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夏天有沒有必要給寶寶穿襪子?這3種情況下需要穿,氣象熱也要

對於夏季是不是要穿襪子這件事,姥姥奶奶是一派,現代父母是一派,奶奶和姥姥經常追著孩子後邊不斷地要求寶寶把襪子穿上,都說:寒從腳底生。不穿襪子容易感冒;媽媽就相對民主一些,孩子不穿也就不太強求了。

其實,可以從自己的成長經歷上回想一下,自己小時候有沒有穿襪子。

我家在北方,冬季很冷,一般都是習慣性地鑽到被子裡應該是脫掉襪子,睡得舒服,但是我覺得很冷,都是穿著襪子睡覺,果真暖和好多,後來,上了大學之後,有一年冬天,有位同宿舍同學突然說:冬天這麼冷,發現還是穿襪子睡覺暖和。

我驚奇地看著她,說:這難道不是常識嗎?你怎才發現?

但是到了夏季,我就喜歡不穿襪子,小時候老媽會買那種絲襪穿,但是我不喜歡那種絲襪的質感,感覺燒腳,不過棉襪一般都會比較厚一點。夏季我都是不穿襪子穿涼鞋的,現在比較普遍了,也基本上很少見穿著襪子穿涼鞋的了。

從孩子角度講,孩子的新陳代謝更快一些,穿衣原則是,可以比大人少一件,因為孩子總會覺得好熱。那麼穿襪子原則其實也可以從冬季和夏季來區別。

寶寶剛出生的幾個月裡,多半是睡在被子裡,即便是冬季,北方家裡也都很暖和,如果怕寶寶冷,可以套上一件寬鬆的襪子,襪口一定要是鬆口的,免得勒到寶寶。

等到寶寶再大大時,可能會隨手把襪子扯掉,尤其是夏季,冬天他自己也會察覺到冷,不會去脫襪子。夏天寶寶覺得熱,就會經常扯掉襪子,所以,如果寶寶在家裡可以不穿襪子。

寶寶的世界一直是在探索中,不穿襪子腳部去觸摸地面也會增加他感知能力,很多早教機構也特意通過寶寶的各種感官來進行早教。

寶寶的腳丫上有很多末梢神經,通過光腳去踩,去感受,去觸摸,也能增加寶寶大腦皮層的迴路,促進寶寶發育。另外通過腳趾學會去抓地,讓孩子學會掌握平衡感,對於學走路的寶寶是很好的體驗。

像海灘或者那種特別乾的沙子上,都可以讓孩子赤腳去踩踩,那種特別乾燥的土質或者沙土,讓孩子多接觸,還能促進孩子脾胃的調和,而且中醫上有說:脾土,脾土,也就是要多接地氣,孩子會更健康呢。

這裡要記得一點,最好是那種特別乾燥的沙土,不要有濕潤的,那種容易有濕氣侵入寶寶。

現在很多成年人也喜歡赤足踩在滾燙的地面上,感覺超舒服,認為是一種鍛煉。記得去年帶兒子在長沙橘子洲頭,那裡有一條長長的步道,夏天曬得滾燙,有人會赤足踩在上面走動,說這樣可以治病,我也走了幾步,真的很燙,走幾步再穿上涼鞋後,發現有鞋子穿真好,哈~。

有以下3種情況下寶寶需要穿著薄棉襪:

1.體質弱的寶寶

比如一些早產兒寶寶。雖然是一奶同胞,孩子出生還是有的先天體質強,有的先天體質弱,比如我姐姐小時候就體質弱,經常生病,而我體質一直很好。

體質弱的寶寶,可能手腳供血不足,導致涼。

2.空調屋比較涼,屋子裡又是瓷磚地板的

孩子普遍不喜歡穿拖鞋,有的家是木地板,有的家是瓷磚型,夏季太冷,都要開空調,瓷磚或者水泥地面會比較涼,孩子如果喜歡不穿拖鞋到處跑,還是要給孩子穿上雙襪子。

3.孩子明顯有著涼癥狀

比如有點流清鼻涕,那就是身體進了寒氣了,還是要給孩子穿上雙小襪子,以免加重孩子病情。

穿襪子也和寶寶個體差異一樣,正常情況下,有的孩子穿襪子穿得很好,有的寶寶就很拒絕穿襪子,可以適當遵從寶寶意願,媽媽不必過於糾結

jason媽咪有辦法,喜詩詞,愛旅遊,寫有溫度的文字,做靈魂有香氣的媽咪。

資深文案,多平台原創簽約作者,育兒路上一路修行中。原創不易,請求關注點贊並轉發!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