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營養案例 | 96例神經內科重症患者腸內營養的護理研究

臨床實踐顯示,神經內科重症患者的病情危重,其致死率以及致殘率均相對較高,因此,在對此類患者進行臨床護理時,一定要對患者給予合理、充分、及時的營養支持[1]。這樣做不僅可以使患者的全身營養狀況得到有效地改善,而且還可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以及併發症發生率,這也是在對神經系統內科重症患者進行臨床搶救時的關鍵環節之一。為了對神經內科重症患者的臨床護理進行深入探討,本研究將對我院2011年―2012年所收治的96例神經內科重症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告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選擇我院2011年――2012年所收治的96例神經內科重症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有25例女性,71例男性,所有患者的年齡為23-89歲,平均年齡為56.4歲。利用隨機數字法將其均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情等一般資料存在一定的差異,具有可比性,但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給予腸內營養支持。腸內營養支持的方法如下: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來對營養管進行選擇,然後將營養管以最佳方式置入患者的體內,常見的營養管置入方法主要有幽門前置管和幽門後置管兩種,幽門前置管也就是胃內置管,包括鼻胃置管和胃造口置管,是最常用的腸內營養管飼途徑,缺點是易發生誤吸和吸入性肺炎等併發症;幽門後置管主要是指十二指腸及空腸內置管。在對患者進行營養管置入處理時,其管端最好位於患者的空腸上段,在對患者進行腸內營養支持早期,必須對患者的胃部進行適當的減壓處理,這樣可以有效防止患者在營養支持過程中出現誤吸的情況。在對患者進行營養液灌注時,最好使用連續灌注的方法,營養液的濃度也必須從低到高逐漸增加,直到加為全量為止。對兩組患者的死亡人數、並發生發生率以及護理滿意度進行記錄比較。

二、結果

觀察組患者中有3例患者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併發症,其併發症發生率為6.25%,2例患者死亡,其死亡率為2.08%,43例患者或家屬對護理的效果較為滿意,其護理滿意度為89.58%。對照組患者中有10例患者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併發症,其併發症發生率為20.83%,6例患者死亡,其死亡率為12.5%,32例患者或家屬對護理的效果較為滿意,其護理滿意度為66.67%。兩組患者的併發症發生率、死亡率以及護理滿意度存在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三、討論

大量的研究資料證實,重症神經內科患者通常會存在意識障礙、吞咽困難等癥狀,對患者的進食造成直接影響。當患者受到嚴重應激反應等因素的影響時,患者的機體就會處於高分解、高代謝的狀態,同時患者還有可能出現免疫力下降、急性低蛋白血症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礙等併發症。

神經內科重症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有運動功能障礙、感覺功能障礙、部分患者還會出現昏迷不醒的情況,這些情況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對患者的正常進食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患者的胃腸吸收以及消化功能不會因此而受到影響。為了使患者的正常生理活動得以維持,就必須採取有效的措施來對患者正常生理活動所需的營養物質進行補充。因此,在對神經內科患者進行臨床治療時,不僅要對患者給予相應的專科治療,同時還必須對患者給予適當的腸內營養支持,以此來使患者體內的血漿濃度維持在正常範圍內,避免患者的腦組織因營養匱乏而出現不可逆轉的傷害。

本研究的結果顯示,行腸內營養支持的神經內科重症患者在經過相應的治療後,其併發症發生率為6.25%,死亡率為2.08%,護理滿意度為89.58%。而行常規護理的神經內科重症患者在經過相應的治療後,其併發症發生率為20.83%,死亡率為12.5%,護理滿意度為66.67%。兩組患者的併發症發生率、死亡率以及護理滿意度存在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在對神經內科重症患者進行臨床治療時,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對患者給予適當的腸內營養支持,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以及併發症發生率,使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得以提高。

在對患者進行腸內營養支持時,不僅僅是為患者提供相應的營養,它是在對患者給予適當營養支持的同時,使患者體內的氮平衡得以維持,此外,它還可以確保患者的機體結構功能不受到影響。目前,在對神經內科重症患者進行臨床治療時,腸內營養支持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情況下,在對此類患者進行對症治療的同時,還必須為患者提供充足的營養物質,以此來降低患者體內蛋白質缺失情況的出現,為患者的預後提供有利條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