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腸癌應該如何篩查和預防?

在美國,大腸癌是高發癌症之一,也是主要的「癌症殺手」之一。90% 的大腸癌見於50歲以上的人群。

在中國,大腸癌也已經成了高發癌症,而且發現時往往已經是中晚期。更可怕的是,中國大腸癌年輕化趨勢很明顯。

大腸癌的危險因素

大腸癌的危險因素包括肥胖、吸煙、過度飲酒、過多攝入紅肉及加工肉製品、缺乏體力活動等,還跟家族史、遺傳因素及其它腸道疾病等有關。

大腸癌的早期癥狀

在癌變的早期,患者往往不會出現明顯的癥狀,也沒有特異性,從而容易漏診和誤診,延誤治療時機。

導致很多患者發現的時候,就已經是中晚期了。

那麼,哪些癥狀「暗示」大腸癌呢?

01

腹部不適

腹部不適往往是最常見的癥狀,包括腹部隱痛,腹脹,消化不良,消瘦,體重下降等情況。

02

便血或者黑便

這也是非常常見的癥狀,腫瘤表面的血管破潰或者出血,可導致患者出現鮮血便或者黑便,可伴有粘液。

03

排便習慣改變

突然出現腹瀉,便秘,或者腹瀉與便秘相交替,還有的患者出現排便急促,每天大便次數增加,但是每次都排不了多少大便的癥狀,就需要警惕了。

04

排便困難

腫瘤不斷的生長,阻塞腸道,導致糞便通過困難。

有可能整個腸管堵塞,甚至出現肛門停止排氣排便,腹脹,腹痛,嘔吐等腸梗阻的癥狀。

如何篩查大腸癌

腸鏡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不僅可以直接檢查腸道,同時還可以去除可疑的病變。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結直腸癌診療指南2018》 顯示:

01

一般人群篩查

年齡50-70歲,個體首次篩查進行高危因素問卷調查和免疫法大便隱血監測,陽性者行結腸鏡檢查。

後續篩查每年至少查1次免疫法大便隱血,陽性者行結腸鏡檢查。

50-70歲個體,也可直接行結腸鏡檢查,未發現腸道腫瘤者,每隔5年行結腸鏡檢查1次。

發現腸道腫瘤者,根據腫瘤大小和病理類型1-3年後行結腸鏡複查。後續如未發現腫瘤複發,可延長間隔至3-5年。

02

高危人群篩查

有結直腸腺瘤病史、結直腸癌家族史和炎症性腸病者為高危人群,應每年參加直腸癌篩查。

大腸癌的預防措施

多項研究已經表明,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患大腸癌的風險:

01

? 少吃紅肉和加工過的肉製品,這些食物會增加大腸癌的風險。

02

? 多吃高纖維食物,促進排便,減少廢物和毒素對腸壁細胞的傷害,可以降低大腸癌的風險。

03

? 每天以植物類食物為主。優先食用蔬菜,水果,豆類,堅果,種子,五穀雜糧,新鮮調料作物等。

04

? 動起來。白領結直腸癌的發病率正在迅速上升,這與他們職業久坐和較少運動密切相關。較少的運動和較慢的胃運動會增加腸癌的風險。

05

? 減肥。肥胖可引起炎症,炎症在癌症發展的各個階段中起重要作用,如癌症發生、進展和轉移。

覺得不錯,請分享和點贊喲↓↓

了解更多內容關注公眾號『NS乳酸菌』——您的伴侶!與你分享健康科學知識!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