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360金融徐軍:高速增長是特權,未來服務超1億用戶

“從2016年9月份上線以來,每個季度都是一個歷史新高的記錄。”在交出2019年第一季度答卷的時候,360金融CEO徐軍還是頗為自豪的,“我們放款量達到412億人民幣,貸款餘額525.8億人民幣,進一步拉大了我們跟行業其他公司之間的差距,我們是目前上市公司無可爭議的龍頭。”

昨天,360金融發布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不得不說,又是一組亮眼的數字:2019年第一季度,360金融實現收入20.09億元人民幣,同比2018年1季度5.994億元增長235%;淨利潤7.199億元,同比2018年1季度1.636億元增長340%;在非美國會計準則(Non-GAAP)下,360金融第一季度淨利潤7.888億元,同比2018年第1季度1.636億元增長382%;淨利潤率為39.3%,去年同期為27.3%。

高增長的實力

“增長是一個特權,不是一個選擇。不是我們想快速增長就可以快速增長的。”徐軍表示,在今天這樣一個市場,一個平台要快速增長,需要同時具備三個能力:第一個,要有能力可持續、大規模的獲得客戶。第二個,要有能力找到足夠的低成本資金。第三個,要有能力在快速增長同時,把風險管住。

任何一個行業經過初期的野蠻增長之後,都會慢慢沉澱出幾家優秀的頭部企業。金融科技領域在經歷了國家政策的幾輪規範之後,不僅合規性越來越好,市場的頭部效應也開始顯現出來。在這個領域,需要資金、獲客、風險三個最核心的能力。成立了三年的360金融之所以可以一直保持快速增長,並且獲得資本市場的認可,正是這三方面能力所致。“是一種特權,也是我們的實力。”徐軍補充道。

先看一下獲客能力。

胎出於360公司的360金融,應該說對獲客是非常拿手的。360就曾是互聯網時代把流量玩得最通透的一個企業。

初期,360金融的用戶主要來自於360集團的渠道,比如在360手機衛士錢包中有一個借款入口。不過,這群出自360的創業者,天生就對流量有著超人的敏感,緊跟用戶的喜愛,不僅與各個應用商城有合作,更是與今日頭條等信息流產品、快手和抖音這樣的短視頻平台合作,獲得非常好的轉化效果。

再看看資金能力。

足夠多的低成本的資金,是金融科技企業快速發展的關鍵要素。

“你是誰?”從銀行拿錢的時候,銀行更在意你的身份。360的品牌在中國有一定的影響力,並且品牌又與安全緊密捆綁,天然容易獲得銀行的信任,“因此我們更容易拿到合作額度,更容易拿到低成本的資金額度,這是我們歷史的優勢。”徐軍表示。

一季度,360金融資金渠道拓寬主要來自兩部分:一是與中國工商銀行等全國性國有銀行、中國光大銀行、渤海銀行等全國性股份製銀行、南京銀行等城商行、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信託公司建立廣泛合作。以累計放款量口徑計算,360金融79%的資金來源於金融機構,較2018年全年的74.7%有顯著提升。在同類上市企業中,該比例遙遙領先。由於資金價格與資金規模息息相關,充裕的資金來源,保障了業務低成本的資金結構。

二是獲上交所、深交易所各批50億儲架ABS(資產支持證券)。不同於其他債券,ABS依托於某一類特定資產產生的持續穩定的現金流,對基礎資產的質量,現金流等都有極高的要求。同時ABS的資金成本顯著低於其他資金來源,亦有助於降低整體資金成本。

資金成本的降低,最終傳導至借款用戶端,使得360金融得以提供價格更優的產品,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這也是360金融一季度業績大漲的支撐力之一。

最後看一下風險管控。

風控,是所有金融企業最核心的一塊能力,一切業務運營的基礎。對於360金融來講,也是其天然優勢。360公司就是一家做安全起家的公司,全國頂尖的安全工程師都在這裡。360不僅有技術,更有沉澱出來的經驗,這些都成為360金融可以“繼承”的優勢。

“我們比較多的用到了360反欺詐方面的技術和數據積累。”徐軍舉了一個例子,360有非常龐大的黑名單和白名單體系,用戶來了,可以清晰定位出這個用戶處在哪一個風險維度,一些欺詐團夥、傳銷團夥、中介團夥可以一下子就被“揪”出來,這是其它企業沒有的資源。‘

就在前不久,360金融研究院聯手360集團聯合發布了《2018智能反欺詐洞察報告》。報告中顯示,互聯網金融詐騙已經成為高發的新型詐騙手段,報案量佔比高、受騙金額高,並且受害者呈現低齡化趨勢。

在360金融對自己一季度業務的總結中,認為風控表現卓越主要是來自數據和技術的雙重助力。在數據方面,360金融風控系統的底層關係網絡數據持續更新,關係節點數已達20億,關係邊數已達150億。一旦監測到可疑用戶的風險觸發,計算能力可實現毫秒級響應,高效識別和預警欺詐風險。在技術方面,360金融開創性地將GBST算法運用於評估客戶在不同時段的違約概率分布。通過將模型輸出的生存曲線和客戶每個時間段的真實違約狀態進行對比,該算法可以更為精準地預測客戶發生借款後每期的違約概率,因此可以實現用最小的時間成本進行未來更長期的風險決策。

“隨著我們算法能力的優化和風險管理水準的不斷提升,我們有能力在保障風險水準整體可控的前提下,服務更多的不同風險調整後收益水準的客群。”360金融副總裁鄭彥表示,依托強大的風控技術實力,將確保業務的穩健和長足發展。

大賽道的潛力

財報顯示,360金融第一季度收入20.09億元,同比增長235%;市場行銷費用接近7億;淨利潤7.199億,同比增長340%。

我們看到,與業績同步快速增長的是市場行銷費用的大幅增加。徐軍表示這是為了增長而做的長期投入。

“我們一季度快速的增長,是因為去年的投資。而一季度成本的增加,是為了下半年和明年所做的投資。”徐軍表示,“我們不追求近期利潤最大化,我們追求的是長期價值最大化。”

投入策略的背後,是360金融的長期戰略。“我們認為整個中國消費金融市場非常大,今天360金融在超過十兆的蛋糕裡面,市場份額還不到1%,因此我們增長的空間是巨大的。”

從去年下半年騰訊喊出產業互聯網開始,其實是消費互聯網與產業互聯網開始共同影響傳統產業的開始。以前,傳統產業的互聯網化更體現在C端,比如互聯網金融更多是消費者通過互聯網的手段完全消費、貸款等金融行為。而產業互聯網,則是互聯網對傳統產業改造的進一步深化。未來的金融將基於科技為用戶提供便捷、安全的服務,科技將從根本上重塑傳統金融行業的產業鏈。

在這樣一個大的賽道中,360金融定位為金融機構的科技助手,始終堅定科技公司定位,加碼TO B技術輸出,以技術能力幫助金融機構向科技金融轉型升級。作為來自互聯網領域的360金融,對於金融機構而言“是幫助,而不是顛覆”。它向金融機構輸出獲客能力、反欺詐能力、風控能力、以及貸後管理能力,幫助更多的金融機構完成貸前、貸中、貸後的流程優化,節約成本,提升效率。

目前,360金融的金融科技輸出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5100萬+的黑/灰名單,及時預警潛在的針對客戶的欺詐風險,有利於金融機構根據自身業務需求定製相關風控策略;資金饑渴分,深度挖掘客戶信息並提煉有效數據構建預測模型,在信貸審批環節判斷貸款申請涉嫌欺詐的概率;統一信用分,通過整合各類風險信息,展示個人信息主體的綜合信用風險情況;借貸意願分,展示個人信息主體的借貸意向,大大提升精準行銷效率;智能催收,解放人工催收工作約70%的產能,極大降低了金融機構的人力成本。

從技術發展來看,雖然360金融已經在360的原本優勢上做了很多產品,但未來還有巨大的市場空間。未來,基於AI的金融服務還將有更多的場景有待開發。

另外一個可拓展的空間就是客群。從普惠金融的角度來看,各類人群都有貸款的需求,所以360金融不會單獨聚焦於藍領人群或是白領人群,下沉市場、學生市場、信用卡代償,用戶有著非常複雜的低成本貸款場景需求。目前360金融的客戶超過1000多萬,但在徐軍看來,未來至少要服務於1億用戶。

“挑戰是,我們能不能有這樣一個水準,用技術來解決這個問題,讓每個人都有財務上的額度,在他需要的時候能夠借到錢,這也是做普惠金融的成功。”徐軍表示。

其實,360金融已經在嘗試拓寬賽道。

截至2019年3月31日,360金融促成貸款的M3+逾期率為0.94%。雖然這個數據在行業裡幾乎是最低的,但是相比自身是有些升高。“原因不是我們資產質量變差了,而是我們的結構發生了一些變化。”徐軍表示,360金融在剛起步的時候非常保守,隻做優質的客戶群。後來從18%的定價慢慢做到24%,現在又開始嘗試36%的客群。

因為有更高的定價,風險損失調整後的收益其實是更好的。可以看出,360金融在拓寬賽道的嘗試中,依然是采取了穩健的方式,而非激進的、傻瓜式的補貼獲客。

增加合作機構也是360金融拓寬賽道的另一個維度。 僅中國市場就有四千多家金融機構,與360金融合作的目前只有30多家。市場上的四千多家,對風控能力、系統能力、人工智能能力和智能催收能力都有著很迫切的需求。“一季度我們顯著的增加了合作的金融機構的數量。大部分是支持全國性放款的金融機構。”徐軍表示,公司正在這個維度上努力擴大合作的範圍。

再一個拓賽的維度就是技術能力與創新的產品。“今天的金融機構的需求是非常多元化的,我們第一步就是把風控這件事做到極致,然後逐步把能力延伸到金融機構更多的其他需要上。”

360金融一季度上線了四個技術輸出的產品,推出的TO B技術產品包括5100萬+的黑/灰名單,信用分、借貸意願分,資金饑渴分。目前有15家機構在測試,包括非常穩健的金融機構也引入360金融的合作,幫助他們自己打造更強的風控能力。

“我們管理層始終認為,今天獲得的每一個客戶都是未來成長的基石,我們會持續加大投資能力。” 360金融CFO 吳疆表示。

【結束語】

徐軍曾經說過,創業公司選賽道,並不一定非得是顛覆性的,但賽道要夠寬、夠長,最重要的是要有長遠的發展前途,只有在這種賽道上,才能優化、調整出一個好的發展模式來。

顯然,360金融進入金融科技領域不是來“追風”的。我們看到,360金融正在不同維度上加速放量,但保持業績高速增長的同時也保持著利潤的高速增長,這才是一個良性投入。而很多追風的企業都是以補貼、虧損換流量,玩的是資本遊戲。

面對未來,徐軍強調專注。拿牌照的公司越來越多,公司也越做越重,最後變成一家金融機構。而科技公司在這裡面的優勢就是技術本身,“科技公司要把自己的事做好,銀行做銀行的事,相互協作,相互賦能。我們是站在金融與科技的交匯點上。”

——————————————————————————————————

微信關注公眾號“懂懂筆記”每天第一時間為您奉上最新最熱的科技圈資訊~

多年財經媒體經歷,業內資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眾多,信息豐富,觀點獨到。

發布各大自媒體平台,覆蓋百萬讀者。

《小米生態鏈戰地風雲筆記》、《微信思維》、《微信力量》三本暢銷書的作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