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肝癌容易纏上 5 種人!早發現,巧預防

傅彪、路遙、羅文、沈殿霞、汪國真……這些人,都是因為肝癌離世的。

他們不差錢,能享受到非常好的醫療服務,但仍沒保住性命。

為什麼肝癌這麼厲害?

因為當肝癌被發現時,往往都已是晚期!

遺憾

肝癌的早期癥狀不明顯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網上流傳著不少只靠一兩種癥狀就確診肝癌的方法,但基本上沒一個靠譜的,因為肝癌的早期癥狀真的很不明顯,而且也不典型。

為什麼?這要從內髒的特點說起。

人的很多內臟都有強大的「代償」功能:只要發揮一部分功能就夠用。

比如,只要有 1/4 個腎臟正常工作,就可以維持人體運轉。所以才讓腎臟捐獻成為可能。

肝臟也是如此。

健康的肝臟,大約同樣只需要 1/4 就可以保證機體的正常功能。

在肝癌早期,肝功能往往是夠用的,所以很可能不會覺出明顯的異常。另外,可能也沒有特別明顯的疼痛不適的癥狀。

很多患者,直到腫瘤大得把肚子都撐起來了才發現是晚期肝癌,但即便在這時,患者的肝功能都可能正常。

總之,要確定有沒有肝癌,還得靠平時的體檢和進一步的檢查。

因為癥狀不明顯

所以這 5 種人要留心

肝癌偏愛的人,多有以下 5 個特點。

1. 得過B肝

在我國,約有 90% 的肝癌患者,都曾感染過B肝病毒。(注意,這句話意思不是,得了B肝就有 90% 的幾率變成肝癌。)

所以,凡是感染過B肝或C肝病毒的人,建議定期體檢,多多留意自己的肝臟狀況。

2. 有肝硬化

肝硬化的下一步往往就是肝癌,尤其是已經查出肝硬化的患者。

3. 家族中有肝癌患者

肝癌並不是「遺傳病」,但肝癌會有一種「家族聚集現象」。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患有B肝的媽媽,生孩子時把B肝病毒也「傳遞」給了孩子。

不過不用太擔心,就算母親是B肝病毒攜帶者,只要給孩子及時打B肝免疫球蛋白和B肝疫苗,就能很好地控制了。

4. 40 歲以上

肝癌的高發年齡在 40 歲以後, 40 歲以上男性和 50 歲以上的女性要多加註意,而且男性的發病率高於女性。

5. 愛喝酒

很多人都知道,長期喝酒的人容易得「酒精肝」,酒精肝可不是好惹的,在它的基礎上完全有機會發展成肝硬化,再進一步就是肝癌。

我……就是這五種之一

該怎麼辦

首先當然是採取措施,比如有肝炎的就控制好肝炎,有不良生活習慣的就積極改善。

而同樣重要的就是要做好體檢,早發現、早處理。早期肝癌的治療效果,當然會更好。

對於前三類人:

建議每 6 個月做一次腹部 B 超檢查 + 血清甲胎蛋白(AFP)檢查。

對於後兩類人:

如果是後面兩類人,建議每年常規體檢一次,發現異常再考慮上面的檢查。

應對肝癌

4 招巧預防

不良的生活方式也是引發肝癌的重要因素,所以大家還是要從點滴做起。

1. 注射疫苗,預防B肝

接種後產生的抗體,保護效果通常能持續 10 年以上,建議注射疫苗來保護自己。

除了對疫苗中的成分過敏或是正在妊娠期的婦女不建議使用,絕大多數人使用疫苗都是安全的。

建議接種B肝疫苗的人群:

? 新生兒:出生後 24 小時內注射。

? 高危人群:需要經常輸血者、經常透析的病人、器官移植受者、B肝病毒抗原陽性者的家屬、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員等。

如果以前沒有接種過疫苗,建議先檢查B肝「兩對半」。全陰性自然是需要接種的,任一指標或多個指標陽性,就不建議接種了。

對於以前接種過的朋友,如果從沒檢測過抗體滴度,不知道抗體是不是陽性的,只有在明確B肝感染風險的情況下,需要再接種,如果無B肝感染風險,不建議再接種。

想要確認是不是有抗體產生,可以在接種 1~5 個月後檢查,因為這時候抗體滴度最高。

全程接種疫苗 1~5 個月後,抗體滴度仍小於 10 mIU/ml,可以再次全程接種。若第二次仍為陰性,可放棄再接種,平時注意避免高危行為。

2. 戒掉最傷肝的習慣——酗酒

特別是一天不喝就渾身不得勁的人,嘴舒服了,肝可受不了。

一句話:不吸煙、少喝酒(最好是不喝),均衡飲食,堅持鍛煉,哪種癌症的預防都少不了這三條。

3. 不吃發霉變質的食物

霉變食物中含有致癌物「黃曲霉毒素」,這個東西與肝癌很親密,千萬要當心。

4. 定期體檢

由於肝癌無法治癒,早發現早處理才是最好的辦法,所以,找個時間做一套體檢吧。

我們沒有辦法確切地阻止肝癌的發生,但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能幫助我們降低患癌的風險。定期體檢,也能讓我們在早期就把病魔揪出來。

肝臟健康,需要我們自己切實拿出行動來保衛!

商業及廣告合作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投稿及轉載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