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去年淨利潤突破百億,但華僑城的負債率還是升了

文 / 界面廣東 詹丹晴

3月29日晚間,華僑城A(下稱“華僑城”,000069.SZ)發布了2018年財報,財報顯示,2018年,華僑城實現營業收入481.42億元,同比增長13.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5.89億元,同比增長22.5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95.12億元,同比增長30.41%,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99.84億元,同比下降26.15%。

房地產業務貢獻收入比重上漲

華僑城A是華僑城集團旅遊板塊的主力子公司,1997年成功登陸深交所上市,主要經營範圍包括房地產開發、旅遊及其關聯產業的投資與管理、自有物業租賃以及酒店管理等。

財報顯示,房地產業務仍然是華僑城最重要的收入來源,且所佔比重還在不斷上升,2018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80.45億元,同比增長20.06%,佔營業收入的58.25%,所佔比重也較2017年上漲了逾2個百分點,毛利率達68.79%。旅遊綜合業務營業收入196.57億元,同比增長6.08%,佔營業收入的43.76%,增速較2017年的15.77%下滑,所佔比例也較2017年的43.76%下滑近3個百分點。

從2015年起,華僑城宣布向“文化+旅遊+城鎮化”“旅遊+互聯網+金融”發展模式轉型,2018年,華僑城拿下多個文旅項目,在山西太原、河南鄭州、山東章丘等地的項目都已經落地,此外,還戰略投資20億元入股“同程旅遊”,力圖整合和打通線上線下業務。

就旅遊業務方面,華僑城旗下共有景區13家、酒店23家、旅行社1家以及相關的文化、藝術、旅遊綜合體等文化旅遊設施,2018 年共計接待遊客 4696 萬人次,同比增長16%,旅遊業務營業成本為105.48億元,毛利率46.34%,較2017年的42.31%上漲了1.61%。

在向文旅轉型的同時,華僑城並未有明顯的去房地產化,2018年新增的項目中仍然包括房地產銷售與開發。不過與行業巨頭相比,華僑城在房地產銷售方面的收入增長相對緩慢,總體體量較小,根據克而瑞研究中心的數據,2018年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排行榜中,按照流量金額看,華僑城房地產銷售排名第87,總收入不到排名第一的碧桂園的3.79%。

難以緩解的資金緊張

在營業收入和淨利潤方面都實現上漲的同時,華僑城資金緊張的隱憂仍然未能得到解決。

財務數據顯示,2018年華僑城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卻為-99.84億元,同比下降26.15%,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168.27億元,同比下滑80.27%,華僑城表示,這主要為報告期投資、收購公司支付股權款所致。

此外,華僑城的負債總額達到2170.04億元,較2017年的1519.87億元同比上漲了42.78%,資產負債率達到73.77%,同比上升了3.80%,其中流動負債1450.00億元,短期借款275.30億。巨額舉債的後果是財務費用不斷攀升,由2017年的15.98億元上漲29.22%至20.65%。

中國城市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謝逸楓表示,華僑城持有的項目,開發周期、銷售周期較為漫長,項目運營周期較長,這也導致了回款的周期較長,影響了其現金流量。而現金流量負增長,可能會造成華僑城項目資金鏈斷裂,出現延遲施工或者停工等風險,導致項目資金回流周期拖長,並陷入惡性循環。

在現金流量短缺、負債高企的局面下,華僑城欲圖通過拋售資產回血,根據界面廣東不完全統計,去年華僑城及母公司華僑城集團掛牌轉讓的子公司股權逾23個,範圍涵蓋項目公司股權、土地、工程及相關債權,多個拋售項目集中在10月之後,大多是經營狀況不佳的公司。

資金回流的速度卻比不上華僑城拿地的速度。

2018年全年,華僑城共新增32宗新地塊項目,截至2018年12月31日,華僑城擁有82宗地塊,合計待開發面積1778.83萬平方米,待開發計容建築面積2378.69萬平方米。

今年以來,華僑城仍然在加速拿地。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2019年1月,按照拿地金額,華潤置地、萬科、華僑城為2019年開年新三甲,其中,華僑城以80億元拿下第三名。此外,3月5日,華僑城集團拿下茂名南海旅遊島逾22萬平方米商用地塊,用於發展文旅項目;2月26日,華僑城集團以8.19億元拿下潮州三宗商用地塊;2月24日,華僑城集團斥資10億元,拿下廣州白水寨20年經營權。以華僑城拿地的表現來看,這種高負債局面恐一時難以改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