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拚多多9塊9包郵的鋼化玻璃煲靠譜嗎?我們去工廠看了看

(觀察者網訊 文|燕妮)時隔6個多月,拚多多首次宣布“新品牌計劃”的階段性進展。6月28日,在“新品牌計劃”長三角溝通會上,拚多多副總裁、新聞發言人井然表示,在“新品牌計劃”的推動下,6個多月的時間裡,拚多多已實現超過5700萬筆定製化產品訂單。

據井然透露,在去年12月12日發起“新品牌計劃”後,累計收到了超過6000家製造企業的申請,有近500家企業和品牌方參與了試點工程,最後篩選出62家正式成員。

在這次“新品牌計劃”中,推出了不少爆款產品:9.9元的加厚鋼化玻璃煲、24.9元30包的抽紙、69元的不鏽鋼蒸鍋……這些爆款產品質量怎麽樣?低價還包郵的產品到底靠不靠譜?我們決定去生產9.9元加厚鋼化玻璃煲的工廠實地探訪。

據了解,鋼化玻璃煲是使用高溫鋼化工藝,產品晶瑩透亮,重量輕,硬度高,耐熱性好,即便是從冰箱冷凍層拿出,直接倒入沸水也不會發生炸裂。其生產廠家德力股份有限公司擁有218件自主研發的有效專利,生產的高端酒具遠銷海外。

拚多多為什麽要推出新品牌計劃?

經過多年的發展,傳統電商平台的增量幾乎摸到了天花板。

原先的玩法是優化供應鏈,取消中間商來壓縮流通環節、優化物流,通過提升規模來提高議價能力,使得產品到消費者手中時已經是較低的價格。但是,現在供應鏈成本基本已經壓縮到極致,用戶增長也放緩腳步;電商平台們開始探索線上線下聯合的新打法,一方面拓展消費場景觸及更多新用戶,另一方面新的玩法維護鞏固原有消費者。

在巨頭的夾擊下,拚多多想要發展壯大就需要選擇新的玩法。拚多多選擇的路線則是C2M(Customer-to-Manufacturer,用戶直連製造),在用戶需求端下功夫,收集用戶需求,倒逼供給端做出改革,為用戶“量身定做”產品。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張春宇團隊是較早開始研究社交電商、研究拚多多的團隊,他們實地走訪了“拚工廠”,到最前線去觀察C2M模式。

張春宇表示,如今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降速背景下,原來拉動經濟增長三駕馬車的重心從“投資”轉變為“消費”。但是“當下消費者的觀念、能力、方式都發生了巨大轉變,開發新的消費領域但難度很大,無論是類似政府家電下鄉方式還有傳統電商雙11方式對於新的消費開拓都是及其困難的。”

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教授陳憲分析,拚多多新品牌計劃是要在微觀層面上推動一場供給側的革命。經濟學層面上講需求側和供給側,需求就是購買力,是貨幣;供給則是生產、成本,或者說是技術和創新。以往需求側和供給側方面的問題表現為信息不對稱,需求方不知道供給方有什麽好東西,價格幾何;供給方有時也苦於找不到消費者,不知道需求方需要什麽。

新品牌計劃如何推行?

簡單來說,就是拚多多怎麽遴選新品牌,以及能為新品牌們提供什麽。井然在溝通會上介紹,新品牌計劃主要向擁有以下特點的工廠提供重點扶持:

1、擁有強大供應鏈,在區域市場有強競爭力,但亟需走向全國的中小企業。

2、長期為國外一線品牌代工,擁有角逐國際市場的能力。

3、自身品牌影響力和生產製造能力不匹配。

4、抵禦風險能力較弱,易受國際經濟形勢波動影響。

拚多多還為品牌提供數據賦能,井然表示,“一是提供數據、產品開發以及定價建議,做更受消費者青睞的產品;二是建立直達消費者的供需模型,大幅降低企業流通、行銷、品牌觸達的成本,攜手創造最具價格優勢的冠軍單品,在短時間內通過銷量規模迅速形成品牌認知和口碑效應。”

以韓國樂扣的中國代工廠安徽德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力)為例。德力在1996年做外貿起家,主打中高端玻璃器皿,主要供貨給五星級酒店、餐飲企業,旗下擁有青蘋果、意德麗塔、柯瑞、德力4個子品牌,也為國際一線品牌做長期代工,技術實力毋庸置疑。但是德力在國內市場的品牌影響力與其製造能力並不匹配。

2018年11月,在拚多多新品牌計劃啟動前夕,德力和拚多多展開了接觸。德力拿出500箱試錯產品,開始在9塊9秒殺、砍一刀等活動中試水,通過收集用戶反饋,決定產品的改進方向。

和拚多多合作,也是德力作為傳統企業轉型的一次嘗試。”德力的電商負責人告訴觀察者網,原先採用2B經銷商模式的時候,用戶的反饋只能從經銷商處收集,但是各地經銷商反饋上來的信息並不完全準確。有的經銷商是出於私心提出某種意見,德力根據意見改進後反而造成了庫存積壓。

現在,德力和拚多多合作後,在C2M模式下直接面向消費者。根據拚多多用戶反饋的更大、更厚、更結實的需求,德力決定將原本供應三星級酒店玻璃用具的品牌——柯瑞,改造為定位三四線城市的性價比品牌,並為拚多多用戶專門定製折扣價9.9元的加厚鋼化玻璃煲、8.8元的6隻加厚耐熱玻璃杯。

德力電商負責人介紹,經過年貨節的嘗試後,產品迅速賣爆,全年電商交易額達到8000萬至1億。公司也決定在拚多多投入更多的精力,對於未來電商渠道在德力全渠道銷售的佔比,他很有信心地給出了1/3的答案。

新品牌計劃推行中有哪些阻力?

談到推行新品牌計劃的困難,井然表示,在新品牌計劃立項之後,關於是否要推動這一戰略工程團隊思考了很長時間。因為新品牌計劃與傳統模式相悖,傳統的品牌發展模式是追求高附加值,以高利潤推動規模性擴張和產品研發投入。

而新品牌計劃則是去除渠道、行銷等幾乎所有附加值,讓產品回歸使用價值。“我們推出的每一款定製化產品,都大幅打破了同質產品的歷史價格,這不僅是新模式帶來的改變,所有的成員企業和試點品牌方,也均在其中作出了很大讓步。”

為了讓用戶信任平台和產品,新品牌計劃還開通直播,將車間生產過程呈現在消費者眼前。此外,所有加入新品牌計劃的工廠都要上傳原材料採購記錄、檢測報告、生產日誌等信息,並同步到拚多多數據系統進行備案,方便商品的全鏈路溯源。

“直到平台出現越來越多的三禾(鍋具)、德力(玻璃)、絲飄(紙巾)、我們才算是吃了一顆定心丸。”井然表示,看著那麽多優質產能,從孵化品牌到迅速成為知名品牌,才充分印證“普惠品牌”的可行性,並且下定決心深入推進新品牌計劃。

除了消費者的信任,拚多多同時也面臨著其他電商巨頭的夾擊。拚多多成立到現在僅4年,用拚多多自己的話來說“還是一位成長中的少年”。在新品牌資源扶持方面,拚多多提出的1000家工廠目標,對於這個供給側來說體量並不算大;相較於傳統電商巨頭雄厚的行業資源和十幾年的電商基礎,拚多多的打法顯得有點“輕量級”。

除了單品、爆品之外,用戶還有其他多元的消費需求,拚多多“極致性價比”和“供給側革新”能否應用到全平台、全品類還是一個考驗。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