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美團點評:穩中有升,超級大平台優勢突顯

來源:格隆匯

一、前言

2009年至2015年,是互聯網浪潮最洶湧的幾年。在那短短幾年間,智能手機和互聯網3G的迅速普及,導致移動端流量激增,在互聯網的大浪之下,催生出大量社交、電商、團購軟體,超級流量APP也應運而生。

美團成立於2010年,充分享受了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的紅利,巨大的流量湧入美團,驅動著美團的業務增速增長,助推美團迅速成長為超級平台。

然而,自2018年,移動互聯網由紅利時代進入存量時代,流量是互聯網企業的命脈,互聯網企業無一不受到挑戰和質疑。美團還能否保持高速增長?未來將如何增加流量?在此背景下美團的變現價值是否存疑?與此同時,美團和餓了麽的競爭也自2018年不斷升級,強強對決,誰能勝出?這些已經成為外界最為關注的問題。

萬眾期待下,2018年9月上市的美團,首份年報終於出爐,美團會以怎樣的成績回應這些問題呢?

二、業績解讀

1. 業績概況

從年報來看,美團最亮眼的是翻番的營收,這也是美團高成長性的代表性指標。據美團的年報,美團2018年的總營收超預期,達到652億元,比去年增長超九成,同時各項業務的收入增長也十分強勁;年度交易總額(GTV)增長超4成,突破5000億;經調整虧損淨額為85.17億元;但是銷售及行銷開支佔比不斷下降,美團仍然保持著588.7億的穩健現金儲備。

與此同時,美團持續獲取的C端和B端關鍵資源也展現出超級大平台的風范:2018年,美團新增交易用戶近1億,總交易用戶突破4億;新增商家140萬,年度活躍商家增長超三成,達到580萬。

從整體來看,隨著美團不斷推進food+platform戰略,美團“超級大平台”的地位不斷鞏固;從細分業務來看,美團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餐飲外賣業務增長超預期,到店及酒旅業務保持穩健的同時變現率提高,新業務增長迅猛。

餐飲外賣業務仍是美團營收的主要來源,佔比達到58.5%,2017年佔比為62%,比例略有下降主要是因為新業務增長迅猛。2018年全年,美團的餐飲外賣業務實現營收381.4億元,同比增長81.4%,毛利率達到13.8%;餐飲外賣業務的交易金額達到2828億。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激烈的競爭格局下,美團餐飲外賣業務營收和市場份額均實現了超預期增長,美團作為外賣市場龍頭,領先地位之難以撼動,超乎想象。具體來看,2018年以來,美團與餓了麽的競爭越發激烈,由於餓了麽並入阿里生態,外界普遍對美團的市場份額持有下降預期。但是據國家信息中心《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年度報告》,2018年美團外賣佔據了62%的國內市場份額;2019年1月美團外賣市場份額超過64%,持續保持市場領導地位。

到店及酒旅業務仍是美團營收的第二大來源,佔比達到24.3%,在新業務迅猛增長的背景下,佔比相較2017年下降7.7%。2018年全年,美團的到店及酒旅業務實現營收158.4億元,同比增長46%,毛利率高達89%;到店及酒旅業務的交易金額達到1768億。

據財報顯示,2018年美團餐飲外賣與到店及酒旅兩大業務按合並基準計已錄得正的“經調整經營溢利”,這意味著其主體業務已實現盈利,但是美團整體是虧損的,這與其新業務有一定的關係。

新業務主要包括快驢等B端業務、網約車及共享單車等。新業務在2018年迅猛擴張規模,實現營收112億元,同比增長450.3%;佔總營收比例也由2017年的6%增長至17.2%;新業務的交易金額達到1768億。新業務的增長,離不開巨大的投入,這對美團的整體盈利狀況產生了一定影響。

2. 經營效率提升

作為外賣市場的最大玩家,food+platform戰略推出後,美團營收實現了連續翻番。除了這一亮點,對美團進一步研究,發現美團的經營效率也在不斷提升。美團在如此大的體量下,一邊迅速擴大規模,一邊還能做到對經營效率的持續提升,是非常驚人的。

再看費用端,2018年美團的銷售及行銷開支佔總收入的百分比由2017年的32.2%降至24.3%。儘管銷售及行銷開支佔總收入的百分比下降了,但是美團的整體營收大幅卻取得了增長,外賣市佔率也超市場預期提升。

美團的經營效率提升,不僅說明體現了美團的規模經濟、品牌實力雄厚及穩健的經營杠杆,更重要的是,作為超級平台,其規模效應和網絡效應得到了進一步發揮,平台戰略成效顯著,具體情況將在後文詳細分析。

3. 決心止損新業務

2018年,美團的經營虧損達到110.86億元,經調整虧損淨額為85.17億元。營收增長亮眼,主體業務實現盈利,經營效率還提升了的美團,為什麽會虧損呢?

2018年,美團的新業務增長了450.3%,而增長的背後,是對新業務巨大的投入。2018年最大的虧損來源就是包括摩拜單車、美團計程車等新業務。2018年4月收購摩拜以來,摩拜虧損45億元。

美團在去年9月上市之前就已經公開表態將不再拓展網約車業務,同時,王慧文在2019年1月發布內部信,宣布摩拜已全面接入美團APP,摩拜單車將成為美團LBS平台單車事業部,由他本人兼任事業部總經理。更重要的是,未來摩拜單車品牌將更名為美團單車,美團APP將成為其國內唯一入口。

美團此舉,直接向外界表明決心,要狠抓新業務,力圖從新業務突破,扭轉虧損態勢。王慧文親自上陣,將美團APP作為摩拜入口,將有望為美團帶來高頻流量,這也是美團一貫的“高頻帶低頻”的打法。作為共享單車界的鼻祖,摩拜單車在最大的競爭對手ofo出局之後,大概率會將ofo的流量吸納。美團大概也是基於這一趨勢,決定逐步將美團APP轉換為摩拜單車的唯一入口,看中的就是共享單車用戶將給美團帶來的持續流量增長。

整體來看,儘管新業務虧損,但是美團對新業務極其重視,扭虧的態度堅決。隨著共享經濟競爭格局的改變,美團的新業務仍然有不少值得期待的空間。同時新業務有望對美團整體food+platform戰略產生助推作用,未來隨著美團超級大平台生態閉環的完善,新業務的價值將進一步突顯。

三、宏大戰略布局,征途是星辰大海

美團的戰略布局是極為宏大的。2018年10月30日,王興在架構調整的內部信中寫道:“我們將戰略聚焦Food+Platform,以‘吃’為核心,苦練基本功。”短短幾句話,展現了美團從單一的餐飲外賣服務衍生到了用戶生活相關的各個行業的野心。

然而一直以來,美團都是飽受爭議的。回顧美團的首份年報,美團超預期的亮眼成績和虧損,形成巨大反差,導致市場對美團褒貶不一。在虧損問題和邊界問題上,美團遭受過無數的質疑,其實本質上來看,就是市場讀不懂美團的商業模式。

一方面,新經濟本身就較傳統行業更具不確定性,理解難度更大;另一方面,美團的商業模式,在全球範圍內都找不到可以對標的企業,市場難以判斷美團目前做法的正確與否,更難以預計美團未來的價值。

其實,美團早已給過答案。王慧文之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美團點評 有“試一試”文化,試一試,做不好就砍掉。試錯是美團在沒有對標的情況下,形成的獨特文化。

對於美團新業務,同樣可以這樣理解,美團在不斷嘗試,將新業務更好地融合進美團這個超級大平台。美團在上市前夕開展新業務,至今美團上市也才不過短短半年,對於這塊業務,我們應當給予對事物發展客觀規律的尊重和耐心。

不看好的聲音很多,美團卻用實際成績展現出企業本身的韌性,和超級大平台的穩定性。

圍繞“吃”這個核心,美團的Food+Platform戰略不斷推進,取得了不錯的成效:在市場普遍預期C端流量見頂的2018年,美團新增交易用戶近1億,總交易用戶突破4億;新增商家140萬,年度活躍商家增長近三成,達到580萬。而交易總額作為衡量美團發展情況的重要指標,已經從量的增長達到質的飛躍。2018年,美團年度交易總額(GTV)再創新高,突破5000億同比增長44.3%。

更重要的是,這一組數據背後,展現出美團作為超級大平台所獨有的優勢。

首先,美團在生活服務這個日常剛需市場的先發優勢明顯,在競爭中表現出超強的抗壓能力和穩定性。美團獲取了巨大的用戶基數,馬太效應之下,美團的用戶和商家的數量、粘性和活躍度將不斷增加。作為超級大平台,美團已經具備了強大的網絡效應,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美團不但穩守市場份額,市佔率還提升了,可見美團的地位是很難被撼動的,未來外賣市場競爭格局也很難被打破。

其次,美團積極推進的food+platform戰略,意味著圍繞“吃”發展多業務,並使各項業務之間協同發展,相互促進。通過不同產品和服務的交叉銷售,美團能夠不斷整合高外賣、共享單車、網約車的流量,拉動低頻的到店及酒店旅遊業務,從而擴大消費者群體。預計美團還會不斷整合現有業務,將流量聚合到美團APP。同時美團還會延續提升流量及其變現價值的策略,從單一的餐飲外賣服務衍生到用戶生活相關的各個行業,並在生活服務的其他領域積極獲取新流量,規模經濟和網絡效應也隨之而來。

此外,美團積極推動供給側數字化,助力傳統商家,力促供給側和需求側都實現數字化生態。據王興透露,美團正在做美團智能收銀。此外,還在打造名為“快驢進貨”的產品,即聚集餐廳端需求,通過美團的倉儲和物流幫助他們實現餐廳的數字化。王興表示,把各個鏈條各個環節都數字化之後,需求側數字經濟、供給側數字經濟相結合才是完整的數字經濟,將來美團要把餐廳經營的方方面面都數字化,真正實現供給側數字化。

試問,除了美團,還有誰能在生活服務這個巨大的舞台上演如此豐富的表演?作為超級大平台,美團的玩法和優勢都太多了。美團仍在快速發展的道路上,但是距離成熟定型還有一定的時間。參天大樹的種子已經播下,長成只是時間問題,聰明的投資者應當保持耐心,靜待花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