目前,在國內的22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中,捷信作為銀監會批準設立的首批四家試點消費金融公司之一,儼然居於行業前輩的地位。面對鋪天蓋地的網貸大潮,捷信長期貫徹的線下地推模式也從未離場,甚至在多家同行企圖分食線下場景時,捷信一度憑借零息促銷的殺手鐧粉碎了“分足鼎立”的門市格局,獨攬線下門市資源。

只是,風光背後,亦有不少隱憂。

縣城裡的駐店“一哥”

過去,硝煙彌漫的手機分期線下戰場時有出現在媒體的視野裡,一戶門市裡簇擁著數家分期櫃台,捷信、佰仟、買單俠等均在其中,十分熱鬧。如果有用戶打算選擇分期購買手機,那麽就到了他們拚價格、拚服務的時候了。

當單一場景下的獲客手段集中在價格優勢上時,戰局便立見高下了。曾在湖北恩施市巴東縣擔任捷信駐店銷售的方華(化名)告訴《IT時報》記者,即使在她們的小縣城裡,一家手機店裡也有幾家消費分期公司“安營扎寨”,不過她篤定地說:“競爭不算激烈。”

“有單的話,商家都是先推薦捷信。”方華說,之所以能享受到商家的助推,是因為捷信會向商家提供返利,“捷信辦單多的商家,三個月的返利就有一萬多。”除此之外,價格同樣是捷信的加分項,方華提到,其他分期公司的利息都比捷信高,如果捷信和另一家分期同時給客戶介紹,捷信的費用會便宜幾十到一百多元。

於是,在價格和優先權的雙重碾壓下,別家分期公司只能“吃剩下的”,辦理那些被捷信拒絕的客戶和訂單。“他們(捷信)甚至不需要專門安排人員駐店,只有在接到某家門市的辦單電話時,這些分期公司才會派人到場。”方華說道。

捷信在“明”,花唄在“暗”

如果在小縣城的分期戰場上,戰局已經明朗,那一線城市的局勢又如何呢?《IT時報》記者來到上海市長壽路上的中國聯通門市,緊湊的店面裡僅有捷信一家分期櫃台,“獨霸天下”的態勢頗為明顯,不過捷信的工作人員並未在現場值守。

當記者向聯通店員谘詢捷信分期時,對方忽然拋出另一根橄欖枝:“你要是拿不定主意,用螞蟻花唄也可以辦分期。”店員還表示,用戶若對捷信分期有興趣,打個電話,對方很快就會趕來,操作模式與方華形容的“流動辦單”相似。

在天潼路的迪信通賣場裡,分期競技台上同樣是捷信在“明”,螞蟻花唄在“暗”。店門外唯一掛著的分期招牌就是捷信的“零首付、零利息”的大促銷活動,店內所有低於4000元的手機價格牌上也都注明了捷信的8期免息購機福利。

當被問及是否還有其他分期公司入駐時,工作人員先表示迪信通只和捷信合作,直到記者主動提及螞蟻花唄時,對方才稱也可以通過花唄辦理免息分期,不過會受到額度和征信的製約。因此,工作人員大多推薦捷信:“有銀行卡和身份證就可以送後台過審了,分8期買手機很劃算,買的人比花唄多,而且還送一年螢幕保修。”相比之下,“隱形”的螞蟻花唄似乎不易突圍。

據方華過往的銷售經驗,捷信的征信審核並非沒有挑剔的地方,“不管有沒有逾期,最近三個月內申請過網貸的都會被拒單。如果辦過捷信貸款,還款三期且沒有逾期後,才能再次申請捷信分期。”

品牌商看上“消金線下市場”

時至今日,強勢品牌商的威脅已不再是無稽之談,正一步步逼近消金領域,成為現實。對捷信等曾經的線下金融頭部市場主導者來說,銀行、互聯網巨頭,甚至手機廠商等都對該領域虎視眈眈,螞蟻花唄、微粒貸等強勢BAT網貸平台都具備了未來壟斷某個消費場景的強大能力。

儘管長期堅持地推、駐店推廣模式的捷信依然在利用線下場景斬獲客源,憑借與迪信通、蘇寧等零售商的合作獲取主要業務來源,可線下運營對於人力物力和消費場景要求也會給捷信金融帶來不小的成本壓力。

根據其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其在全國312個城市有23萬個POS及貸款點,擁有全職雇員7.1萬人,這些都是不可忽視的成本。一位捷信業務員向《IT時報》記者透露,通常分期購買一款手機,業務員能獲得的提成很低,僅有30~40元。

易觀發布的《2018年3月消費金融Top10榜單》也指出,2018年第一季度,捷信金融活躍用戶增長陷入疲軟,3月用戶規模下降3.66%。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