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脂肪肝與腔隙性腦梗死

黃嬰婷, 戴標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寧德市醫院

福建省衛生廳青年人才項目(2013-2-158)

既往研究表明,高血壓、年齡、顱內外動靜脈粥樣硬化、糖尿病、代謝綜合征、胰島素抵抗、向心性肥胖及酒精等均是腔隙性腦梗死的危險因素。這些影響腔隙性腦梗死的危險因素有很大部分也是脂肪肝的危險因素。但對於腔隙性腦梗死和脂肪肝之間是否存在聯繫尚未見到報導。本研究通過回顧性分析,旨在探討腔隙性腦梗死與脂肪肝的關係。

資料與方法

研究對象

收集2007年6月-2017年6月在本院神經內科住院的以腔隙性腦梗死、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後循環缺血為第一診斷的病例,其中經MRI證實為腔隙性腦梗死急性期(病灶直徑3~15 mm,T1WI、ADC 序列為低信號,T2WI、DWI 序列為高信號)的1358例病例納入篩選,排除合併其他類型腦梗死或其他腦血管疾病或既往腦卒中病史者219例,合併神經系統其他疾病如腫瘤、腦外傷、多發性硬化等61例,合併有HBV感染者22例,HCV感染者2例,合併有其他系統腫瘤性病變、嚴重心臟疾病、結蹄組織疾病或血液系統疾病39例,資料不全者558例,最終納入457例擁有完整臨床資料的患者。

臨床資料包括:腦部MRI、上腹部超聲或CT;病史(高血壓病史、糖尿病史、吸煙、飲酒史);入院後的血壓、血脂、身高、體品質。擇同期住院的120例無腔隙性腦梗死的患者作為對照。

本研究方案經由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寧德市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批號:200601328),所納入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指標定義

根據MRI檢測確診為腔隙性腦梗死,根據腹部超聲或腹部CT確診為脂肪肝。

肥胖人群和消瘦人群的劃分根據BMI,按照2004 年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關於亞洲人群的診斷標準:BMI≥25 kg/m2為肥胖組,BMI<25 kg/m2為非肥胖組;BMI≥25 kg/m2為非消瘦組,BMI<23 kg/m2為消瘦組。

高血壓診斷標準:收縮壓≥140 mm Hg , 舒張壓≥90 mm Hg ,或口服降壓藥者。糖尿病定義: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後2 h血糖≥11.1 mmol/L或服用抗糖尿病藥物者。

高脂血症定義:高TC、高HDL-C及高甘油三脂血症者,入院前因既往發現血脂水準升高而正在服用他汀類降脂藥物者。

吸煙定義為吸煙>10支/d,或原吸煙>10支/d,或戒煙時間<1年。飲酒者定義為每周飲酒>3次,每次攝入酒精量≥ 50 g。

結果


一般資料

共納入577例患者,457例為腔隙性腦梗死患者,120例為無任何腦梗死病灶的對照人群。腔隙性腦梗死組患者的平均年齡(68.07±10.25)歲,顯著高於對照組的(57.16±10.69)歲(P<0.001)。糖尿病、高脂血症在2組間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值均>0.05),而腔隙性腦梗死組高血壓的比例明顯高於對照組(P<0.001)。腔隙性腦梗死組的BMI顯著高於對照組(P<0.001),其餘指標的比較詳見表1。

脂肪肝在兩組患者中的比例分析

脂肪肝在腔隙性腦梗死患者的中的比例高於對照組(60.39% vs 39.17%)。根據BMI標準及是否飲酒以及是否高脂血症劃分亞組,結果如表2所示,在非肥胖亞組、消瘦亞組、非酒精亞組及非高脂血症亞組中,腔隙性腦梗死患者中脂肪肝的比例均顯著高於對照組(P值均<0.05)。


脂肪肝與腔隙性腦梗死的回歸分析

單因素回歸和多因素回歸分析各危險因素與腔隙性腦梗死之間的關係見表3。如表3所示脂肪肝是腔隙性腦梗死的獨立危險因素[單因素:比值比(OR)=2.23, 95%置信區間(95%CI):1.47~3.41, P<0.001;多因素模型調整了年齡、性別、抽煙、飲酒、糖尿病、高血壓後,OR=1.96, 95%CI:1.21~3.02, P=0.003]。肥胖症與脂肪肝的互動作用顯示,肥胖症與脂肪肝之間有明顯的互動作用(P=0.001)。進一步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在非肥胖亞組,脂肪肝是腔隙性腦梗死的危險因素 (單因素:OR=3.79, 95%CI:1.78~7.96, P<0.001;多因素模型調整了年齡、性別、吸煙、飲酒、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後: OR=3.29 , 95%CI:1.55~7.23, P<0.001),而在肥胖亞組,脂肪肝與腔隙性腦梗死無關聯,但年齡(OR=6.67, 95%CI:1.98~21.56, P<0.001)、高血壓 (OR=6.38, 95%CI:5.12~12.06, P<0.001)是腔隙性腦梗死的獨立危險因素。

儘管脂肪肝與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和腦卒中)存在相關性,但國內外針對脂肪肝與腦卒中的相關性研究僅少數,並且在不同國家得出的結論不同,腔隙性腦梗死雖然致死率低,但是腔隙性腦梗死患者具有繼發癡呆、認知障礙、繼發腦梗死的風險,因此全面掌握腔隙性腦梗死的危險因素對預防和治療腔隙性腦梗死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但針對我國國情的腔隙性腦梗死與脂肪肝的關聯分析尚未見到報導。

本次研究通過回顧性分析457例腔隙性腦梗死患者與120例同期住院對照患者的臨床資料,率先揭示了脂肪肝與腔隙性腦梗死的潛在聯繫。首先,腔隙性腦梗死組患者的脂肪肝發病率顯著高於對照組,通過進一步對各亞組進行比較分析發現,在非肥胖亞組、消瘦亞組、非酒精亞組及非高脂血症亞組中,腔隙性腦梗死患者中脂肪肝的比例均顯著高於對照組。接下來,採用logistic回歸對腔隙性腦梗死的危險因素進行評估,結果顯示,校正了年齡、性別、吸煙、飲酒、高血壓及糖尿病後,脂肪肝是腔隙性腦梗死的獨立危險因素。但肥胖與脂肪肝具有明顯的相互作用。進一步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在非肥胖組,脂肪肝是腔隙性腦梗死的獨立危險因素;但在肥胖亞組,肥胖性脂肪肝不是腔隙性腦梗死的危險因素,年齡、高血壓是腔隙性腦梗死的獨立危險因素。

非肥胖性脂肪肝主要與脂肪性肝炎、纖維化等組織學表型有關,非肥胖性脂肪肝人群的病死率明顯高於肥胖性脂肪肝,儘管目前尚不能找到非肥胖性脂肪肝引起腔隙性腦梗死的直接證據,但日本一項最新研究表明,非肥胖性脂肪肝人群相對肥胖性脂肪肝人群擁有更高的心血管疾病(包括腦卒中)發生率。推測原因可能是由於非肥胖性脂肪肝能夠促進產生一些炎性因子和氧化應激因子,這些因子能夠進而促進動脈粥樣斑塊的形成,高血壓及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正是腔隙性腦梗死的重要發病因素之一。而肥胖性脂肪肝對腔隙性腦梗死的影響可能微乎其微,因為肥胖本身就是腔隙性腦梗死的危險因素。

隨著人口老齡化社會的來臨,我們需要充分明確腔隙性腦梗死的危險因素,才能夠有效及時地預防腔隙性腦梗死的發生。另一方面,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脂肪肝的發生率也逐年上升,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脂肪肝的危害。本次研究證實了非肥胖性脂肪肝是腔隙性腦梗死的獨立危險因素,但本次研究存在許多局限性。儘管制訂了嚴格的納入指標和排除指標,但畢竟是單中心研究,在數據分析上可能存在偏倚,其次,本研究樣本量有限,因此此次研究結果無法代表大眾群體,針對脂肪肝與腔隙性腦梗死的關係尚需要大樣本採集、多中心研究進行進一步證實。

引證本文黃嬰婷, 戴標. 脂肪肝與腔隙性腦梗死的關係分析[J]. 臨床肝膽病雜誌, 2018, 34(12): 2619-2623.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