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古代沒有身份證、攝影頭,被株連的人為何不選擇逃走

聲明:本文素材來自《周朝秘史》一書,作者原創,獨家首發,轉載必究,拒絕偽史,保證不涉時政。

各位,這個問題其實問得不嚴密。古代自然不會有攝影頭。但你要說沒身份證,那卻也不對。據史料記載,公元前359年,商鞅在秦國變法。其主要內容之一就是發明了一種叫“照身貼”的物件兒。

據明朝一個叫余邵魚的人介紹,說此物實際上就是一大塊竹板,只是被打磨得十分光滑。竹板上不光寫有主人的姓名、住址等內容,還刻有主人的畫像。對,其主要內容已經與我們現在的身份證很相似了!據《周朝秘史》一書記載,商鞅規定,此物必須隨身攜帶。

如果你要住旅館,或者出城,都必須出示此物,勘驗無誤後才能放行。當年商鞅被秦惠文王追殺,就是因為缺了這個照身貼,沒法住旅館,最終被殺了。所以各位,古代被株連的人為何不選擇逃走?因為古人發明了類似身份證的東西——照身貼,這是最重要的原因。

那有沒有其他原因了呢?當然有!據史料記載,這照身貼上的畫像一般是畫師畫上去的,那些字也是刻上去的。所以要偽造起來其實並不難。要不你看《水滸傳》中的林衝、宋江之類的,不就輕易地跨省越府,直奔梁山了麽?但是,如果你認為古人都能這麽輕易地逃走,那就錯啦!

因為自秦以來,中國幾乎每個朝代都有個共同的措施,叫保甲制度,有的朝代叫連坐,名稱不一樣,但其實質都差不多。據史料記載,隋唐時期,政府將每10戶人家編成一個保,設一保長。其職責就是,監督這10戶人家,看有沒有作奸犯科的,要及時舉報,否則,保長和其他人家都要受到處罰。

所以,被株連的人就算暫時逃走了,也走不遠啊!因為你早晚會被保長檢舉揭發啊!第三,古代社會流動性沒有現在大。村裡人互相之間一般都認識。如果突然之間來了個陌生人,肯定會引起人家的懷疑,從而將官府引來。所以,這也是被株連的人為何不選擇逃走的原因呢!

最後一個原因也很關鍵。各位,古代交通並不發達,雖有官道,但大部分都是荒山野林。那些逃走的人,如果走官道,那肯定是要被盤查的。而如果走小道,又十分荒涼,很容易被山賊、土匪等打劫。因此,他們不大可能逃走!而且吧,古代生產力並不發達,如果你逃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地方,未必能養活自己呢!所以算來算去,還是不逃為妙!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