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個健康小夥」為何「向死而生」?

最近一篇名為《向死而生,一名記者的住院日記》的文章刷爆朋友圈!日記引人關注的是,作者自述「其實我沒有什麼不舒服」,但到醫院一查:血壓高、血糖嚴重超標、血脂嚴重超標。

日記的作者是《襄陽日報》首席記者嚴俊傑,長期的工作壓力和不規律的生活方式逐漸吞噬著他的健康,正值中青年的他看似身強體壯,實則隱藏著巨大的身體隱患。

◇日記

兩次體檢血壓超高,自己依然沒感覺

日記中描述:11月20日參加部門體檢,測量血壓:高壓超過190、低壓超過135。護士當即建議嚴俊傑住院。「同樣的情景,一年前體檢也出現過一次,那一次高壓170。我依然沒什麼感覺……」。作者一再強調,雖然檢查指標高,但自己沒感覺,還自稱「一個健康小夥」。

專家:年輕男性中高血壓患病率已經超過20%

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南方中西醫)心血管科歐陽平主任介紹,高血壓病患病年輕化已是不爭的事實,據最新的中國高血壓年會調查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已有近3億左右的高血壓患者,每年新增高血壓病例達1000萬。其中,25歲至34歲的年輕男性中高血壓患病率已經超過20%,呈現明顯的年輕化趨勢。

提醒:特殊職業容易患高血壓

歐陽平介紹,高血壓的危險因素包括高鈉低鉀膳食、超重和肥胖、過量飲酒、精神緊張、高血壓家族史、缺乏體力活動、年齡、甘油三酯和總膽固醇水準偏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及社會心理因素等。隨著高血壓危險因素聚集數目的增加,高血壓的患病風險增加。

除了上述的危險因素外,生活壓力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歐陽平表示:「這幾類職業的人群比較容易患上高血壓——工作環境噪音汙染較嚴重的人群、需要倒班的人群、工作繁忙而緊張的人群、腦力工作者等;另外,抽煙喝酒,高糖、高脂、高鹽、高蛋白飲食,工作壓力大情緒易煩躁,睡眠嚴重不足及缺乏運動等原因導致高血壓病患者日益年輕化。」

◇日記

嚴重糖尿病足卻當「毛囊炎」

更令人驚詫的是,嚴俊傑已經出現糖尿病足,卻還感嘆:「不就是個毛囊炎麽!」

作者自述:「住院前,右腿曾經有一處毛囊炎。過去毛囊炎就是個小白點,等汗毛長出來了,炎症就會消失。結果這次毛囊炎不僅沒好,而且創面越來越大。已經有三個硬幣大小了,明顯感覺皮下有膿。開始我也沒把這當回事,住院的時候也沒和醫生說。住院第二天,老婆跟醫生說起這事。醫生大驚,說這是糖尿病足,必須要趕緊治療。我很疑惑,不就是個毛囊炎麽!」

專家:嚴重糖尿病足需截肢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較為嚴重的一種併發症,北京協和醫院血管外科副主任李擁軍教授就談到:糖尿病足跟糖尿病的病程有直接關係,病程越長,越容易發病。首先神經病變會導致腳的感覺變遲鈍,穿新鞋磨腳時我們會感到腳疼,泡腳水過熱時我們會感到燙腳,但糖尿病人都感覺不到,要等磨壞了或者燙壞了以後才會發現。

另外,高血糖會導致血管閉塞和狹窄,如果再加上高血脂、高血壓、抽煙或者動脈硬化等危險因素,血管的病變會更加嚴重。並且糖尿病人本身傷口就不容易癒合,一旦合併感染,就會出現非常嚴重的現象,嚴重時需要截肢。所以早期控制血糖,可以盡量避免截肢。

提醒:半數糖尿病人不自知

約一半的糖尿病人不知道自己已患病。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肖海鵬介紹,根據我們國內的流調數據可知,如今中國已經成為糖尿病第一大國,有1億多糖尿病患者,佔全球糖尿病總人數的1/3,同時,這些糖尿病患者病情普遍控制較差,72%的患者合併有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達標率僅10%左右,80%的人死於心腦血管併發症。

曾有媒體報導,一位寧波小夥每天狂喝20瓶碳酸飲料,因糖尿病嚴重併發症酮症酸中毒而死亡,事後醫生介紹,根據小夥子有糖尿病家族史、長期喝碳酸飲料等不良習慣推測,他生前很可能已經患上糖尿病,但因為年輕沒引起自己和家人的重視。

口渴、多飲、多尿、疲乏無力、體重下降等都是一些糖尿病的初期癥狀,很多人往往以為累了或者其他什麼情況,而不以為意,等到去醫院檢查的時候才發現,血糖濃度已經高升。還有很多糖尿病患者不在意到已經出現很嚴重的暈倒及酮高的癥狀送到醫院時,才知道自己得糖尿病了,為什麼感覺不到異常呢?

一時的血糖升高,身體不會產生什麼嚴重的癥狀。人體在血糖剛剛升高時,可能會出現一些疲乏無力,視力模糊的癥狀,但病人並沒有把這當回事,身體就慢慢習慣了高血糖的狀態,自然身體不會出現什麼不良反應,但是血糖濃度還是依然這麼高,身體各器官長期處在高血糖的環境中,漸漸就會出現病變,這也就是糖尿病導致的併發症。

因此隻憑「沒感覺」則是不可靠的,對於正常人進行體檢時也要進行血糖的監測以達到早監測早治療。長期「沒感覺」,血糖濃度高導致的併發症,多病並發常常增加了治療的難度。

南方日報記者 李劼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