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膝蓋損傷預防康復的知識,都在這裡了… | 運動課堂

不知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歷:晚上下班後,累的只想葛優躺,玩會手機,無聊刷刷資訊……

而一打開朋友圈、跑友群,看到了各種打卡:跑步打卡10Km、小區跑步5cm、本周累計跑步200KM……

不得不被跑友們燃到了,不得不內疚自己多久沒有去運動了~肚子上的肉肉正在囂張,被現實壓住的隱形翅膀,又何處去自由飛揚?

正是因為跑步的益處多多,它能改善人體代謝能力,能提高我們身體的靈敏性和平衡能力,能幫助我們強健骨骼,瘦身減肥,還能培養我們堅強忍耐的品質,使人保持心情愉悅。

所以才有了那麼多的跑步愛好者呀!然而,真的邁開腳步去跑了,不少人也會心生疑慮:為什麼我跑完步後膝蓋會不舒服呢?跑步究竟傷不傷膝蓋?「跑步傷膝膝蓋」的說法可信嗎?

要知道,膝關節,是人體最大,使用最頻繁的承重關節,走、坐、臥、跑、跳等活動都離不了它,因此非常悲催地成為了運動中最易受傷,也是最難痊癒的關節。

有數據統計,每年基本上有30%~60%的人在跑步時受傷,而這些損傷中的30%~50%與膝蓋相關。其中以膝蓋前方疼痛和膝蓋外側疼痛最為常見。

2015年,美國一家運動數據公司為不同種類的運動損傷發生頻率做了個排名。在調查了1.5萬個家庭後得出的結論是,膝蓋受傷位列榜首。

而你的膝蓋會不會受傷,其實和跑步本身無關。美國《關節炎護理與研究》的一份研究顯示:不同跑量的跑者出現常見膝關節疼痛的概率。

從來不跑步的人群:41.1%

偶爾跑步的人群(一生跑250次):34.9%

經常跑步的人群(一生跑800次):39.2%

大跑量的人群(一生跑2000次):31.3%

跑步不是膝關節損傷的唯一影響因素,據醫享匯特約專家李娜介紹,在各種活動場景中,「人體膝蓋負重倍數」都不同。

1.躺下來的時候,膝蓋的負重幾乎是0。

2.站起來和走路的時候,膝蓋的負重大約是1~2倍。

3.上下坡或上下階梯的時候,膝蓋的負重大約是3~4倍。

4.跑步時,膝蓋的負重大約是4倍。

5.打球時,膝蓋的負重大約是6倍。

6.蹲和跪時,膝蓋的負重大約是8倍。

一個體重50kg的人,每上一個台階,膝蓋約要承受200kg的重量。除此之外,隨著人的成長、成熟和衰老,膝關節也會經歷不斷成長、達到巔峰、開始磨損、衰老退化的一生。

俗話說:「人老腿先老」腿部衰老則最先體現在膝關節上。其實,我們可能每天都在做著加速關節老化的事,人的膝關節其實只有15年的最好狀態。

1

15歲以前:

膝關節處於發育階段,青春期的生長痛多發在膝關節附近。

2

15歲~30歲:

膝關節處於「完美狀態」,運作起來可以說是不知疲倦。只要不破壞到膝關節組織,基本都感受不到它的存在。

3

30歲~40歲:

髕骨軟骨產生了早期輕度磨損,會出現一次脆弱期,出現短期的膝關節酸痛,持續幾個星期到幾個月,有的人甚至還會覺察不到。髕骨軟骨是人體膝關節內一層3~5毫米的透明軟骨,可以為膝關節緩衝運動帶來的衝擊。

但由於髕骨軟骨沒有神經分布,所以在全層磨損前只會在脆弱期拉響一次「預警信號」,在這段時期內要避免劇烈運動。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對膝關節的使用不能再隨心所欲。

4

40歲~50歲:

在走遠路之後,膝關節內側容易出現酸痛,用手輕揉之後會緩解。在膝關節中,半月板的作用是緩衝震動、保持穩定。人體60%的體重是由膝關節內側支撐,因此內側半月板的退變也比較早。又因為半月板上有神經分布,在退變過程中人可以感受到酸痛。這個現象的到來提醒人們:該開始保養關節了。

5

50歲以上:

膝關節會感覺到明顯疼痛,這是因為髕骨軟骨的「使用壽命」已到,軟骨全層磨損,關節炎已經產生。這時候應該節約使用關節,減少劇烈運動,尤其是上下樓梯和爬山,必要時可以使用拐杖來減輕膝關節承受的壓力。

那麼,引發膝關節損傷直接原因有哪些?又有哪些典型癥狀?究竟要如何保護膝蓋,預防避免膝關節損傷?……

膝蓋受傷不可逆,別因為無知害了自己一輩子!更多關於運動損傷與康復的乾貨知識,掃碼了解下吧!

不論是經常跑步的你,有過傷痛或存在受傷隱患的你,急於尋求損傷治療方法的你,還是追求實現長久無傷奔跑的你……

在這裡,不僅有讓你know why的理論講解:預防+康復+回歸運動,還可以和一群同樣對跑步充滿熱情的跑友一起,跟隨著我們一起認識、預防損傷,康復訓練,真正享受運動帶來的健康與快樂。

私信微信公眾號後台

告訴我們你關心的運動損傷問題

也許就是下期課程的主題喔

本文由醫享匯原創撰寫,轉載請私信聯繫授權

-end-

聯繫電話:400-8766-599

商務郵箱:[email protected]

商務合作:15618950361 Simei Gao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