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打呼嚕不是代表睡得香!小心打鼾這顆健康的「隱形炸彈」

"小豬小豬胖嘟嘟,吃飽睡足呼嚕嚕。"傳統的想法可能會讓很多寶媽陷入了一個誤區,認為打呼嚕說明睡得香,殊不知,這其實是一顆健康的"隱形炸彈"。有不少寶媽會發現,自家的寶寶睡覺時會有打呼嚕的現象,又考慮到家裡大人也有打呼嚕的習慣,往往會以為這是遺傳造成的。可真的是這樣嗎?

看看以下病例:歡歡自打出生起,就有打呼嚕的習慣,因為年紀小,大人們都以為這只是寶寶睡得香的表現,為此還很高興。隨著年紀的增長,歡歡媽逐漸覺得寶寶的呼嚕聲越來越大,有時候甚至能將大人吵醒。今年2月份,歡歡因為感冒,扁桃體發炎,呼嚕聲更大了,有時還會半夜自己憋醒,這才引起了歡歡媽的重視,第一次帶歡歡到醫院耳鼻喉科檢查。

經過睡眠監測,歡歡是因為腺樣體肥大導致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肥大的腺樣體會堵塞後鼻孔,使呼吸道變得狹窄而不太通暢。這種情況需要通過手術來治療。之後,歡歡進行了切除腺樣體手術,徹底解決了打呼嚕這個"成長的煩惱。"

一、寶寶打鼾正常嗎?

在醫學上,寶寶睡覺打呼嚕被稱為"兒童鼾症",分為單純性鼾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簡稱為OSAHS)。OSAHS是指睡眠過程中頻繁發生部分或全部上呼吸道阻塞,擾亂兒童正常通氣和睡眠而引起的一系列變化。大多數發生在1-10歲兒童,具體表現為寶寶睡覺愛打呼嚕,張口呼吸,睡不安穩等等。而單純性鼾症則是偶爾出現短暫的呼吸暫停,而未達到擾亂正常通氣的標準。但是根據研究,單純性鼾症仍然會通過影響睡眠而導致一系列病理生理影響。和很多寶媽想像的不同,打鼾非但不是睡得香的表現,反而極大地影響寶寶的睡眠質量!

二、為什麼寶寶會打鼾?

打鼾實際上是在警示我們寶寶的呼吸道不通暢,而呼吸道的不通暢可能是由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的。

1、鼻部原因:常見有上呼吸道感染、慢性鼻炎、鼻竇炎、鼻息肉、鼻腔腫物、鼻中隔偏曲等

2、鼻咽部和口咽部原因腺樣體肥大扁桃體肥大、舌後墜、鼻咽部腫物等。其中腺樣體肥大和扁桃體肥大是寶寶打鼾最常見的原因

腺樣體肥大:腺樣體位於鼻咽頂壁和後壁交界處,像半個剝了皮的橘子,肉眼是看不見的。腺樣體在幼兒時期發育最快,6-7歲時最大。當氣溫變化、抵抗力下降或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症波及到腺樣體時,就可以使肥大的腺樣體進一步腫大,堵塞後鼻孔和咽鼓管咽口,使空氣進入鼻腔受阻,寶寶入睡後就會隨著呼吸而發出陣陣鼾聲。這也是腺樣體肥大常常因感冒之後所致的打鼾被家長髮現的原因。而咽鼓管咽口阻塞還容易導致寶寶中耳積液。

扁桃體肥大:一般肉眼就可以對扁桃體的大小做出判斷。國內採用較多的標準如下:扁桃體大小未超過齶咽弓為I度肥大,超過齶咽弓未達中線為Ⅱ度,越過中線者為Ⅲ度。

3、喉部及氣管問題:氣管狹窄、先天性喉軟骨軟化、喉囊腫、喉部氣管腫物等。

4、顱面部畸形:面中部發育不良:如唐氏綜合征、下頜骨發育不全

5、全身性疾病:甲減所致的粘液性水腫、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型咽峽炎、兒童肥胖症等。

6、兒童肥胖症:肥胖兒童頸部脂肪堆積增加,意味著氣道橫截面積更小。由於胸、腹壁脂肪組織過多,胸部運動受限,呼吸不順暢,尤其夜間仰臥位時更明顯。且與非肥胖兒童相比,肥胖兒童睡眠質量更差,夜間覺醒次數增加。

7、遺傳性鼾症:1991年美國的調查發現,在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的直系親屬中,打鼾、白天嗜睡及呼吸暫停的發生率要比正常對照者直系親屬中這些癥狀的發生率高出2~4倍。而進一步的研究表明,打鼾及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發生確實與遺傳關係密切。

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研究所主任醫師董玉禮表示"整個家族有鼾症的病人,最常見的是有家族肥胖史。自己肥胖,生下的兒子也有很大幾率肥胖,肥胖會引起鼻腔或咽喉狹窄引起打鼾;父親有扁桃體肥大,子女可能會有扁桃體肥大,當他們的咽腔被肥大的扁桃體佔據,都會引起打鼾。還有就是,鼻中隔偏曲鼻息肉也會有遺傳性的現象,兩者也常常是引起鼾症的病因。"

此外,家庭成員所處的生活環境及某些生活習慣相同,如吸煙,導致寶寶吸入二手煙;再者,室記憶體在某種過敏源,易患過敏性鼻炎等都是使得打鼾具有家族性的原因。

三、打鼾的危害不容忽視

1、導致寶寶生長緩慢

鼾症引起睡眠質量下降,勢必使寶寶生長激素的釋放減少,影響寶寶的骨骼發育。

2、導致寶寶智力發育落後

鼾症會使寶寶在睡眠中頻繁缺氧,直接導致腦部發育的供氧不足,將影響到寶寶今後的智力發育。

3、影響寶寶未來顏值

由於腺樣體肥大而導致鼾症的寶寶,往往伴隨著長期的張口呼吸,可影響面骨發育,出現上頜骨邊長、上顎高拱、牙列不齊、上門牙突出、嘴唇肥厚。缺乏表情等,也就是所謂的"腺樣體面容"。

4、影響寶寶白天精神狀態

鼾症寶寶往往白天睏倦、乏力,嚴重者會出現白天嗜睡,雖然入睡很快、睡眠時間長,但睡後精神體力都沒有明顯的恢復。

5、導致寶寶性格改變

長期鼾症缺氧的兒童,可能會出現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急著、反應遲鈍、煩躁易怒等的改變,妨礙寶寶身心的正常生長髮育。另外,打鼾的寶寶患多動症的幾率也更高。

6、睡中憋氣窒息

打鼾的寶寶往往氣道狹小,所以平日需要張口呼吸。而睡著後嘴巴一旦習慣性閉合,很容易出現憋氣的現象,甚至引起窒息死亡。所以打鼾被稱為兒童健康的"夢中殺手"。

四、寶寶打鼾,這些情況可不必去醫院

看到這些危害,可能寶媽們都有點小緊張了,但是也不必"談鼾色變"。因為生理性打鼾的原因也有很多,以下情況,寶媽們可以先觀察,而不必急著帶孩子去醫院。

1、檢查寶寶睡姿

有句俗話"姿勢不對,起來重睡"。寶寶有時睡姿不對,脖子處於屈曲狀態,勢必導致氣道狹窄而出現打鼾的情況。寶媽不妨幫孩子調整一下睡姿,已經用枕頭的寶寶則抽掉枕頭,觀察一下寶寶打鼾情況是否有改善。

2、寶寶只是玩累了

有時候寶寶在外面瘋跑一天,回來就會睡得"呼呼"響。這種情況可能只是寶寶太累,進入深睡眠狀態後呼吸道鬆弛。如果寶寶沒有其他疾病,平日也沒有打鼾的現象,媽媽不需要太緊張,一兩天后寶寶休息好就不會再出現打鼾。

3、寶寶感冒了

寶寶感冒後,呼吸道粘膜腫脹,氣道分泌物增加,阻塞氣流通過,就容易出現打鼾的現象。可以等到寶寶感冒痊癒後再觀察,通常打鼾會自然消失。但如果打鼾仍然持續,就可能已經出現腺樣體肥大或扁桃體肥大。

五、這些情況,儘快去看醫生

讓我們記住三個關鍵詞:睡不好,愛亂動,白天困

寶寶正常情況下睡覺多數時間都是安安靜靜的,如果寶寶睡覺滿床亂動,寶媽就要當心了。因為寶寶呼吸不暢時就會自動調整睡姿,憋氣——覺醒——調整——入睡——憋氣不斷循環,這種頻繁的微覺醒嚴重影響寶寶的睡眠質量,即使睡眠時間很長,白天都無精打采,對周圍事物的注意力差,容易發脾氣。

打鼾的情況如果頻繁出現,持續2-3個月以上,建議寶媽帶孩子去醫院耳鼻喉科就診,查明打鼾的原因加以糾正。

六、寶寶確診了鼾症,應該怎麼治療

鼾症的治療主要是針對病因,解除寶寶氣道的阻塞

由於鼾症最常見的原因是腺樣體、扁桃體肥大,對於這些患兒,腺樣體切除術和扁桃體摘除術就是最有效的治療方式。科學研究表明,手術後的寶寶在睡眠結構上有了根本性的改善。

而其他由於氣道結構異常,顱面部發育異常而打鼾的寶寶,也可以通過手術或非手術的手段糾正治療鼾症。不能手術的寶寶可以選擇持續起到正壓通氣治療(CPAP)或口腔矯治器,具體的選擇應該在完成相關的檢查後遵醫囑進行。

那對於由遺傳引起的鼾症呢?其實,在臨床上遺傳性鼾症跟一般性的鼾症在治療上並沒有什麼差異。

七、 3個方面預防兒童鼾症

如果寶寶是因為鼻部生理機構上引起的打呼嚕,那麼最根本的解決方法是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並做摘除手術。爸爸媽媽們平時能預防的是寶寶因肥胖、呼吸道感染導致的打呼嚕。

1、寶寶的營養要保持均衡,防止因營養過剩而出現肥胖。已經超重肥胖的患兒應該調整飲食結構,適當增加運動。

2、保證兒童作息時間的規律性,減少夜間的劇烈活動

3、注意增強寶寶的身體抵抗力,減少各種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生,避免炎症引起的氣道阻塞。

寫在最後,說了這麼多,希望各位寶媽以後能在聽到寶寶的鼾聲時多留個心眼,注意分析打呼嚕的原因,找到對應的策略,有問題及時就醫,切勿耽誤了治療。畢竟,寶寶的成長無小事,小小的呼嚕也值得我們去重視。

育兒路漫漫,我們一起成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