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注意:糖尿病合併冠心病患者的運動方法得當才有益

冠心病是因為冠狀動脈狹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機能障礙和/或器質性病變,又稱缺血性心臟病。冠心病是糖尿病常見的合併症,臨床表現為心前區壓榨性疼痛,可遷延至頸、頷、手臂、後背及胃部,發作時可伴有眩暈、氣促、出汗、寒戰、噁心及昏厥,嚴重者可因為心力衰竭而死亡。

對於糖尿病合併冠心病的患者,適當、規律的運動比單純的藥物治療有晚好的效果。運動不但有利於增強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敏感性,減輕胰島素抵抗,從而改善糖代謝,降低血糖、還有利於促使冠狀動脈側支循環開放,改善心肌供血和心肌功能,避免出現靜脈血栓形成、骨骼肌萎縮、肌肉力量低下等。

糖尿病合併冠心病人患者以較低的運動強度長期進行鍛煉為宜,持續時間、運動頻率而人而異,一般每次20~45分鐘,最長不超過1個小時,每周3~4次。運動過程應循序漸進,並參考運動訓練的反應,調整運動強度和持續時間。

運動形式應選用節律比較緩慢,能使上下肢大肌群適當活動的項目,如打太極拳、步行、騎車等。不宜進行強度過大、速度過快的劇烈運動,尤其不應參加激烈的競賽類運動。

注意事項:

1、運動前2小時內不飽餐或飲用令人興奮的飼料;

2、每次運動開始時應進行準備活動,結果時不應驟然停止;

3、避免突然增加運動量;

4、在運動中如果出現腹痛、胸痛、呼吸困難、氣短或氣短加劇、頭暈、噁心、嘔吐、心悸、虛弱、出虛汗、極度乏力或心絞痛發作等情況,應立即停止運動,必要時就醫;

5、有不穩定性心絞痛者,應先到心臟病專科進行處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