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力帆汽車與經銷商矛盾加深 雙方均陷經營困境

5月5日~6日,30多家力帆汽車經銷商,身貼“力帆還錢”字樣,聚集在重慶力帆中心門口進行維權,現場並未出現衝突。

“近幾年力帆汽車推出新品少,研發能力差,跟不上市場節奏,導致不少經銷商虧損,最嚴重的每年要虧200萬元。”維權經商表示,今年春節過後,市場非授權經銷商更是出現低至四折的拋售行為。

力帆經銷商要求集體退網賠償:包括但不限於保證金、建店補償、返利、銷售款等全額返還給他們;全額回收庫存車和庫存配件及專用工具。

據維權經銷商代表稱,這並非是經銷商們首次維權,但至今未達成任何共識。對此,力帆汽車相關負責人在回應《中國新聞周刊》記者採訪時表示:“原則上接受(經銷商)退網,但前提是按簽的代理合約條款執行,不接受不合理的訴求。比如補償經營虧損,不清庫提前退還保證金等。”

這也就意味著,此事再次陷入了僵局。

積怨已深

在此次維權事件之前,力帆汽車與經銷商的矛盾醞釀已久。

按照維權經銷商的說法,目前力帆只有邁威和軒朗兩款車型在售,且多年沒有更新換代。而廠家關於推出新車、廣告宣傳、行銷費用等的承諾也未能落實。儘管經營虧損在目前的汽車行業也並非個例,但力帆經銷商的處境,確實猶如泥潭。

更令他們難以接受的是,從今年3月1日起,力帆汽車開始以市場指導價四五折的價格,將汽車賣給汽車資源公司、汽貿店等非授權經銷商,而授權經銷商此前拿到的折扣一直是九折。

也就是說,非授權經銷商花4.5萬元就能買到市場指導價10萬元的車,以5萬元的價格售出即可盈利。而傳統4S店如果以同樣的價格賣車,“多的虧4萬多元,少的虧兩萬多元”。

維權經銷商稱,不公平競爭導致庫存急劇增加,之前每個月還可以銷售十幾台車,但從2月底開始,一台都銷售不出去,有的經銷商庫房裡還積壓著百十輛車。而經銷商從3月開始就不斷向力帆銷售公司反映此事,銷售公司卻一直否認。

持續的虧損以及無望的新產品投放使經銷商倍感焦慮,開始了一次次的向力帆汽車申訴維權。但在力帆汽車看來,聚眾示威性的維權,實則是滿足私欲的逼迫。

“這些商家聚眾示威,找自媒體發稿,企圖逼迫我們接受不合理的訴求,我們是不會接受的。”力帆汽車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記者,這是正常的商業行業,力帆汽車原則上接受退網,但前提是按簽的代理合約條款執行,不接受不合理的訴求。

而對於維權經銷商所說的四五折拋售非授權經銷商一事,該負責人表示:“這是一部分體量非常小的庫存車輛,肯定不能流向授權經銷商。”力帆汽車方面表示,目前車市大環境處於低谷期,對於經銷商虧損產生退網的行為表示理解,但對於示威逼迫的行為,決不妥協。

“從這種衝突上可以很明顯看出雙方在溝通上的缺失。”有資深汽車行業分析人士指出,廠家與經銷商各持一詞,難以定招。這說明平日裡雙方甚至沒有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可續持發展關係,所以利益一旦失衡,矛盾一觸即發。

債台高築

實際上,除了陷入虧損的經銷商,力帆汽車自身也舉步維艱。

力帆汽車2019年一季度財報顯示,今年一季度,力帆股份營業收入約為22.47億元,同比降低31.07%;淨虧損9720萬元,同比下滑257%。

力帆汽車缺錢,已是不爭的事實。

儘管力帆股份的主要業務涉及到乘用車(含新能源汽車)、摩托車、發動機、通用汽油機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含出口)及投資金融等眾多板塊,但不難看出,汽車領域是造成力帆目前陷入危局的主因。數據顯示,2019年1-3月,力帆傳統乘用車累計銷售15193輛,同比下滑49.49%;新能源車型僅為685輛,同比下滑62.38%。

在目前自主品牌的淘汰賽中,力帆汽車已經退至邊緣地帶,其產品幾近無人問津。而其視為“救命稻草”的新能源汽車,更是加速力帆走向深淵的始作俑者。

早在2007年,力帆就挺進新能源領域。彼時的新能源市場還是力帆脫離低端造車企業而進階轉型的契機。但遺憾的是,力帆汽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卻發生了“騙補事件”。“騙補事件”影響惡劣,在給了力帆轉型新能源一拳重擊的同時,力帆乘用車2016年中央財政補助資金預撥資格也被取消。

從此,力帆新能源車的銷量開始出現斷崖式下滑,在2016年和2017年,力帆新能源汽車銷量分別為5550輛和7738輛,遠低於2015年14874輛成績。而到了2019年一季度,銷量已降至數百輛。

此後,力帆開始自救計劃,重啟新能源戰略、投資分時租賃公司,但這卻令力帆汽車又一次陷入錢荒困境。最終,力帆走上了變賣家產之路。

2018年12月,力帆股份將旗下子公司重慶力帆汽車有限公司100%股權以人民幣6.5億元的價格轉讓給了車和家。此外,力帆股份還將原15萬輛乘用車項目的生產基地以約33.15億元的價格出售給了重慶兩江新區土地儲備整治中心。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產品策略不清晰、停產、拖欠欠款、變賣家產求生存、經銷商集體維權……這一系列衰敗的路徑,在力帆之前,已有不少車企走過。

從退出中國市場的青年蓮花、廣汽吉奧再到南京菲亞特,前車之鑒歷歷在目。而如今的力帆、寶沃甚至觀致,似乎又走進了下一個旋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