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不管是順產還是剖腹產,這10大誤區千萬不要碰小心未老先衰落病根

都說現在的女人不容易,結完婚當了媽媽後更是。經歷了十月懷胎的辛苦,受過了分娩的痛苦,做個月子還不能消停。都說月子坐得好「治病」,坐不好「落病」一點都不假,「坐月子」直接關係到女人一生的身體健康,因此坐月子問題一定要放在心上,不能傻乎乎踩了某些坐月子雷區。那以後可就受罪了。其實月子裡的「病」,就得在月子裡早早預防,不想被月子病找上門,產後這幾個誤區,一定不要碰

誤區1:坐月子就是一個月

其實坐月子不是僅僅是一個月,而是42天,因為新媽媽子宮的回縮需要6周時間,才能恢復到孕前子宮大小,而產後腹壁也需要6到8周的時間恢復,因此建議新媽媽坐月子最好做足六周,即42天,這42天稱為產褥期,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坐月子,醫院也會讓新媽媽42天后再去檢查身體。

誤區2:吃雞蛋多多益善

儘管雞蛋富含優質蛋白質,營養價值很高,很適合新媽媽食用,但並不是吃得越多越好。雞蛋吃多了人體並不能完全吸收,反會增加腸胃的負擔,影響其他多種食物的攝取,造成營養攝取不均衡,不僅不利於新媽媽的身體康復,而且也不利於乳汁分泌。

新媽媽應當這樣做:月子裡一般每天吃2~3個雞蛋較為適宜。

誤區3:分娩後必須臥床休息

很多新媽咪分娩後,連翻身都很困難,自認為急需臥床休息,所以產後一直不下床,就連餵奶都是躺著喂。其實早期運動對於惡露的排出、子宮恢復及防止栓塞都十分有利,適當的運動健身不僅對身材恢復有好處,對緩解產後肌肉和骨骼的酸痛也是很有效果的,有規律的運動還可以緩解壓力並減少產後抑鬱症的發生。但是切記,產後立即劇烈運動減肥,很可能導致身體子宮康復放慢並引起出血。嚴重的還會引起生產時手術斷面或外陰切口再次遭受損傷。

誤區4:月子裡不能多喝水

生產時喪失了大量體液(如血液、汗液,唾液),產後又容易流汗,在身體水分大量流失後,如果嚴格限制水分攝取,會使體內電解質不平衡,造成脫水的現象,甚至會影響乳汁的分泌量。

新媽媽應當這樣做:除了多喝水,也可以喝些較清淡的湯品,如銀耳湯,山藥湯等,也可以把水果切塊煮成水果茶。

誤區5:長久看書、手機

坐月子期間,新媽媽每次使用手機最好不要超過15分鐘。每次使用完手機後休息半小時,長時間使用手機會對眼睛有影響。月子期間眼膜很脆弱。寶媽月子最重要是照顧好寶寶和多休息,玩手機以後很多機會的。

誤區6:不限量地喝湯

雖然月子裡適量喝鯉魚湯、蛋花湯、雞湯等,不僅容易消化吸收,還可促進乳汁分泌,但也不可為了增加乳汁分泌就無限制地喝,否則容易妨礙其他食物的攝取,造成營養不良。

新媽媽應當這樣做:產後頭幾天應該少量喝一些清淡的魚湯和雞湯,幫助泌乳。在開始泌乳後,充分按摩乳房,使乳腺管通暢以後再開始多喝湯。

誤區7:月子裡不能受風受涼

坐月子的傳統觀念很多,怕風怕涼是其中之一。究其原因,還是由於想當年老人們年輕時的經驗,經驗並不錯,但是時代不同了,當時的條件與現在相比,已經有了天壤之別,那時一位產婦得了病,傳下來就成了受風受涼的結果,目前家裡暖氣冷氣機俱全,無論什麼氣候都沒問題,只要避免對流風直接吹,就不會出現因為受風受涼造成的產後疾病。而且,產後家裡客人多,空氣流通不好,更應該及時通風換氣,以預防疾病的發生。

誤區8:補品多多,來者不拒

老人們信奉的「催乳補品」豬蹄、鯽魚、雞湯等確實有助於「發奶」,但奶水過多,淤積在乳房,排出不暢,滋生病菌,也容易導致乳腺疾病。如果產婦奶水較充盈,催乳補品則無須頻繁攝入,正常飲食即可。坐月子的飲食要依據產婦的身體健康狀況調整,對於新媽咪來說,有些事物不但不宜在哺乳期食用,還可能會引起「回奶」的。比如,產後喝紅棗桂圓湯、鴿子湯等,都不利於子宮收縮、復原和惡露排出。

誤區9:坐月子不能梳頭、洗頭、洗澡

產婦分娩後汗腺分泌十分活躍,大量汗液留於皮膚表面,影響哺乳時的衛生,也影響產婦的情緒。這種傳統說法由於不懂得科學道理所造成的。如果仔細一些就會發現,在懷孕期間,由於激素的作用,頭髮的正常生長周期延長了,當分娩後,激素水準急速下降,頭髮脫落正是其標誌。因此是正常現象,並不是因為梳頭洗頭所引起的,明白了這個道理,就不會對梳頭洗頭有顧慮了。洗澡更是不可能忽視,過去是洗澡的外環境不具備,現在條件好了,分娩後就可以進行淋浴,經過清洗身體後,會感到神清氣爽,大大有利於恢復精神,解除分娩後的疲勞。

誤區十:腹部鬆弛,不管理

產後收腹很重要,不管是順產還是剖腹產。產婦剛生產完,肚子變得鬆懈,及時使用收腹產品,可以防止內臟下垂,同時對於產後惡露的排凈、腹痛的緩解、產後子宮、產道的修復都有良好的效果。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