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零周末症候群,引起新中產家庭抑鬱

早在2017年,「麥肯錫全球報告」顯示,「未來30年,人工智慧機器人將取代全球8億人的工作」。自此以後,「機器人統治人類」之說時常冒泡,難道人類就沒有未來?那我們辛辛苦苦培養起來的孩子怎麼辦?

近日,我們通過課後服務機構貝爾安親的平台,發起了一場實驗,向大家展示新一輪的「人機大戰」,向網友揭示,究竟是科技偉大,還是我們人性神奇。

果然,直播影片一出,引髮網友一系列對孩子的教育熱議,但同時,我們發現一大批「新中產」家長也道出了自己抑鬱的心聲。按理來說,「新中產」有其社會優越性,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為何如此心累?「零周末」成主要誘發原因。

周末被孩子全方位佔據

「 我現在基本沒周末,都圍著孩子轉了,他小時候跑醫院,長大了跑補習班。」

「 她的課程就是我周末的安排,自從有了孩子,就沒有自已的時間了。」

「 現在哪有什麼周末,除了上班,周末就陪他上課,安排很滿,真的很累。 」

在小編對「新中產」家長採訪時,他們道出了「零周末」的種種無奈。所以,每到周末或假期,在培訓機構內,我們都能看到家長的各種「睡姿「。或許,於他們而言,有一種辛苦,叫陪孩子上培訓課。

人機大戰」揭「新中產」對未來的擔心,抑鬱情緒累積

「在中國,成績主宰一切」、「成績代表他的未來」、「題海戰術,死記硬背,一定是學習的必經階段」...

在近期曝光的「人機大戰」影片中,家長開篇的話語,讓人感受到滿滿的「成績主宰論」,以及對孩子的高標準、嚴要求。

在孩子與機器人AI CASIMO進行「PK」時,家長們對於孩子種種「不爭氣」的應試狀態,表現得很是不滿,這也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味道」。

雖然「人機大戰」的結尾,帶給我們溫情的反轉和感動,但在一定程度上,無論是影片中的「成績主宰論」,還是「零周末」的心累狀態,無不揭示著「新中產」對孩子教育問題所引發的抑鬱情緒。這種狀況,將逐漸演變成孩子的不自信,加劇家長的成績「搶跑」憂慮。

解放孩子與父母相處的時間,是最好的良藥

貝爾安親的「人機大戰」,通過溫情的方式讓我們了解「不要讓孩子成為學習機器」,「讓孩子的學習更有溫度」。如何才能讓孩子的學習更有溫度?體驗者有話說。

某公司總裁張女士說:「孩子可以在學中玩,玩中學,這是我認為能給予孩子最放鬆和最有效的一種學習方式。貝爾安親提倡把周末還給孩子,這無論對於家長還是孩子來說,都是一種更幸福的狀態。成長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其實還是父母的陪伴。」

蔡女士說:「我們其實一直都在努力平衡到底要孩子的成績還是要釋放孩子的天性,做父母的誰敢說能完全做到內心平靜,真心不容易。但我在貝爾安親,第一次看到那些有趣的數學盒子,我想說這是我以前從未見過的,原來數學還可以這麼邊玩邊學。孩子在這裡不僅可以獲得同步的課後輔導,還能更加合理地安排時間;孩子在課後服務機構完成作業與複習預習,晚上回家後還能跟我們有模有樣地講出課上的重點,還邀請我們一起玩數學遊戲,這種輕鬆感是很久沒有體驗過的。當然最重要的是,貝爾安親將周末還給了我們家,讓我們一家三口更親密了。「

幸福的感動,不能以答案來衡量

以犧牲父母與孩子周末時間的培訓,培養的只是能在應試教育中得」優「的學生,而培養不出以後面對生活能給出」優「的學生。人生不僅僅只有應試教育這十幾年,往後還有更多的路和風景。

家庭抑鬱,新中產零周末症候群,由過度的超綱教育引起。如果想讓孩子成為一個自信面對生活的人,那麼各位父母們,解放周末這件事情,值得好好思考一番。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