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全民皆脾虛——葉天士的四大調理脾胃良方要收藏

?小編導讀

都說脾胃是人體的「後天之本」,那脾胃對於人體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啦!養好脾胃,身體才能棒棒噠!至於調理脾胃的方法到底有哪些,就讓小編為您一一揭曉吧!

脾胃學說,世稱東垣最精,所著補中益氣、調中益氣、昇陽益胃等方,有功醫林,固屬不淺。然東垣的立論與觀點,原以內傷勞倦為主,用藥多是甘溫益氣昇陽,符合《內經》「勞者溫之」之義。如若病者不屬於勞倦,屬陰虧陽旺之軀、熱病初愈之體,則陰津不充的倦怠不食,補氣昇陽皆非所宜。葉氏醫案中還有「胃腑主乎氣,氣得下行為順,東垣有昇陽益胃之條,似乎相悖」(《三家醫案合刻·葉天士醫案》)。昔日高鼓峰在《醫家心法》中有言:「殊不知腸胃之為物,最喜潤澤,試以羊豕之肚觀之,必是滑膩稠黏,如液如脂,如膏如澤,在人胃亦如之,所謂陰也。」《內經》有「五臟以藏為用,六腑以通為補」之說,臟腑陰陽性質不同,用藥自別。葉氏根據《內經》之旨,說明「太陰之土,得陽始運;陽明陽土,得陰自安;脾喜剛燥,胃喜柔順」。故徐靈胎在《臨證指南醫案·脾胃門》中眉批:「名言至論,深得《內經》之旨,此老必有傳授其學,不爾,未能如此深造也。」觀徐氏之評,似不為過。

東垣創立脾胃學說,其功固偉,但只是將脾胃籠統而言,未把一臟一腑的陰陽性質精詳分別,這是美中不足。脾胃學說東垣創於前,葉氏善其後,葉氏可謂東垣的功臣,至此,脾胃學說更臻完備。茲將葉天士調治脾胃的陰陽四法列於下。

1.溫通胃陽法(《臨證指南醫案·噎膈反胃門·朱案》)

【主治】胃陽衰微。納食甚少,脈右濡緩,知飢不欲食,或胃痛,嘔吐,泛吐清水,口淡無味,脘腹脹滿等。

【處方】人蔘9g,製半夏9g,白茯苓9g,生薑汁2匙,白香粳米18g。

【加減】脈細,胃陽極衰者,加淡附片,乾薑易生薑汁;肝木乘胃,氣升至咽,懶食脘痞者,加木瓜、烏梅;脘腹脹滿者,去生薑汁、粳米,加枳實、乾薑;泄瀉者,去半夏、粳米,加益智仁、荷葉。

【體會】葉氏用藥,悉本《內經》之旨,《內經》雲:「六腑以通為補,五臟以藏為用。」胃為陽明陽土,多氣多血,體屬二陽,陽本不慮其少。蓋胃為水谷之海,日以納食消化為職,若飲食不節,水濕內停,每傷胃陽,其在衰弱體質及老年、病後、胃陽不振者,尤為多見。胃主承納下降,以通為用,故凡辛香剛燥之葯,非胃所宜,即白朮、甘草、陳皮、砂仁、益智之屬;而四君、六君、異功等方,竟是治脾之葯,辛香傷胃,呆鈍守中,非胃腑宜通之法。如知飢不食,或朝食不能暮食,是皆胃陽既傷,濁陰僭踞,用藥非溫而通者,不得復其陽,非補而走者,不能振其衰。葉氏雲:「胃虛益氣而用人蔘,非半夏之辛,茯苓之淡,則非通劑矣。」故治胃宜通立法,用生薑以理胃陽,佐粳米以和胃陰,方中有剛柔互濟之美。

2.清養胃陰法(《臨證指南醫案·脾胃門·某案》)

【主治】胃陰不足。食欲不振,或溫熱病後,熱耗胃津,口乾不食,以及肺胃陰虛所致喉癢、咽痛、音啞、咳嗽、吐血、盜汗等。

【處方】北沙參15g,原麥冬9g,川石斛9g,白扁豆12g,肥玉竹12g,白粳米18g。

【加減】咳嗽痰黏者,去麥冬,加杏仁、茯苓;溫熱病後口乾者,加梨汁或蔗漿;吐血者,去粳米、玉竹,加生地、阿膠;盜汗者,去粳米、白扁豆,加牡蠣、五味子。

【體會】葉氏雲:「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蓋太陰之土,得陽始運,陽明陽土,得陰自安,以脾喜剛燥,胃喜柔潤。仲景急下存津,治在胃也,東垣大昇陽氣,治在脾也。」此即《內經》「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的以通為用之理也。《臨證指南醫案·脾胃門》中華岫雲曰:「若脾陽不足,胃有寒濕,一臟一腑皆宜於胃燥升運者,自當恪遵東垣之法,若脾陽不虧,胃有燥火,則當遵葉氏養胃陰之法……故凡遇稟質木火之體,患燥熱之症,或病後熱傷肺胃津液,以致虛痞不食,舌絳咽乾,煩渴不寐,肌燥熇熱,便不通爽,此九竅不和,都屬胃病也,豈可以芪術升柴治之乎?故先生必用降胃之法。所謂『胃宜降則和』者,非用辛開苦降,亦非苦寒下奪,以損胃氣;不過甘平或甘涼濡潤,以養胃陰,則津液來複,使之通降而已矣。」此論力辟世間不究脾與胃生理功能之異同,以治脾之葯籠統治胃之弊,闡述葉氏「宜涼、宜潤、宜降、宜通」治胃之法。葉氏後來居上,發揮東垣脾胃論說,使脾胃學說更臻完備。

本方從《金匱》麥門冬湯變化而來。麥門冬湯,原為養胃生津,治虛火上炎、咳逆上氣之證。今減半夏之辛燥,加石斛、白扁豆、玉竹之甘潤,去甘棗之守中,欲其通而不守之義。此法可治多種病證,凡肺胃陰虧引起之病,概可施用。但得胃津充足,水精四布,則餘熱可除,陰虛得復,喉癢、咽痛、咳嗽、失音、吐血、盜汗、便秘、溺赤諸症均解,不特不食而已。

3.溫運脾陽法《臨證指南醫案·脾胃門·周案》

【主治】脾陽衰弱。能食不運,或脹滿,便溏,形寒怯冷,肢涼腹痛,脈象沉細等。

【處方】白朮6g,茯苓9g,益智仁6g,淡乾薑6g,蓽茇6g。

【加減】腹脹甚,加厚樸、陳皮;肢涼脈細,加淡附片;寒濕盛,加草果;虛弱甚,加人蔘。

【體會】脾為太陰濕土,太陰之陽既傷,不能運布中氣,俾陰寒竊踞,中焦滯鈍。《內經》言:「諸濕腫滿,皆屬於脾。」「太陰所至為脹滿」是指濕土壅阻,陽失旋運之謂,故治脾之葯,宜動、宜剛則運,溫補即是,大忌陰膩靜葯。昔東垣脾胃論升降,葉氏用藥究動靜,二家各闡精義,則脾胃之治,似無遺蘊。脾宜溫,乾薑辛熱以溫之,益智仁、蓽茇為佐;脾惡濕,以術燥之,以苓滲之;據理可入甘草調味和中,因甘先入脾。唯葉氏用藥,除調中、益營、補氣、緩中、守中等劑外,均不入甘草。因治上焦氣分,欲其氣機之流暢,治下焦陰分,欲其迅速而下達;否則氣因甘而壅,濕得甘而滯,無使氣機之通暢耳。

4.濡潤脾陰法《臨證指南醫案·便閉門·周案》

【主治】脂液枯槁,脾陰不足。大便秘結,胸脘嘈雜。

【處方】火麻仁12g,苦杏仁9g,大麥仁12g,柏子仁12g,全當歸9g,白芍9g,蜜50g。

【體會】脾為太陰之臟,原富脂液之所,今脾體虛而脂液枯少,則脾氣不得散津,失其轉輸功能,大便堅如彈丸,仲景稱為「脾約」。脾約者,脾因津液枯燥,約束其功能而失其津液四布之謂。今減去麻仁丸中大黃、枳實、厚樸之瀉腑,加全當歸、柏子仁、大麥仁、蜂蜜等味,則純屬濡潤脾陰之方,已無攻克、燥涸之苦,對於熱病津枯、產後血虛、老年腸燥所致之便秘最宜。

上述調理脾胃陰陽四法,胃為陽土,法宜潤降,脾屬陰臟,治宜溫運,是謂正治;然病變無窮,陽腑有陽傷之疾,陰臟有津枯之患,故有養胃陽,救脾陰之法者,乃為變治。知其常,識其變,則治脾胃之法盡之矣。

好 書 推 薦

葉方發微

葉天士醫案精深難學,浙江新昌俞嶽真先生對葉天士內傷雜病的經驗尤有心得,總結出59法,並選錄葉案中的名言,分門別類,加以按語,合輯成冊。《民間中醫拾珍叢書(第二輯):葉方發微》先系統梳理葉天士59法,後附以俞嶽真先生臨證精華,旨在展示其活學活用的風采,為當今臨床人員提供借鑒。

掃描二維碼 免費試讀電子好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