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本人30歲,腸道60歲

以前覺得,結直腸癌似乎是老年人的「專利」,有時候看到40多歲腸癌患者覺得很可惜,還這麼年輕;實際上,現在二三十歲患腸癌已經不是個案。

過去被稱為「老年癌」、「富貴病」的結直腸癌,如今也像惡毒「後媽」手中的「毒蘋果」,偏愛地投喂到年輕一代跟前。


高收入國家中,年輕人的結直腸癌發生率正在上升

根據最近一期權威醫學刊物Lancet(《柳葉刀》)子刊記載,將7個被納入高收入的國家選定為研究對象,考察它們自記錄以來的結直腸癌發生率在幾十年間的代際關係變化。

研究結果有「升」有「降」

在這些高收入國家中,結直腸癌的整體發病率呈下降或穩定趨勢。

× 但對50歲以下人群,近10年間的結腸癌發生率在丹麥、紐西蘭、澳大利亞和英國顯著上升直腸癌發生率在加拿大、澳大利亞和英國顯著上升

× 50 – 74歲人群結腸癌發生率在澳大利亞、加拿大和紐西蘭顯著下降直腸癌發生率在澳大利亞、加拿大和英國顯著下降

× 50歲以下人群的結直腸癌增多,主要是因為結腸遠端腫瘤發生增加。

儘管研究沒有證實高收入與結直腸癌之間的聯繫,但研究結果都共同指向一個事實:在不少高收入國家,結直腸癌(CRC)的發病率總體在下降,但在年輕人中卻呈相反趨勢。


為什麼結直腸癌開始盯上年輕人

不良的生活習慣

長期攝入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食物,如經常食用紅肉或加工類食物,都會增加腸癌風險,另外,抽煙、喝酒、過度飲酒、長期久坐不動,肥胖等等,都是大腸癌的誘發因素。

慢性疾病

一些炎症性腸病(如潰瘍性結腸炎、慢性結腸炎、克羅恩氏病等)、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患腸癌風險是正常人群的2倍以上。

遺傳因素

大腸癌具有明顯的遺傳性,如果直系親屬當中有大腸癌患者,那麼其子女患腸癌的概率會比正常人群高出好幾倍。

另外,瑞典一項研究證明,半同胞(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兄弟姐妹之間患腸癌風險與同胞間相似。


腸鏡難為情,無創腸癌檢測來助攻

很多人都知道腸鏡可以準確篩查腸癌,但一想到腸鏡檢查要從肛門進入身體、需要灌腸、疼痛等原因,就一拖再拖。尤其是高危人群,不檢查,心裡始終懸著塊大石頭,做檢查,又害怕檢查。

這類人群,我們推薦使用睿腸太TM無創腸癌檢測。

無需服用藥物,也不用設備侵入身體,只需採集患者1克糞便樣本,通過特殊的技術解讀糞便中隱含的病變細胞信息,即可精準判斷出患者腸癌風險。無論是普通人群還是高危人群,都可以作為一次腸鏡前初篩工具。

好吃懶動不是錯,但有可能讓你惹上腸癌麻煩。所以,沒辦法呀,年輕人,好好吃飯,養好腸胃,胖胳膊胖腿兒也別忘了動起來~

(更多無創腸癌早篩,歡迎關注晉百慧生物公眾號genebiohealth)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