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眾進口車途銳集體訴訟案件進入司法鑒定程式

  國內首起進口車集體訴訟案件進入司法鑒定程式

  大眾進口車途銳成央視“3·15”首家曝光企業“進水門”遭51名車主集體訴訟

  陳亞瑩

  一年一度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來臨,大眾進口車成了首家被曝光的企業。

  據國家質檢總局通報,3月7日大眾汽車(中國)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眾汽車”)發布召回資訊,自2018年4月30日起,對部分2015年~2018年款的途銳進行召回,中國區域召回數量33142輛。

  此前,這款售價高達60萬~90萬元的SUV,自2017年6月起,因進氣系統進水遭到了超過400位車主集體投訴,引發“進水門”,更被車主戲稱“只能在晴天開的神車”。大量的投訴引起國家質檢總局的重視,開展了相關調查。

  儘管2017年9月7日,進口大眾發布了針對途銳售後服務行動的通知,但“避重就輕”的解決方案並沒有平息消費者的憤怒。51位車主就發動機設計缺陷進水止損向大眾汽車發起了集體訴訟。車主的集體維權終於有了實質性進展,也就是大眾汽車的官方召回。但這項召回計劃也引起了途銳車主的爭議,參與集體訴訟的多位車主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訴訟進展並未因為召回而終止,大眾汽車的態度仍然無法令人接受,對於自身權益受損就應該按照法律程式進行維權;也有途銳車主認為,召回就是表明了大眾汽車負責任的態度,此事可以停息了。

  “召回公告中未如實說明導致途銳車發動機進水的真實缺陷,有隱瞞缺陷的嫌疑。”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專注於產品品質訴訟的律師蔣蘇華(途銳車主代理律師)告訴記者,目前訴訟案件已經進入司法鑒定程式,“這是國內首起進口車集體訴訟案件,希望最終能有好的結果,成為成功消費維權案件的典範。”

  雙方博弈

  “大眾汽車認為已經發布召回方案,此事就算過去了。”參與集體訴訟的黃女士告訴記者,大眾汽車認為訴訟車主屬於非理性維權,沒有必要再進行進一步的鑒定。對此,記者向大眾汽車方面求證,截至發稿,並未得到對方回應。

  在維權車主看來,大眾汽車的召回方案過於粗糙,不僅避談缺陷真實原因,且召回解決辦法不能徹底排除缺陷並帶來新的隱患。車主普遍認為,該車存在兩處缺陷:其一,發動機進氣口存在設計缺陷會導致大量雨水流入進氣管;其二,排水閥存在不能及時將進水排除的設計缺陷。召回公告只是含糊地表示排水閥可能會被異物堵塞。

  據質檢總局公布的大眾汽車召回備案中顯示,因進水導致發動機受損的車輛有26輛,因進水導致車輛熄火的車輛更是不計其數。“在訴訟車主裡就有五六個。”參與訴訟的劉先生說道。

  記者了解到,參與集體訴訟的近百位車主最終得到法院受理的共有51位。“很多車主因為證件、材料不全,還有國外戶籍等等原因,都無法進入司法程式。”黃女士表示,目前訴訟資金已籌集55萬元,車主們會堅持維權到底。

  對於是否繼續進行車輛的第三方鑒定,維權車主以及大眾汽車仍在博弈。3月13日下午,當事雙方代理律師在北京朝陽法院酒仙橋法庭的主持下進行了庭前溝通,大眾汽車對具體設計缺陷問題不予表態,隻表示在召回公告中已經寫的很清楚,認為車主沒有必要再進行車輛鑒定,而維權車主堅持要進行此項操作。

  在近4小時的庭前溝通後,最終法庭同意車主提出的車輛鑒定請求,隨後將啟動相關鑒定工作。

  而對於這次鑒定,維權車主也明確提出了具體的鑒定訴求:1. 徹底查明大眾途銳設計缺陷的原因;2. 鑒定大眾汽車在召回公告中提出的召回措施,能否真正解決掉查明的設計缺陷;3.鑒定大眾汽車在召回公告中提出的召回措施,是否會造成新的安全隱患。

  “預料範圍之內的按法定程式正常推進。”途銳車主代理律師表示,“我們非常有信心。而維權車主也普遍認為,維權行動才剛剛開始,大家一定會堅持下去。”

  理性維權

  記者從維權車主提供的起訴書中看到,51位車主共提出了4項訴訟請求:1.判決被告向全體原告告知原告所購途銳汽車品質缺陷的相關資訊,向全體原告賠禮道歉;2.判決被告通過修理、更換或收回車輛等能徹底解決品質缺陷的召回措施以消除全部相關途銳汽車的品質危險;3.判決被告賠償每位原告車輛價值損失5萬元;4.判決被告承擔原告因本案而支付的訴訟費用等維權成本。

  “從車主提出的訴訟請求可以看出,這些車主並非為了錢而提起訴訟,更多的是想要大眾汽車一個有誠意的解決態度。”有律師認為,車主自籌資金打官司,也是對購買了豪華汽車反而遭遇“溝通難”的售後服務態度而不認同。

  從2017年6月陸續有投訴案例爆出後,大眾汽車相應的態度並不能稱之為積極。在質檢總局回復投訴車主將依法開展調查一個月後,9月,大眾汽車發布了聲明,稱將對2015~2017年款已售途銳進行全面檢測,清除所有途銳進氣道中的異物並拆除閥門強化排水功能,但並未提及召回。

  在維權車主看來,這並不能解決產品的缺陷問題,拔掉進氣管上的排水閥反而降低了整車的涉水性能,還會導致空氣濾芯壽命降低、節氣門積碳加速等後果,無形中增加了車主的用車和維護成本。

  著名汽車專家、汽車三包專業技術委員會專家單方曉在查看了途銳進氣系統後發現,途銳進氣口設計如同“鼻孔朝天”,這樣一種非朝下設計,致使只要有水迎面撲來,就會直接灌進去。“這個設計本身就非常不合理。”

  而大眾汽車近期公布的召回方案,將為召回範圍內的途銳車輛移除進氣管路不必要的排水閥並在進氣口處安裝導流板,避免過量的水進入進氣管路,以消除缺陷。維權車主認為,“這是換湯不換藥,大眾汽車仍然對設計缺陷避而不談。”

  據了解,因為進水而導致發動機嚴重拉缸(會使缸體、活塞與活塞環黏結,發動機卡住無法運轉)必須要拆解發動機的車主,在訴訟車主中就有3位,這將是筆近20萬元的巨額維修費用。儘管對於進水導致發動機受損嚴重的車主給予了免費更換發動機的解決方案,但黃女士稱,“換過的發動機依然發生了新的問題。”

  事實上,途銳進水事件並非隻發生在中國市場。記者了解到,美國一位華人車主聽說了國內的“進水門”後就去當地的大眾汽車經銷店進行檢查,拆除空氣濾芯後也發現出現了積水現象。經銷店稱會進行情況上報,“當時在維權群中這位車主還對拆除空氣濾芯情況做了直播,但後來就退群了。”維權車主邵先生猜測,可能已經得到了解決方式。“不過這位車主稱,在美國幾乎見不到途銳,偶爾碰到的途銳也是柴油版。”

  “能怎麽辦呢?”不少維權車主表示,對國內經銷商與廠商的相互推諉、遮遮掩掩感到非常疲憊,只希望通過法律途徑得到一個說法。而由於此事的發酵,從2017年開始,已經陸續有打算購買途銳的準車主“望而卻步”。“ 本來途銳是個好車,但是出了進水事件,大眾汽車官方態度敷衍,反覆推諉,令我非常抵觸。身邊朋友鄰居同事親戚等,自從這件事情後,再也沒有買過大眾品牌的汽車。”有車主表示。

  “消費者合理利用法律途徑解決困難,這是合法也是合理的,起訴法院會給出一個明確結果,這對車主是最重要的。”途銳車主代理律師說道。而3月23日,新款途銳將在北京進行首秀,“看了進水事件的報導,我猶豫了。”一位有購車計劃的車主說道。

責任編輯:關海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