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濰柴乘用車業務陷困局:經銷商欲集體退出 庫存積壓

  經銷商欲集體退出 庫存積壓 濰柴乘用車業務陷困局

  ■本報記者 李繼遠 濟南報導

  “五年盈利”、“國際化”、“創造第二個輝煌”,這些都曾是濰柴(重慶)汽車有限公司(簡稱:濰柴汽車)5年前許下的巨集願,依靠推出的“濰柴英致”品牌汽車,濰柴集團在2013年正式介入乘用車市場。

  雖然濰柴集團在商用車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但是商用車的研發技術、銷售管道、產品特性與乘用車有著明顯區別,彼時業界對於其跨界進入乘用車市場並不看好,但是這並沒能阻攔濰柴集團在乘用車市場發展的野心。

  5年時間已到,濰柴汽車此前許下的巨集願不但沒有落地,反倒迎來了全國22家經銷商的集體維權,他們認為廠商承諾新車規劃未兌現、廣告投放不足、高管變更頻繁等問題導致了經銷商的大面積虧損並要求退網。

  據《華夏時報》記者了解,7月10日下午,20多家經銷商代表已經在南京與濰柴汽車方面進行了協商,具體協商結果雙方均未對外披露。有消息稱,由於庫存大量積壓,濰柴汽車已經暫時停產。

  經銷商4年虧損千萬

  “4年虧損了1000多萬,入網300萬、裝修近200多萬,還有各種廣告投入、人員成本、財務成本。”濰柴汽車英致品牌經銷商劉磊(化名)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入網4年時間,耗費巨資建設的濰柴英致4s店僅賣出了不到200台車,“有些還是打對折賣的,都是虧的。”

  同劉磊一起要求退網退保證金並要求賠償的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21家經銷商,而這其中還有幾家曾是濰柴英致的銷售標杆。

  他們認為,濰柴汽車曾經在招商時承諾的規劃新車型遲遲沒有上市,而上市車型也缺乏市場競爭力。

  濰柴汽車曾對招商後的市場作出承諾:2014-2016年將推SUV、MPV、皮卡等13款之多的車型。但在4年的時間裡,濰柴汽車僅推出了737、727兩款基礎型MPV,以及G3/G5兩款低端SUV車型。

  數據顯示,英致G3在2016年、2017年銷量分別為1128輛和4926輛,而英致四款車型今年前5個月累計銷量也只有6248輛。

  “廣告投入上隻做了幾個月的央視廣告,之後就再沒有廣告了,而且產品單一,配置跟不上消費需求。”劉磊表示,為了促進銷量自己曾多次投入費用進行巡展、定展以及廣告投入,最終還是難以挽回虧損。

  “光今年就換了三四個總經理。”經銷商們還認為,濰柴汽車屢屢更換銷售負責人導致商務政策並不穩定。“之前入網需要300萬,現在30萬就可以,而且裝修等沒有像以前要求那麽高。”劉磊認為,濰柴汽車不顧經銷商的利益亂開網點也讓原有的經銷商利益受損。

  “物料也是指定的上海一家公司發,20多萬的物料光運費就3萬塊,物料市場價也就10萬塊,這裡面肯定有貓膩。”在劉磊看來,濰柴汽車的管理也存在諸多問題。

  《華夏時報》記者試圖聯繫經銷商之一的深圳韓現汽車銷售有限公司進行採訪,一位工作人員回應,公司現在已經更名為“諾德名車”。

  “多數經銷商都在清理庫存,不幹了。”一位不願具名的經銷商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在22家經銷商前往位於重慶的濰柴汽車進行維權之前,他們曾向濰柴汽車發函要求退網,“濰柴一直不承認自己有問題,一直說經銷商不夠努力,說我們不想賣車。”上述經銷商表示。

  不過,此次維權之後,濰柴方面的態度正在發生變化。據《華夏時報》記者了解,維權代表已經在7月10日下午同濰柴汽車方面進行了協商。記者撥打多個經銷商電話試圖了解相關情況,均無人接聽。

  濰柴重慶工廠已暫時停產?

  濰柴進入乘用車業務始於5年前,而布局乘用車則始於2009年。

  2009年,濰柴動力(000338.sz)收購了重慶嘉陵川江公司80%的股份。濰柴順利獲得了重慶嘉陵川江公司所擁有的M1、M2、M3、N1、N2、N3系列車型的生產資質,其中M1資質是指包括駕駛員座位在內座位數不超過九座的載客車輛,有了M1資質之後,濰柴就可以生產多用途乘用車,包括SUV以及MPV等車型。

  這時,濰柴已經具備了進軍乘用車領域的最重要條件之一。

  2012年,濰柴動力(重慶)西部發展有限公司收購了嘉川汽車的剩餘股權,並將嘉川汽車正式更名為濰柴汽車。2013年3月29日,濰柴汽車乘用車項目在重慶江津雙福新區正式奠基。

  進軍乘用車市場,濰柴彼時是信心滿滿,他們從福特、北汽等國內外眾多汽車企業挖來了在乘用車領域擁有豐富經驗的人才。

  而SUV市場也正處於黃金年代,深受消費者的青睞,銷量節節攀升。數據顯示,到了2017年,SUV車型銷售了1025.27萬輛,同比增長13.32%。

  時任濰柴汽車總經理葉子青曾向媒體透露,濰柴汽車未來的發展將堅持“三步走”的原則。第一步是搭建平台,完成生產結構、產品規劃、人員體系、供應鏈匹配以及管道拓展方面的布局,在細分市場“立足”;第二步是通過兼並重組,實現英致品牌的“跨越式發展”;第三步即完成國際化。

  事實證明,濰柴低估了開拓乘用車市場的難度。

  此前就曾有市場人士認為,商用車的研發技術、銷售管道、產品特性與乘用車有著明顯的區別,市場明顯不同,跨界投資有很多不確定因素。

  此前濰柴動力也從未公開披露過濰柴汽車的業績情況,在濰柴動力2017年年報中才給予披露。財報顯示,濰柴汽車2017年虧損金額為3.97億元。

  從2017年年報看,濰柴也並未放棄對濰柴汽車的支持,年報對子公司投資一欄顯示,濰柴汽車在2017年又獲得了5.35億元的投資金額。

  “最多的時候有160多家經銷商,現在超不過50家,有效的不超過30家。”一位經銷商告訴《華夏時報》記者,由於庫存大量積壓,濰柴重慶工廠已經暫時停產。

  “我不清楚。”7月12日,濰柴汽車綜合管理部一名工作人員表示,隨後掛斷了電話。

  英致品牌鮮有的市場份額、經銷商紛紛退出、接連巨額虧損的背景下,闖蕩五年之久的濰柴汽車將何去何從仍未可知。

 

責任編輯:李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