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氣虛血瘀是腦供血不足主因

名醫面對面

雷秀珍 東城中醫醫院主任醫師。擁有40餘年臨床經驗,研究的課題有《急性腦血栓形成的臨床觀察》、《腦血管意外後遺症的臨床觀察》。對腦萎縮、偏頭疼、神經官能症、冠心病、心肌炎、高血壓病、風濕性關節炎、痛風、糖尿病、卵巢囊腫、子宮肌瘤、痛經、月經不調、不孕不育症、更年期綜合征、內分泌失調等疾病的治療有獨到的見解。

出診時間:周一、五上午

近幾年,人們腦供血不足的現象越來越普遍。有研究數據顯示,中老年人群中,大約有三分之二的人患有腦供血不足。原因在於,中老年人的腦組織對缺血的耐受性相對較低,腦血管的自動調節機能逐漸下降,因此只要供血發生輕微的變化,就會明顯影響腦血流量,從而導致慢性腦供血不足的發生。

不過,腦供血不足並非中老年人的專利。東城中醫醫院主任醫師、內科專家雷秀珍解釋說,由於生活、工作方式的改變,生活壓力的加大,發病人群越來越年輕化,甚至10多歲正在生長髮育的孩子就可能出現腦供血不足。「這些患者的起因與中老年人不同,多數因為頸椎壓迫引起。雖然腦供血不足癥狀沒有中老年人嚴重,但長此下去,未來健康狀況無疑更令人憂慮。」

國內外醫學家經大量研究發現,腦供血不足會導致腦動脈硬化——當腦血管發生變化以後,可出現斑塊,血管變窄,或者彈性減退,影響到大腦的供應,使腦組織缺血,缺氧,導致腦梗塞和老年癡呆症疾病的發生。

「腦供血不足早期是可逆的,正確治療往往會獲得很好的效果;如果忍耐拖延,可能導致腦梗,老年癡獃等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雷秀珍介紹,中醫認為,元氣耗傷,腦脈淤滯是腦供血不足的發病基礎,在這其中,氣虛血瘀更是主要發病因素。中老年人多氣血虧虛,腎精虧虛,肝腎不足,運血無力,氣虛血瘀,血液不暢,瘀血內阻,痹阻脈絡等,而新血不生,血少不能化氣,又加重氣虛,形成惡性循環。

雷秀珍建議,治療腦供血不足應從肝腎、腦竅氣血經絡同調,以活血化瘀,補腎填精,養血榮腦法則,運用益氣養血,活血通絡,滋補肝腎的中草藥來調治腦供血不足,改善腦部血液循環,增加腦血流量,降低血液黏稠度,提高耐氧能力,使氣血旺盛,腦血流通暢。(記者 嶽清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