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醫生:產後不想衰老快,坐月子8個誤區要銘記於心,否則42天白熬

女性在經歷過妊娠、分娩之後,全身毛孔大開,就像一座原本堅固的堡壘被打出了許多的缺口,外界的很多病菌就會趁機而入。「坐月子」這一段時間是產婦的「多事之秋」,產褥感染、乳腺炎等多種嚴重威脅產婦健康的疾病,都可在這段時間內發生;而且民間許多關於「坐月子」的陳規舊俗,也會給產婦的身體健康帶來不利影響。這一個月的時間既是恢復期,也是調整自身狀態的關鍵時期。月子坐的好與壞,關係到女人一生的健康。要杜絕產後後遺症,就要謹記這些誤區不要犯,否則未老先衰又遭罪

一、坐月子專吃母雞不吃公雞?

坐月子吃母雞是很多地方的公認的最有營養的,而且很多時候產婦剛從醫院回家的時候就開始吃母雞,家裡人覺得母雞的營養價值非常的高,而認為吃公雞是不好的,那麼產後到底是吃公雞好還是吃母雞好,其實很多地方都吃錯了。

產後適宜吃公雞

特別對於在哺乳期的產婦來說,吃公雞是比較好的,但是如果產婦有乳汁不通,乳房堵塞的情況,要暫時停止吃公雞,因為公雞裡面含有的雄激素濃度高,這樣泌乳素分泌就會多,有助於下奶。如果胸部有堵塞的情況就建議暫時不要再食用,因為會導致乳房發脹,嚴重的時候還會導致乳腺炎的發生。而母雞中的雌激素是比較的高,哺乳的女性雌激素和孕激素相對都是比較弱的,從而泌乳素的濃度高,可以促進乳汁的分泌,如果過多的吃母雞的話,會導致泌乳素的含量降低,從而導致乳汁變少,有的產婦會導致直接沒有奶水的情況了。

二、坐月子不能吃鹽?吃鹽奶水少

新媽媽飲食不加鹽,出於兩個擔心:一是擔心鹽吃多了影響乳汁分泌,二是擔心排水不暢——,由於產後體內有大量水分需要排出,過多的鹽分會使水分瀦留體內,出現水腫。

但實際上,乳汁分泌主要依靠分娩時的宮縮刺激以及產後泌乳素的作用,跟吃鹽多少沒什麼關係。懷孕期間,準媽媽體內都有不同程度的水鈉滯留,產後這些液體會隨著汗液、尿液大量排出。如果產後飲食過於清淡,甚至無鹽的話,新媽媽容易發生低鈉血症,出現頭暈、眼花、乏力等癥狀,而且月子期間吃沒有味道的菜肴,也會影響新媽媽的食慾和心情。

月子裡飲食宜略清淡。不必忌鹽,但也不能過多食鹽,如果新媽媽每天的鹽量攝入的鹽量過多,就會加重腎臟的負擔,對腎不利,會使血壓升高。此外,乳汁中鈉含量超標也會增加嬰兒的腎臟負擔。

三、整個月子大量喝紅糖水補血?

千百年來,中醫藥認為白糖是涼性,而紅糖是溫性。產後隻宜補溫,不宜涼補,所以產後喝紅糖,還可以起到補血、通脈、溫經、散寒,促進子宮復原、預防產後感冒等作用。

然而,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紅糖水並沒有民間傳說的那麼神奇,月子喝紅糖水並非多多益善。

產後最初幾天,多喝紅糖水對新媽媽是有好處的。因為,紅糖味甘性溫,有暖經作用,可以活血祛瘀。產婦喝紅糖水能散寒止痛、健脾暖胃,有利於子宮收縮復原,排出產后宮腔淤血,促進乳汁分泌。此外,新媽媽在分娩時,精力和體力消耗大,加之失血,產後還要哺乳,因此需要補充大量鐵質。紅糖含有大量的鐵、鈣、錳、鋅等微量元素,對於新媽媽恢復體力很有幫助。

但紅糖水如果喝太久又對新媽媽很不利。由於現在的產婦多為初產,子宮收縮功能大多比較好,宮腔淤血的顏色和量一般都比較正常,如果紅糖水喝的過久,反而會使淤血排出增多,導致慢性失血性貧血,且影響子宮恢復。此外,紅糖水喝太久還容易損壞產婦的牙齒,帶來肥胖問題。如果夏天生產的產婦喝得過多,還易導致出汗過多,使身體更虛弱。

因此,紅糖水不宜長期喝。產後血虛狀況好轉後就可以停喝,一般時間為7~10天。具體時間可因人而異,因季節而異。體寒的人天冷時可以適當多喝幾天。需注意的是,舌紅、苔薄、苔黃、舌苔厚膩、體熱的人不宜多喝紅糖水。

四、出產房就開始大補

當不少新媽媽給被推出產房的時候,家人早已提著保溫桶備好了催乳湯。傳統習俗認為,產後馬上喝湯有利於身體恢復,也有利於通乳。

其實這樣是非常不對的。女人生產完後是最疲憊的時候,同時一般產後前三周體內惡露沒有排盡,此時更是不宜大補特補。正確的坐月子順序應該是先排盡惡露,再補氣養血。

前2周由於惡露未凈,不宜大補,飲食重點應放在促進新陳代謝,排出體內過多水分上。第1周可以吃麻油豬肝或豬肝(適合在早上、中午食用)、山藥排骨湯、紅棗銀耳湯,幫助子宮排出惡露與其他廢物;可以喝一點蛋湯、魚湯等較為清淡的湯;還可以吃些清淡的葷食,如肉片、肉末。瘦牛肉、雞肉、魚等,配上時鮮蔬菜一起炒,口味清爽營養均衡。適量的橙子、柚子、奇異果等水果也有開胃的作用。本階段的重點是開胃而不是滋補,胃口好,才會食之有味,吸收也好。第2周則以麻油豬腰、花生燉豬腳、魚湯等活化血液循環,預防腰酸背痛。另外,每天補充2000-2500毫升水分。等到第3、4周,惡露將凈,進入進補期,做菜時適當加米酒,以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恢復體力。

無論是採取哪種分娩方式,喝湯都要講究循序漸進,先喝少量清淡的湯,再根據泌乳量和身體感覺來調整湯量,催乳湯一般是在孩子產後三天開始喝。

五、貪涼吹風

產後全身的毛細孔,包括頭皮的毛細孔都是張開的,此時一吹到風,不論是熱風或冷風,毛細孔就會立刻收縮,很容易造成筋骨酸痛、頭痛、頭風,甚至感冒。要有舒適的環境,室溫維持在攝氏25-28度。產婦要有舒適的環境,所以夏天太過炎熱,或者冬天太冷,均需開冷氣機讓室溫維持在攝氏25-28度之間,但卻要注意不可以吹到風!所以一定要想辦法將冷氣機的風完全擋住,不可對著產婦吹,而且產婦須穿長褲、長袖、戴帽子、手套、圍巾,並且穿襪子來擋風。

六、整日躺床上

月子太過靜養,弊大於利

月子期間,新媽媽剛經歷了艱苦的分娩經歷,身體處於非常疲憊和虛弱的狀態,身體需要充分的休息,才能儘快恢復到孕前的狀態。另外,新媽媽要保證正常分泌乳汁,也需要充分的休息。所以不少新媽咪主動或者被動地成為了「奶牛」,為了哺乳補充了過量的營養、加上活動量較少,產後肥胖、腰酸背痛等情況也難免發生。

如果分娩後一動不動會影響子宮的收縮和惡露的排出,嚴重的會導致感染。另外,產後長期臥床,會使腸蠕動減弱,再加上月子飲食單一,經常容易造成新媽咪便秘。所以,無論順產還是剖宮產後,分娩後醫生都會告訴新媽咪,儘早下床做一些輕微的運動。

比如腹式呼吸、腿部運動、臀部運動、腹部運動、盆底肌的鍛煉,這些輕微運動都會有助於產後媽媽身體的恢復。

七、產後及時束縛

產後收腹很重要,不管是順產還是剖腹產。產婦剛生產完,肚子變得鬆懈,及時使用收腹產品,可以防止內臟下垂,同時對於產後惡露的排凈、腹痛的緩解、產後子宮、產道的修復都有良好的效果。

八、坐月子情緒低落抑鬱

80%的媽媽從產後第3天開始,出現莫名其妙的情緒問題,或者是精神狀態發生很大的變化,主要表現為:煩躁,易怒,愛哭,小題大做,情緒低落或者是失眠。這種癥狀會持續7-10天,之後自然消失,我們將這種情況稱為產後情緒低落。

但是其中會有10%的媽媽需要顧問心理醫生,或者是需要服用精神類藥物,在醫生的介入下,此種情況會被定義為:產後抑鬱

產後的情緒低落,雖有生理因素,但是更多的可能是內心的無助和落差感。

怎麼辦呢?

1.在孕期提前學習母嬰護理知識,不打無準備之仗,雖說這些知識和現實育兒會有一定差距,畢竟每個寶寶都是獨立的個體,但是個性之下是共性,無論怎樣都不會偏離人類生長髮育的大趨勢。

2.做一位愛學習的媽媽,用知識建立育兒信心。

3.做好家人分工,既能保證各自負責事項的細緻,還能保證每個成員得到適當的休息。

4.注重均衡飲食,營養失調也會導致產後抑鬱。

5.坐月子也要保持良好的個人形象,有些媽媽坐月子懶得打扮,自己連鏡子都不想照,何況家人呢?我們可以簡單的打扮自己,將沒有梳理的頭髮用頭巾包起來,每天換不同的顏色花樣,這樣既漂亮又乾淨,何樂而不為呢?

6.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將寶寶交給家人照顧,如果沒有可以替換的家人,就帶孩子去別的地方轉轉,比如客廳。

7.轉變思維,學會換位思考,學會正向思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