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易居披露上市首年業績,實現營收59.5億

易居中國交出了港股上市後的第一份業績報告,顯示公司在2018年其實現營收59.5億元,同比增長28.4%,淨利潤10.8億元,同比增長41.3%,歸屬於公司擁有人核心淨利潤11.4億元,同比增長63%。年報顯示,易居目前有三項主營業務,分別是一手房代理、房地產數據及谘詢服務、房地產經紀網絡服務,其中一手房代理業務居主導地位,全年營收47.6億元,佔總收入80%。

易居於2018年7月20日在香港上市,根據招股書披露,包括恆大、萬科、碧桂園等在內的26家百強房企是其重要股東,其中恆碧萬各持股15%,上市前還引入了阿里巴巴、恆基兆業、華僑城、城市發展四家基石發展投資者。在地產圈超豪華團隊的加持下,易居敲響了港交所的鍾。

作為“房地產行業的服務生”,易居借力2018年的東風,實現業績穩步增長。雖然市場出現調整,但是全國房地產成交量在2018年仍然達到15兆新高,30家房企突破千億門檻,這直接拉升了易居在新房代理業務方面的業績。財報顯示,2018年新房代理業務營收同比增長21.1%至47.6億元,成銷總金額5315.5億元,同比增長22.8%。在規模快速擴張的2018年,易居的代理業務也實現市場規模和佔有率的進一步提升,截至期末,易居覆蓋城市為204個,已簽未售的儲備項目面積達2.82億平方米,同比增長36.9%,這將增強未來代理收入穩定性和可預測性。

然而伴隨去年房地產行業資金面趨緊,代理機構就要面臨一個不可避免的風險,即應收账款的大幅提升。資產負債表顯示,2018年非流動資產中應收債權1.29億元,這筆款項在2017年未有體現,流動資產中應收账款及應收票據為41.64億元,同比上一年度增加25.88%,其他應收款項17.94億元,同比大增239%。

對此,易居董事局主席周忻表示,公司應收账款增加確實受到一些資金面趨緊的影響,但更大的原因在於經營規模的擴大所致。

易居CEO丁祖昱也表示,公司歷史以來的壞账率都很低,投資人不用擔心該等款項無法收回。

在房地產谘詢方面,易居的影響力還在進一步提升,截至期末,易居房地產數據庫及分析系統錄入超過96809個住宅項目、21549個商辦項目、843513塊土地資料,涵蓋387個城市,期內實現營收7.733億元,同比增長22.9%。

同時,易居也在加大對房地產經濟網絡服務的投入,2018年實現破萬家房友門市網絡,共覆蓋56個城市,期內開始開拓一二手聯動業務,通過房友系統為開發商銷售20728套新房,成交額347.2億元。然而由於前期研發成本的投入和門市的投入,2018年這一部分錄得虧損9439萬元,虧損額度較上一年度有所收窄。

雖然國內房地產市場前景未明,但易居卻有著較大期許,其始終堅持服務B端、隻做服務、平台開放的戰略,為開發商、中介機構及資產所有人提供企業服務,服務於交易工作而非交易本身,並打造開放、鏈接的服務平台。2019年房地產經濟網絡將啟動30000+戰略,即10000+門市、10000+渠道和10000+社區,進一步做強聯動,構建廣泛的合作網絡,意在打通從房源端、渠道端、到社區乃至消費者的全流通領域。同時,在新房代理業務之外,還將重倉布局存量資產市場,房地產數據及谘詢服務也將從住宅向租賃、物業等房地產其他方向延伸。

丁祖昱認為,長期來看,房地產仍是中國經濟的“壓艙石”,更是穩增長的重要抓手。預計2019 年房地產市場成交將企穩,但整體仍然保持高位運行,總量上不會比2018 年有大的回落。

業績會上,周忻表示,易居的整個業務架構已做好了合理的布局,包括“短跑、中跑以及長跑”。短跑是指講究覆蓋率,為開發商的交易做服務;中跑是指易居從布局開發市場到布局存量市場;長跑是指從房地產開發到資產管理,從房產到不動產的布局。同時,周忻強調易居的輕資產本質,他表示,易居是實實在在是輕資產的公司,如果易居不做輕資產,就不會有那麽多地產商和他們合作。未來,易居會堅持做輕資產,布局大開發,迎接存量時代、大資管時代,實現對B端的服務戰略。“等規模做大了以後,在資金量、時間充足的情況下,會嘗試發行一些債券,但易居依然是輕資產公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