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藍盾光電財報數據異常 成本披露可能不真實

藍盾光電不僅報告期內的營業收入在財務報表中找不到充分數據支持,且所披露的採購數據也是難以讓人理解的,而與此相關的營業成本、存貨中出現的數千萬元的差異,進一步讓人懷疑其財務數據的真實性。

近日,安徽藍盾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盾光電”)發布了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擬在創業板IPO。藍盾光電的主要產品是高端分析測量儀器,應用於環境監測、天氣觀測、交通和軍工等領域。

雖然藍盾光電在報告期(2016年至2018年)的營業收入是增長的,但根據招股書的解釋,“公司營業收入的增長主要為環境監測領域業務收入增長所致,報告期內,國家積極頒布環保產業政策,加大對環保投入力度。近年來,得益於國家對大氣治理的持續關注以及相關政策的不斷加碼,環境監測儀器行業呈現快速發展的態勢”。報告期內,藍盾光電趕上了“好時機”,但是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誰也無法明確受惠政策的利好會有多長時間,而這其實是投資者需要關注的風險點。

分析藍盾光電的招股書,《紅周刊》記者發現,該公司不僅報告期內的營業收入在財務報表中找不到充分數據支持,且所披露的採購數據也是難以讓人理解的,而與此相關的營業成本、存貨中出現的數千萬元差異,進一步讓人懷疑其財務數據的真實性。

應收款項不能支持收入真實性

藍盾光電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各期末的應收账款淨額和長期應收款(主要為分期收款銷售模式下形成的到期日一年以上的長期應收款項)淨額合計分別為22362.27萬元、23299.71萬元和28587.61萬元,佔當期期末資產總額比例高達33.59%、27.55%和29.44%,如此佔比數據顯示,公司有很多資產是被留滯在應收款項之中了。

對於藍盾光電來說,應收账款和長期應收款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對營業收入的支持力度較弱之中。分析營業收入與財務報表中的關聯數據,《紅周刊》記者發現,其各年度應收款項金額雖然很大,但與營業收入在勾稽關係處理上卻不能獲得合理匹配。

例如,2018年營業收入有63955.13萬元(如表1),其中“儀器設備及系統”與“軍工雷達部件”“系統集成及工程”和“運維及數據服務”的收入額分別有27359.21萬元、26820.41萬元和9750.86萬元。根據招股書,這三類收入分別適用17%、11%和6%的增值稅稅率,考慮到2018年5月部分稅率的下調,推算出2018年全年的含稅營業收入大約有71780.29萬元。

同期,公司“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為57982.70萬元,另外,預收款項減少2759.38萬元,這是預先收到的款項在本期結算為收入而減少的部分,因此加上這部分預先收到的現金流量,則涉及本年度營業收入的現金流量流入金額為60742.08萬元,將這一金額與含稅營業收入勾稽,可發現有11038.21萬元未付現的含稅營收理論上將形成相應的經營性債權,體現在資產負債表中。

在資產負債表中,2018年年末應收票據及應收账款21984.13萬元、長期應收款5091.59萬元和壞账準備3938.28萬元,其合計金額相比上一年年末相同項目的合計金額要多出6796.92萬元,這一結果與理論上形成的11038.21萬元新增債權相差了4241.29萬元,即在2018年有4000多萬元含稅營業收入是存在虛增嫌疑的。

2017年的營收數據面臨同樣的尷尬。2017年,藍盾光電含稅營業收入有55911.65萬元,而同期57695.02萬元“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在剔除預收款項增加額6319.78萬元之後,與營收相關的現金流入了51375.24萬元,將之與同期含稅營業收入勾稽,有4536.41萬元的含稅營業收入並未收現,理論上這將形成新增債權。

奇怪的是,2017年應收票據及應收账款、長期應收款和相關壞账準備合計要比上一年年末相同項目的合計金額多出1143.50萬元,這一結果與理論上應該形成4536.41萬元新增債權結果是明顯不符的。

藍盾光電雖然在招股書中提及“以背書方式結算供應商款項”情況,但並沒有具體說明相關金額多少,如果真的有數千萬元的背書方式結算,那麽這個規模的金額足以影響投資者對相關數據的分析,然而公司卻不做具體數據的披露,顯得是有些不太合理的。

難以理解的採購數據異常

除了營業收入方面數據讓人產生疑慮之外,藍盾光電的採購方面數據也是十分可疑的。

2018年,藍盾光電向前五名供應商採購了7067.30萬元,佔比17.40%(如表2所示),由此合理推算出這年的採購總額有40616.67萬元。因2018年5月稅率有所下調,從月均採購額的角度,前四個月按17%稅率而後八個月按16%稅率計算,全年含稅採購總額達到了47250.72萬元。

在這個規模的含稅採購總額背景下,理論上,財務報表當中必然有相同規模的現金流量和應付账款等經營性債務對其形成支持,可事實上,藍盾光電所披露的與採購相關數據卻不是這樣。

現金流量表顯示,公司2018年“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為31716.12萬元,除此之外,預付款項相比於上一年年末減少了399.04萬元,兩項合計,本年度用於採購的相關現金流量達到了32115.16萬元。將含稅採購總額與現金流量做勾稽,則有15135.56萬元的含稅採購額並沒有付現,理論上這將形成相同規模新增債務的。

可事實上,藍盾光電2018年年末的應付票據及應付账款22007.65萬元和上一年年末相同項的合計12829.34萬元相比,僅新增了9178.30萬元,與15135.56萬元理論新增債務相差了5957.26萬元,即意味著公司有近6000萬元的含稅採購並沒有獲得相關財務數據的支持。

與之類似,2017年的採購數據同樣沒有獲得相關財務數據的支持。2017年,由藍盾光電向前五名供應商採購金額及其佔比可推算出這一年的採購總額有30492.42萬元,此外按17%稅率考慮增值稅進項稅額,則含稅採購總額達到了35676.13萬元。

從現金流量表看,2017年“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35978.66萬元在衝抵預付款項減少額772.76萬元之後,與採購相關的現金流達到了35205.90萬元,與同期含稅採購總額勾稽,兩者間相差了470.23萬元,即2017年應付款項只有470.23萬元的增長才合理。

可事實上,2017年年末應付票據及應付账款12829.34萬元相比於上一年年末的15699.31萬元不但沒有增加,反而出現了大幅的減少,減少金額高達2869.97萬元。一來一去,可發現2017年也有3340.20萬元含稅採購來源不明情況。

成本披露可能不實

招股書還披露,藍盾光電2017年的營業收入較2016年增長了11.52%,同期營業利潤增長71.25%,淨利潤增長13.77%;2018年較2017年營業收入增長29.47%,營業利潤大幅增長114.97%,淨利潤增長124.30%。僅從數據表現來看,營業收入增幅是顯著弱於利潤增幅的,2018年尤為明顯。

報告期內,藍盾光電雖然出現營業收入與利潤出現了增長不同步的情況,但招股書披露的營業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卻無明顯異常變化,這種情況或許可以歸結為規模效益的影響,但也不能排除其中有粉飾利潤的可能。

根據藍盾光電的採購與庫存、銷售數據勾稽結果來看,報告期內的營業成本是存在諸多不可信之處的。2018年,根據藍盾光電向前五名供應商採購金額及其佔比,可合理推算出當期採購總額有40616.67萬元(如表3)。除去較少的能源消耗之外,這些採購主要是材料設備和安裝服務。

一般情況下,原材料採購經過生產經營之後,完成產品銷售確認的部分會被結轉於營業成本,而其余的仍然留在存貨當中。

招股書披露,2018年藍盾光電的營業成本當中包括了23825.70萬元的材料設備成本和9012.50萬元的安裝服務成本,這兩項成本是營業成本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將兩項成本合計,與同期採購總額40616.67萬元相比較,要少7778.47萬元,這意味著同期採購還有一定剩餘會留在期末存貨當中,體現為相同規模的原材料存貨增加,或者各類產品增加額當中的材料設備成本及安裝服務成本的增加。

2018年年末,存貨當中有5435.22萬元的原材料,相比於上一年年末相同項目金額5008.62萬元,僅增長了426.60萬元。也就是說,直接以原材料形式存庫的採購不是很多。那麽這也就意味著,同期存貨當中的半成品、庫存商品和未驗收項目成本的新增金額中應該包含了7351.87萬元的材料設備成本、安裝服務成本才合理。

藍盾光電的存貨構成情況顯示,2018年存貨當中有半成品8932.56萬元、庫存商品1079.79萬元和未驗收項目成本9136.33萬元,這三種存貨的期末合計金額為19148.68萬元,相比於上一年年末相同項目的合計金額17354.17萬元增長了1794.51萬元。很明顯,三種存貨的整體增長金額已經明顯少於上述推算出來的7351.87萬元的材料設備成本和安裝服務成本了。

那麽,在這三種存貨增長金額當中又包括了多少材料設備成本和安裝服務成本呢?招股書並未對此列明,然而根據這兩項成本分別佔同期營業成本的59.54%和22.52%比例來看,可合理推算出2018年存貨當中的半成品、庫存商品和未驗收項目成本的增長金額中,實際上隻包括了1472.57萬元的材料設備成本和安裝服務成本。

將三種存貨實際增加的1472.57萬元的材料設備成本、安裝服務成本和理論上應該增加的7351.87萬元對比,可知還有5879.29萬元的採購額既沒有完成產銷過程而結轉至營業成本,也沒有體現為同期存貨當中相關項目的增加額。

2017年有相似的較大金額的成本差異。這年的採購總額為30492.42萬元,考慮到同期營業成本當中包括了18079.17萬元的材料設備成本和6776.39萬元的安裝服務成本,那麽,還有5636.86萬元的採購額應該還留在存貨當中才對。

然而,2017年年末的存貨當中,5008.62萬元的原材料隻比上一年年末增加了805.82萬元而已。除此之外,半成品、庫存商品和未驗收項目成本合計增加3039.07萬元,分別按58.08%及21.77%的比例測算其中所包含的材料設備成本和安裝服務成本,僅對應採購剩餘金額中的2426.70萬元,進而也意味著公司還有2404.34萬元的採購額是得不到營業成本和存貨數據的合理匹配。連續數年有數千萬元成本數據異常,顯然這很難讓人相信藍盾光電招股書所披露的採購與成本信息的真實性。

免責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紅刊合作媒體,紅刊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