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養胃是這樣吃出來的, 這樣吃,養胃又殺菌!

中醫認為,慢性胃炎主要與外邪犯胃、飲食內傷、情志失調、脾胃虛弱有關。 冬天除了要防冬寒,還是個養胃的好時機。胃粘膜的「修復器」食物還是很多,比如蛋白質高的食物,或是脂肪低的食物,這些食物都有什麼呢?又有哪些方法可幫助養護腸胃呢?

很多人工作的時候經常會因為要應酬,所以不得不喝酒,但是經常喝酒會很傷胃,我們要吃些什麼東西才養胃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1.早餐最好吃熱食

要使胃健康,就要吃好早餐,而早餐應以暖胃為關鍵。早餐不宜太油,特別是油炸食品,否則會給胃腸增加太重的負擔,並使脂肪攝入過量。

2.丁香

在《本草正》中記載:「丁香溫中快氣。治上焦呃逆,除胃寒瀉痢,七情五鬱」,現代研究表明丁香泡茶服用,氣味芳香,可以促進胃液分泌,增強消化能力,減輕噁心嘔吐,緩解腹部脹氣,還有消炎鎮痛,利膽等作用。

3.粥

粥類容易消化,尤其八寶粥,裡面含有花生、杏仁、白糖等,熱量更高更豐富,對胃有好處。而新鮮的花生富含蛋白質、脂肪,能有效地保護胃。米中含酸多,所以少吃米飯。如果熬粥,少放點蘇打進去,對胃有好處。小米粥就饅頭(不是包子),可以養胃。

4.紫蘇佛手茶養胃,出自《金匱要略》的方子。

紫蘇、佛手、丁香、麥芽、高良薑,每種各5g,將所有的食材放到鍋裡文火煮2個小時後飲用,每日飲用2次。具有暖胃、去除胃寒的功效。研究還發現,茶中含有有機酸類、苷類、揮髮油等成分,具有良好的抗菌、抗病毒、消炎以及增強機體的體液免疫功能等藥理作用,不僅能抑製幽門螺桿菌活性,對於胃炎、胃潰瘍也有癒合平復的作用。

5.黃芪桂枝茶

黃芪10克、桂枝10克、生薑10克、白芍10克、大棗8顆,先把黃芪、桂枝、生薑、白芍、大棗等中藥材用熱水煮熟後,放入飴糖溶化後即可飲用。對胃有好處。

6.白芷生黃地茶

材料:白芷、生黃地、丁香、甘草、黃芪各5克。

做法:所有材料搗碎後用小火熬2個小時,倒出湯水飲用即可,一天兩到三杯,作用:養胃暖胃、行氣和胃。

7.敲擊、點按足三裡

足三裡位於犢鼻下三寸脛骨前緣旁開一橫指,為消化系統保健要穴。患者取坐位,右手握拳,用拇指的指關節敲擊同側足三裡穴,叩擊一百次;或以兩手拇指端由淺及深點按足三裡,點按五十次,手法可略重,痛時可輕揉。出現酸麻脹感,持續3~5 分鐘後,胃痛可明顯減輕甚至消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