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湧泉一一補腎固元的「長壽穴」

湧泉,在人體的最下部,是腎經的首穴。湧,外湧而出也泉,泉水也。湧泉名意指體內腎經的經水由此外湧而出體表。本為腎經經脈的第一穴,它聯通腎經的體內體表經脈,腎經體內經脈中的高溫、高壓的水液由此外湧而出體表,故名。

《黃帝內經》中有記載稱「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說,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來源於足下,湧出灌溉周身四肢各處。所以,湧泉在人體養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個方面顯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據說,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就深諳養生之道。他最愛的,也是唯的養生方法就是每日他都會堅持搓擦腳心,就是這個方法,讓他在年逾花甲的時候依然精力旺盛。

一次,蘇東坡到山中去拜會他的佛門好友一佛印。見面後,他們吟詩,談天說地,暢談人生,不知不覺就到了深夜,蘇東坡走到門口看了看外面,一片漆黑,無法回城了,就只好在佛印的寺裡歇宿。就寢前,蘇東坡將衣帽鞋襪脫掉,閉目盤膝而坐,熟練地用右手搓擦完左腳心,又換左手搓擦右腳心。

在對面床上躺下的佛印見狀,打趣道:「學士打禪坐,默念阿彌陀,想隨觀音去,家中有老婆,奈何!」蘇東坡擦完腳心,睜開雙目笑著說:「東坡擦腳心,並非隨觀音,只為明雙目,世事看分明。」

其實,蘇東坡所搓擦的部位正是湧泉所在,他認為此法能使人面色紅潤、腿腳輕快、不染疾病,所以日常總把它當作一門功課來做。

中醫認為,湧泉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養生穴。湧泉被養生專家視為「長壽穴」,這與它的補腎功能是密不可分的。通過推搓湧泉,可以達到對腎、腎經及全身整體性調節和整體性治療的目的。

湧泉位於人體的足底部,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眼連線的前1/3與後2/3交點上。取穴時,可以採用正坐或仰臥的姿勢,蹺起一側足部搭在另一側大腿上的姿勢,露出足底,即可找到湧泉的所在之處。

我們的足底部分布著豐富的末梢神經,還有很多毛細血管、毛細淋巴管等,這些都和人體各個系統、組織、器官息息相關。通過對湧泉施術,可以加強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繫,有效改善局部毛細血管、毛細淋巴管的通透性,可以讓它們各盡其責、有節律的運動,從而促進了血液、淋巴液在體內的循環,調整人體的代謝過程。

有口訣準確地表述了按摩湧泉的好處:「三裡湧泉穴,長壽妙中訣。睡前按百次,健脾益精血。能益氣精神,呵護三寶物;識得其中趣,壽星隨手摘。」可見,經常按摩湧泉,能達到腎精充足、耳聰目明、精力充沛、性功能好、腰膝壯實不軟、行走有力的目的。

此外,按摩湧泉還能防治神經衰弱、失眠、高血壓、暈眩、焦躁、糖尿病、更年期綜合征、婦科病、腎病等各種疾病,尤其對老年人哮喘、腰腿酸軟、便秘等病症具有十分明顯的效果。

像蘇東坡一樣對湧泉進行推搓摩擦,直至岀現熱感,便代表進入了一種良性刺激。利用刺激湧泉養生、保健、防病治病的方法有很多,俗話說:「若要老人安,湧泉常溫暖。」

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幾種安全方便、效果良好的方法。

(1)用熱鹽水浸泡雙側湧泉。熱水以自己能適應為度,加少許食鹽,每日臨睡覺前浸泡15-30分鐘。

(2)艾灸或隔藥物灸,每日1次,至湧泉有熱感上行為度。

(3)用按摩手法推搓、拍打湧泉。

(4)在床上取坐位,雙腳自然向上分開,或取盤腿坐位。然後用雙拇指從足跟向足尖方向湧泉處做前後反覆的推搓;或用雙手掌自然輕緩地拍打湧泉,最好以足底部有熱感為適宜。

(5)取自然體位、仰臥位或俯臥位,用自己雙腳做相互交替的對搓動作,可也用腳心蹬搓床頭或其他器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