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餐後血糖高?這篇文章差不多解決了!

血糖需要全天都能平穩地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才能有效預防併發症。相較於空腹血糖,餐後血糖要更複雜、更難控制。你關於餐後血糖的各種疑問,一篇文章全都告訴你!

餐後高血糖的危害

1、餐後高血糖導致全天血糖波動,增加微血管和大血管病變風險,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發生風險升高。

舉個栗子

空腹血糖相當於平時的水位,餐後高血糖相當於一波一波來的洪水,血管壁相當於堤壩。餐後高血糖一波一波不斷衝擊拍打血管壁,時間長了就會導致動脈硬化,出現在心臟表現為心絞痛、心梗,出現在腦部表現為腦梗、中風,出現在眼部表現為眼底出血甚至失明。

2、β細胞分泌胰島素控制血糖,餐後高血糖導致β細胞衰減速度增快,進一步加重糖尿病。

舉個栗子

想像器官長期浸泡在高糖的環境裡,功能自然會衰減。β細胞本身依附性差,血糖頻繁波動,β細胞跟著血糖一起波動,血糖越不穩定,β細胞衰減速度越快。反過來β細胞衰減,就會進一步加重糖尿病,血糖更不易控制,產生惡性循環。

如何評估血糖控制情況

一天當中,人的血糖是在不停波動和變化的,而人體餐後狀態佔了全天2/3的時間。流行病學調查表明,中國新診斷糖尿病患者特點鮮明,近一半表現為單純餐後血糖升高。」

先檢查空腹血糖,然後進食吃藥(和平時一模一樣)後,查餐後兩小時血糖。

空腹血糖看血糖的基礎情況,餐後血糖看在當前血糖基礎上,當前用藥和生活方式的控糖效果。

如果空腹血糖高,調整用藥;如果空腹正常,吃藥進食之後餐後血糖高,對用藥方案和生活方式的調整又完全不一樣。

如何控制餐後血糖?

1.通過飲食控制餐後血糖

1.食物選擇有技巧

選擇低升糖指數食物,不吃油炸、糯米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多吃粗糧和蔬菜,降低餐後血糖升高的速度。

2.吃飯方式有技巧

儘可能細嚼慢咽,吃飯慢血糖上升速度也會慢;夾菜時在盤內放置幾分鐘再吃,減少入口的油脂攝入,也可減慢進食速度。

3.飲食盡量清淡,少油少鹽

一方面,糖尿病患者一半左右都不同程度合併血壓增高,鹽攝入過多容易使血壓增高,對心腦血管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另一方面,人體對糖的吸收在腸道內進行,鹽會促進腸道對糖的吸收,使血糖上升加快。

4.控制一天食物總量,碳水化合物攝入合理

很多糖友選擇不吃主食,這種方法是錯誤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少,身體會分解蛋白質供能,長期以往抵抗力會大幅下降,因此總量攝入要保證。

2.通過餐後運動控制餐後血糖

1.餐後運動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餐後血糖,血糖降低的幅度與運動持續時間和頻率相關;

2.餐後立即運動對消化系統有損傷,建議餐後60-90分鐘後運動效果最好;

3.做身體力行的運動,保持身體微微出汗即可,比如快走、游泳、慢跑、騎車;

4.注意運動安全,注意心肺功能、關節功能、併發症情況,既能消耗糖又不造成運動損傷。

3.通過藥物控制餐後血糖

1.抑製葡萄糖吸收的α糖苷酶抑製劑(如拜糖平)

2.促進餐後胰島素分泌的短效促泌劑(如諾和龍)

3.高GLP-1,促進胰島素分泌的DPP-4抑製劑(如西格列汀)

4.刺激胰島素分泌的GLP-1激動劑(如利拉魯肽)

5.注射後30-60分鐘達高峰的短效胰島素(如優泌樂)

空腹/餐後/糖化的關係

控制血糖應先把空腹血糖降下來,然後進一步控制餐後血糖。空腹是基礎,空腹血糖高,餐後血糖基礎就高,更不易控制;

糖化血紅蛋白反應一段時間整體的血糖控制情況。如果空腹達標,但糖化不達標,往往因為餐後血糖沒控制住,因此餐後血糖達標有助於提高總體達標率。

個體化的餐後血糖目標

餐後血糖的控制目標根據患者年齡、糖尿病類型、合併症、併發症等因素有所不同,原則是既能防治急慢性併發症,同時兼顧患者生活品質。

由醫生制定個體化的餐後血糖控制目標,一般情況下血糖控制目標為空腹血糖4.4~7.0mmol/L,6mmol/L上下比較安全,餐後2小時血糖在10.0mmol/L以下,不需要太低,老年患者餐後血糖在15mmol/L以下都能接受,因人而異。

我愛問專家

體型消瘦的糖尿病患者該如何治療糖尿病?

答:體型消瘦的糖尿病患者往往β細胞功能較差,建議去內分泌科做C肽釋放試驗,了解胰島功能,若胰島功能較差,應儘早使用胰島素治療,也可以考慮採取胰島素聯合口服降糖葯的治療方案,既能更好控制血糖,又能恢復正常體重,增強身體免疫力。

我近期眼底攝片發現視網膜微血管瘤,空腹血糖9.7mmol/L,我該怎麼辦?

答:空腹血糖為9.7mmol/L,糖化血紅蛋白大概在10%左右,說明平時血糖都處在較高的水準,建議儘快去醫院內分泌科就診,調整降糖治療方案。視網膜微血管瘤需要儘快到眼科就診,進行雷射治療。

我現在沒有用藥,僅靠飲食、運動控制血糖,血糖可以控制在正常範圍內,糖尿病是否一定要吃藥和打針?

答:通過飲食、運動能將血糖控制達標,可以不使用藥物治療。但隨著年齡增長,血糖最終還會升高,所以需要規律地監測血糖,定期複測糖化血紅蛋白,當糖化血紅蛋白高於7%時,就需要加用降糖藥物治療。

胰腺炎後空腹血糖升高,糖耐量異常,應該怎麼治療?

答:有兩種可能的病因導致這位患者的情況,一是在胰腺炎前患者就存在血糖代謝異常,由於肥胖、高脂血症導致胰腺炎;二是在胰腺炎發病前患者糖代謝正常,由於胰腺炎導致胰島受損,糖代謝異常。兩種病因的治療方法不同;

第一種情況主要是治療肥胖、高脂血症,通過對前者的治療降低胰腺炎複發概率,改善血糖代謝異常;

第二種情況由於胰島功能受到破壞,因此需要使用胰島素治療控制血糖。

老年人血糖是否應該適當放寬?

答:對於老年人會放寬血糖目標,因為控制血糖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控制慢性併發症發生和發展,對於高齡老人,控制血糖對控制其慢性併發症已無太大獲益,故血糖可以適當放寬,一般對高齡老年人血糖目標可以放寬到空腹≤10mmol/L、餐後2小時≤15mmol/L,但血糖也不能太高,太高會導致急性併發症、感染等,這部分患者治療重點是預防低血糖,預防急性併發症及感染,提高患者晚年生活品質。個體化的血糖目標制定,應到醫院顧問內分泌科醫生。

運動後會導致血糖升高嗎?

答:會的,競技性運動會大量動用身體的能量和組織,如甘糖、蛋白、脂肪,使身體產生更多糖分,同時產生很多升糖激素。雖然運動有降糖效應,但當體內的升糖效應大於降糖效應時,就會出現運動後的血糖升高,故不建議做競技運動,運動要適度,身體力行即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