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春季飲食需遵循的五大原則

春季飲食

現在是冬春交替、乍暖還寒的早春,氣象尚涼,人體生理機能一會兒是冬季收縮型,一會又要轉變為春季亢進型,需反覆變化調整。飲食上關於春天的調理方法也流傳許多,中醫上一般稱之為「吃春」。那麼,春季應該怎麼吃呢?

以下五個飲食的原則,可以寫下來,貼在冰箱上,經常提醒自己。

一、食物多樣,來點「粗

不同的食物提供的營養素不同,沒有一種天然的食物能提供人體所需要的所有營養素。

每天吃食物的種類要多一些,這樣各種食物所提供的營養成分才能相互補充,滿足生活和工作對營養的需求。經常吃點粗雜糧,如玉米面、小米等。

現在的糧食做的太過精細,總吃這樣的糧食容易出現B族維生素缺乏,經常吃些粗糧可以起到補充作用。

另外,經常吃些薯類,如蕃薯、土豆等,這些食物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防止便秘、預防癌症。

要注意「粗細搭配」,建議健康成年人每天 吃粗糧50克(50克是指生重,即粗糧煮熟之前的重量),粗糧最佳吃法是蒸著吃;油炸、高糖、高油脂的粗糧做法並不營養。

因為粗糧含有比較多的纖維,腸胃功能比較差的人要適量少吃。

二、清淡飲食,少油鹽

做菜時盡量少用油、少放鹽,清淡飲食有益健康。少吃油,可以減少油脂的攝入,有助於控制體重。少吃鹽,有助於防控高血壓。

三、繽紛果蔬,加點「野」

每天都吃綠色、紅色或黃色的蔬菜或水果,因為深色蔬果中比淺色的含有更多的維生素和抗氧化物質。春天來了,各種天然生長的果蔬也不斷上市,像李子、杏、香椿、韭菜等。

黃綠相間的香椿炒雞蛋、韭菜炒雞蛋,一清二白的小蔥拌豆腐,不僅看著「養眼」,吃起來也清爽。

如果能踏青採到大地自然生長的野菜,薺菜餛飩、薺菜水餃,那更是一種享受。

?四、一日三餐,巧安排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早餐!營養充足的早餐,不僅可以為健康及時「加油」,而且有助於上午學習或工作的效率。早餐不能忽視、馬虎,不僅要天天吃,而且還應該吃飽、吃好。

中餐不能湊合,「復古式」的自帶「便當」,可以說好處多多,省時、省錢、營養、衛生。幾個同事一起帶的話,可以組織一個小小的午餐「派對」。

晚餐不必大魚大肉地犒勞自己,飲食適度才健康。

五、動物食物,悠著點

動物食物可以提供優質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每天應該適量吃些動物性食物。吃動物性食物過多,脂肪的攝入同時會增加,不利於健康,要適可而止。動物肝臟,如豬肝、雞肝或鴨肝等,含豐富的鋅、鐵和維生素A等營養素,可以經常吃一些。

注意:一般建議正常人一次吃50克左右,一周1~2次為宜。

心血管病患者應少吃肝臟,或者選用低脂肪、低膽固醇的肝臟,如鵝肝、豬肝,每次不高於25克,注意與蔬菜、水果、粗糧等食品搭配。

專家建議:每周至少

做150分鐘中強度的有氧運動。

若生活忙碌,無法花費額外時間增加活動量,也可通過做光療,增加非運動性的消耗,減少肥胖和患病風險。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