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八大會損傷肝臟的生活習慣,你中了幾條?

只要去醫院做過體檢的朋友,肯定都知道,檢查肝功能是必不可少的一項,這主要是因為肝臟在人體五臟六臟當中的重要地位。由於肝臟是體內最大的排毒器官,但是它又很脆弱,如果長期吃得過於油膩,或是經常酗酒的話,就會使得肝臟受損害。下面八大會損傷肝臟的生活習慣,看看你中了幾條吧!

1、著急上班不吃早餐 很多上班族沒時間吃早飯,也會傷害肝臟的。這是因為,從西醫角度講,經過一晚的消化,食物已經消耗殆盡,早上血糖指數較低,此時如果不吃早餐補充血糖,機體會動用儲存的肌甘糖和肝甘糖,這樣對肌肉和肝臟會產生負擔。相反,吃早餐有助於中和胃酸和保護肝臟,減少胰腺炎、糖尿病、膽結石、便秘等多種疾病的危險。加拿大安大略整體營養學家赫密特·蘇瑞博士表示,健康早餐可延長飽腹感,避免肝臟受損。

2、暴飲暴食 很多人知道,東西吃太多會增加胃腸負擔,誘發脂肪肝。帕拉迪博士指出,暴飲暴食既損害胃腸道健康,也容易造成體內自由基大大增加。肝臟的關鍵作用是幫助人體對付自由基,排除毒素,凈化血液。人體內的自由基越多,肝臟功能受損就越嚴重。

3、吃得太油膩 有些人就愛吃油炸、加工食品,日積月累會讓肝臟被一層厚厚的油脂包裹住。脂肪原本不是肝臟的敵人,而是必不可少的營養素,但過多的脂肪會將肝細胞圍堵起來,難以從血液中獲得營養,最終缺血而死。脂肪超過肝臟體重的5%即為輕度脂肪肝,超過10%為中度,超過25%就是重度了,嚴重的還會發展為肝硬化、肝癌。

4、吃不熟或燒焦食物 半生不熟的食物或者烹飪過頭的燒焦食物(特別是肉食)也容易導致肝臟受損。研究發現,醉蝦、生蠔和半生不熟的貝類常帶有細菌和寄生蟲,一旦發生急性胃腸炎、痢疾,容易導致肝病惡化,甚至誘發肝昏迷。

5、吃霉變食物 有些老人太節儉,花生、大豆、玉米等食物發霉了還非要吃。還有人不常做飯,食物霉變了也不知道,稀裡糊塗吃下去。發霉的食物會產生致癌物黃曲霉素,對肝臟有極強的毒性,會造成肝細胞受損、變性甚至壞死,誘發肝癌。

6、為了應酬總喝酒 喝下的酒精都在肝臟被分解代謝,依次轉化為乙醛、乙酸,最後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乙醛是我肝臟的死對頭,會損害肝細胞,誘發酒精肝、脂肪肝甚至肝硬化。以色列研究人員發現,過量飲酒會降低肝臟凈化血液的能力,導致體內毒素增加,誘發肝臟損傷及多種疾病。每天喝25毫升高度酒就會傷到肝臟。

7、加工肉類食品攝入過多 加工類肉食品包括肉干、肉鬆、香腸等加工類肉食品。一方面,加工類肉食品中一般都含有亞硝酸鹽,有導致癌症的潛在危險,尤其是對肝臟解毒功能不佳的病人來說,危險性就更大。另一方面,一些加工類食品中加入增色劑、防腐劑、保色劑等化學製劑。當病人攝入這些化學物質時,由於肝臟代謝、解毒功能的降低,會延長肝臟功能恢復,導致肝臟負擔加重,有時甚至加重肝細胞的損傷。

8、睡眠不足 每天晚上11時至凌晨2時,按照中醫經脈循行理論,此時肝膽經氣血最旺,是養肝血的最佳時間,也是肝臟開始排毒的時間。但是,肝臟排毒需在熟睡中進行。熬夜讓肝臟無法完成毒素的排泄,導致新鮮氣血無法生成,長此以往,肝臟養不足血,已經受損的肝細胞難以修復反而加劇惡化,對身體就會造成很大傷害。另外,經常熬夜人群的腎上腺素等激素分泌量也比常人要高,這會增加肝、腎臟負擔,影響肝、腎臟功能的正常發揮,誘發一系列不適癥狀,甚至加重肝炎患者原有病情,影響其日後康復。

國外一家睡眠協會專家表示,「晚睡族」應盡量調整作息時間,最好每晚11點前入睡,保證每晚睡夠7~8小時,以便讓肝臟有效排毒,保證全身健康。最後要說的是,大家都叫心愛的人是「心肝寶貝」,可很多人卻並不真正關心肝臟。如果我們不管不顧肝臟,天天胡吃海塞,日積月累對肝臟的傷害是不可逆的,希望友們能早點意識到保護肝臟的重要性,健健康康一輩子。

看完了這些肝臟保健應當注意的事項,大家肯定有所收穫,因為這八大會損傷肝臟的生活習慣,可能好多朋友都不幸中了幾條。因為近些年打工族每天早出晚歸,著急上班不吃早餐,或是朋友聚餐吃得太油膩,或是暴飲暴食等,這些現象在年輕人當中比較常見,其實大家應當及時改掉這些損害肝臟的錯誤習慣。養肝護肝,從現在做起,才會讓肝病遠離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