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港股打新數據揭秘:選好公司打新不等於立刻賺錢

  貓眼娛樂已於9月3日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美團已於9月7日公開招股,此外,大洋彼岸的蔚來汽車也將於9月12日在美股上市,據說騰訊音樂IPO估值將高達300億美元。

  對於致力於打新的投資者們,想必又要心癢癢了,畢竟從港股打新過去兩年的歷史數據測算,新股上市首日上漲的概率高達75%,這意味著無腦打新的概率高達75%。

  智通財經了解到,從8月份上市的8隻新股來看,這8隻股開盤首日沒有一只是收漲的,因此75%的上漲概率的邏輯已然不成立了。

  其實,港股打新也是對心態的磨煉,到最後總是發現該捂的沒捂,不該捂的卻捂了,因此行情不好,更要有選擇性的申購新股。

  行情不好,還能首日無腦賣出?

  智通財經統計發現,截止2018年8月31日,今年共上市有140家新股在港股上市(剔除介紹上市),其中上市首日上漲及平盤的股票數為100家,首日上漲的概率為71.43%。

  對比2018年上半年共有94家港股上市,其中有78家上市第一天上漲或平盤,首日上漲的概率為82.98%,上半年平均收益率為20.96%。

  其中首日上漲幅度最大的狀元是的是毛記葵湧(01716),漲幅高達431.767%;榜眼為賓仕國際(01705)上漲幅度298%;探花為歐化(01711)上漲幅度為185.71%。

  相比之下跌幅度最大的是千盛集團(08475),首日跌幅為31.25%。

  從最大盈虧對比來看,首日最大漲幅還是遠遠高於跌幅,因此依然可簡單理解為打新賠的風險可控,若按人均一手4000港元計算,最大虧損為1250港元。

  但是截至8月31日,新股首日上漲概率已低於上半年水準,主要因7、8月上市新股表現均不好,如相對8月份的全軍覆沒,7月份也有博駿教育、精英匯獲得首日上漲,且其後股價也是一路下挫,精英匯已累積下跌逾50%。

  7、8月份新股表現不好,主要還是受整體行情影響,8月份恆指創年內新低,且到了9月份,伴隨外圍環境承壓,投資者情緒到達冰點,恆指進一步下探。

  如新股申購者非常看好的恆達科技(01725)超額申購達420倍,僅15%一手中簽率,仍首日破發17%;此外超額申購高達723倍的金侖控股(01783),一手中簽率僅10%,仍首日破發11%。

  此外,智通財經發現,2018年下半年以來,沒有一隻新股首日漲幅超過100%,而2017年港股新股(剔除公開配售,小散無法申購)首日漲幅TOP20的新股,7隻新股實現首日漲幅翻倍,首日漲幅最高的新股美高域(01985)高達173.97%。

  因此決定新股首日上漲與否的力量是需求,也就說首日利用新股估值不穩定,炒作新股的人。當行情不好的時候,其炒作情緒自然也不高,這也意味著申購黨堅持在上市首日後無腦賣出,賺錢的概率將降低。

  打新好公司不如首日買入

  既然下半年以來,整體打新收益率下降,是否意味著接下來的打新策略更應該聚焦好公司呢?

  其實大公司打新的邏輯跟買股票一樣,正常來說,看好的會長期持有,投資者可通過行業、高成長、基本面扎實及估值情況進行綜合考量。

  言外之意,大股票不能首日賣出。如最新上市的三隻大市值股票均面臨上市首日破發——百濟神州-B(06160)、中國鐵塔(00788)、希望教育(01765)。

  智通財經統計發現,對於較大市值的,首日漲跌幅較少,如中國鐵塔、平安好醫生(01833)、中國新華教育(02779)、九江銀行(06190)首日無漲跌幅,此外,維信金科(02003)、正榮地產(06158)首日也僅分別微漲2.25%、0.25%。百濟神州、小米(01810)以及易居(02048)均為輕微跌幅。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基本面良好,申購價格高,且市值過大的股票首日往往漲幅不好,並有一定的幾率破發,但持有一周或幾周的收益為正的幾率非常大,如雅生活服務(03319)、新華教育、小米集團等。事實證明這些股票的最好買入時機往往是首日或者暗盤破發時。

  如小米上市8個交易日漲幅高達29.82%,雅生活上市10個交易日累積漲幅為35.56%。

  此外,對於市場比較關注度較高的好公司,通常上市定價也較高,如希望教育及雅生活的發行市盈率分別高達42.53、40倍,中國鐵塔的發行市盈率更是高達96-121,這也是這些基本面較好的公司上市首日表現不夠好的主要原因。

  雅生活此前預計2017年淨利潤為2.813億元人民幣(3.5億港元),以上市市值為參照,粗略估算其2017年PE約為40倍。儘管背靠雅居樂集團(03383)、綠地集團兩大公司,但從行業角度看,雅生活的估值或較高。其中,同行的綠城服務中海物業彩生活中奧到家的2017年PE預計約為36倍、31倍、18倍、7倍。

  但是對於個別熱門股而言,發行市盈率較高的股票,首日仍獲得不錯的漲幅,這也跟當時市場整體行情走勢有關,如歐化發行市盈率達43倍,首日漲幅為185.71%,閱文去年上市時市盈率為62倍,首日漲幅為86.44%。但是隨著港股行情走軟,其上市至今均為下跌,僅有希瑪眼科及少數股票錄得漲幅。

  因此,打新好股票並不等於賺錢,還是得從基本面、行業以及市盈率等多方面綜合來看,該捂的捂,該長拿的得拿住。

  大漲大跌的創業板,越跌越留?

  對很多打新港股狂熱的投資者而言,他們總是在試圖找出規律,卻總是不斷被打臉。但是有一條規律無論何時打新都適用,那就是開盤首日大幅下跌的股票,更加不能留,越留越跌。

  智通財經統計發現,創業板首日破發超過10%的股票,一定堅決賣出,往往是越捨不得賣賠的越多,據統計上半年港股新股中有39家企業的跌幅超過40%,其中TL NATURAL GAS迎巨集控股江蘇創新TOPSTANDARDCORP寶積資本五隻新股的跌幅甚至超過了50%。

  此外,據富途證券數據顯示,從2017年11月上市的新股來看,年初以來,漲跌居於榜首的均為創業板,漲跌幅排列居於前十位的也以創業板居多。如年初以來漲幅前十的只有三只為主機板,跌幅位列前十的亦只有三只為主機板,其中還有一只為IPO明星股易鑫集團(02858)。

  (數據來源:富途證券,截至2018年9月7日)

  由於港股沒有漲跌停機制,因此開盤所反映出得價格即為市場定價,對於開盤漲幅波動較大得股票,持有越久,收益反而不確定性越大,尤其是碰上行情不好的時候。所以對於當天大跌的股票,當天最好拋售,從大數據來看,持有越久,勝率越低。

  不可否認的是,如參與了今年年初的打新,並且成功打中漲幅前三的毛記葵湧、賓士國際、以及歐化,這三隻新股首日漲幅分別高達431.67%、298%、185.71%,這些高收益新股,是利潤的核心來源;但是下半年港股整體行情走軟,出現首日翻倍的新股已經很少。

  即使是行情不好的2018年,港股打新首日跌幅最大也隻不到40%,對於大打一手港股的平均費用為3500-4000港元,風險還是可控的。

  綜上所述,打新還是講究策略的,是首日出手,還是拿拿再看?是打新大市值股,還是小盤股或者是創新板?行業、基本面、IPO市盈率以及市場氛圍等都是重要考慮因素。其中招股價格、行業、新股的市盈率、公司市值、公司財務狀況、招股超額認購倍數等幾方面對新股盈利影響最大。另外,新股的保薦人、基石投資者、是否為行業龍頭或朝陽產業,招股時股市的大環境等對新股盈利有輔助性的影響。

責任編輯:馬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