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債券之王南京銀行這兩年:債券業務增速放緩,定增受挫

3月5日,深陷資管業務高管“不能履職”風波的南京銀行公布了2018年業績快報。

從初步核算數據來看,南京銀行2018年的業績表現尚可,營業收入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均實現兩位數增長。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也從2017年末的逼近監管紅線水準有所回升。

曾經的債券之王南京銀行已在進行業務轉型,債券業務擴張速度放緩,同時收縮了同業業務。同時,隨著2018年140億定增被否,其補充資本受挫,南京銀行不得不重新尋找再融資方案。

債券之王風光不再,債券業務增速放緩

2月19日,南京銀行資管業務中心總經理戴娟失聯的消息在業內流傳。次日,南京銀行在官網發布公告回應稱“本行資產管理業務中心總經理戴娟、資金運營中心副總經理董文昭及本行投資機構鑫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雁三人,因個人原因,不能正常履職”。

三名資管業務高管不能履職,在債券圈內引發較大風波,不僅因為三人是債市“老兵”,更因為南京銀行在在銀行業內有“債券之王”的稱號,此事是否是新一輪更強債市反腐的信號?

1997年銀行間債券市場成立,南京銀行成為首批銀行間市場的債券交易者,1997年到2002年先後成為銀行間債券市場首批公開市場一級交易商、首批全國統一同業拆借市場成員、首批雙邊報價商和結算代理人。

根據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官網公布的銀行間債券市場做市機構名單,南京銀行為目前30家做市商之一,並且是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A類主承銷商,按照時間順序是繼國有大行、政策性銀行、股份製銀行之後,城商行中第三家取得承銷資格的銀行。

從近兩年南京銀行的財報來看,債券業務在南京銀行的業務結構中佔據重要位置,債券的投資和承銷為該行的收入貢獻了很大比例,但與此同時,債券業務的擴張速度在放緩。

2018年上半年,南京銀行實現利息收入259.76億元,其中債券投資利息收入50.69億元,佔比19.51%。事實上,南京銀行近三年來債券投資利息收入在總利息收入中均維持兩成左右的佔比,2017年債券投資利息收入95.48億元,佔比20.26%;2016年債券投資利息收入83.23億元,佔比19.41%。

在債券承銷業務方面,2018年上半年債券承銷業務收入6.48億元,在手續費及傭金收入中佔比29.69%。2017年債券承銷業務收入9.02億元,在手續費及傭金收入中佔比22.79%;2016年債券承銷業務收入6.33億元,佔比15.15%。

然而,南京銀行債券業務帶來的收入增速持續放緩。從該行債券投資收入同比增速來看,2018年上半年、2017年、2016年同比增長分別為9.19%、14.72%、16.91%。

在債券承銷業務收入增速上,2018年上半年、2017年、2016年的同比增速分別為23.54%、42.46%、75.92%。

此外,從債券投資規模來看,儘管目前南京銀行的債券投資仍為生息資產中佔比最大的一項,佔比超過一半,但債券投資規模增速也連年下降,不複以往迅猛態勢。

自2012年開始,南京銀行債券投資餘額的增速超過總資產增速,2015年債券投資餘額的增速達到最高點,同比增長高達69.70%,此後開始回落,2016年同比增長47.53%,但仍高於總資產增速。但2017年債券投資餘額增速大幅減少至2.67%,開始低於總資產增速。2018年繼續回落,截至2018年上半年末,南京銀行債券投資平均餘額5715.40億元,較2017年上半年增長僅1.46%。

南京銀行表示,2014年至2016年,債券市場發行規模增長,交易量持續增加,債券收益率曲線整體上移,因此該行對於交易類債券投資增速較快。2016 年下半年以來,受債券市場下行的影響,該行相應縮減了交易類債券投資規模。

同業收縮,資產擴張放緩

除了“債券之王”,南京銀行還有城商行“同業之王”的稱號,此前的業績增長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同業業務的快速增長。

根據東北證券研報,從2007年末到2016年末,南京銀行總資產的年複合增長率為34.06%,存、貸款的年複合增長率分別為 32.82%和 28.91%,持有債券的年複合增長率為 31.58%,同業業務的年複合增長率為 32.89%,均略高於貸款。對南京銀行總資產增速拉動最猛的是非標業務,年複合增長率達到 63.90%。同業業務的收入佔比在2011年達到最高,為22.95%。

針對銀行同業業務的監管早已有之,2017年監管部門又掀起強監管“風暴”,開展“三三四十”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行動,同業業務為其中的一個重點。在原中國銀監會2017年4月發布的《中國銀監會關於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中,同業業務要求控制業務增量,並消化存量風險。

在嚴監管環境下,南京銀行開始進行調整。2017年年報顯示,其同業業務及時調整資產負債策略,包括合理擺布同業負債,通過衍生工具、本外幣聯動等方式降低綜合負債成本,資產端規模有所收縮。截至2017年末,南京銀行存放同業款項562.29億元,同比減少40.50%,主要原因為存放境內同業款項減少;拆出資金47.67億元,同比減少44.92%,主要原因類似,為拆放境內銀行款項減少。2018年該行同業繼續收縮,截至2018年上半年末,存放同業款項為430.56億元,較2017年末減少23.43%;拆出資金為7.27億元;較2017年末大減84.75%。

而在此前,這兩個項目均呈現正增長且增速極高。2016年末,南京銀行存放同業款項 944.96億元,同比增加241.83%;拆出資金86.55億元,同比增加119.26%。

從同業負債(以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存放款項、拆入資金、賣出回購金融資產款之和計算)來看,截至2018年上半年末該行同業負債718.83億元,較2017年末減少18.37%。

在同業收縮的同時,南京銀行資產規模擴張也在放緩,從2017年開始,增速降至10%以下。截至2017年末,南京銀行資產總額11,411.63億元,較年初增長了7.26%。根據2018年業績快報,截至2018年末,該行資產總額12,362.96億元,較年初增長8.34%。此前該行資產規模一直呈現高速擴張態勢,2016年、2015年、2014年的資產總額增速分別為32.16%、40.46%、32.04%,連續保持在30%以上。

140億定增被否,一級資本充足率承壓

資產規模擴張放緩的同時,南京銀行的資本補充壓力開始增大。截至2017年末,該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分別為7.99%、9.37%、12.93%,較2016年末分別下降了0.78、0.40、0.22個百分點。其中,核心一級資本率已經逼近監管紅線,監管要求到2018年底,非系統性重要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要達到7.5%,南京銀行僅僅高出最低要求不到0.5個百分點。

2018年年中,南京銀行曾經申請發行140億定增,最終被證監會否決。根據2017年8月南京銀行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其擬向五名特定投資者——紫金投資、南京高科、太平人壽、鳳凰集團和交通控股非公開發行不超16.96億股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140億元,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補充核心一級資本。證監會於2017年11月受理了該申請,並於當年12月給出了反饋意見。

證監會提出的問題包括該行債券投資金額增長較快,且投資金額遠超貸款金額。南京銀行方面回復稱,因經濟下行等因素導致實體經濟信貸需求增長緩慢,出於安全性和流動性等角度,將負債端資金更多的配置於債券資產,從而推動債券投資規模的持續增長。

2018年7月30日,證監會發行審核委員會對該行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申請進行了審核,最終決定不予核準。

根據2018年半年報,自2007年上市以後,南京銀行曾經用發行二級資本債券、非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和優先股等方式募集資金。2014年、2016年該行兩次在銀行間債券市場公開發行二級資本債券,共計150億元,用於補充二級資本;2015 年,該行非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募集資金淨額79.22 億元,用於補充核心資本;2015年、2016年,兩次非公開發行優先股,共募集資金淨額98.49億元,用於補充其他一級資本。五次募資活動共募集資金327.71億元。若140億元的定增獲準發行,可以一舉募集此前五年間募資總額的約40%。證監會審核結果無異於是對南京銀行資本承壓的境況雪上加霜。

不過,2018年6月,南京銀行獲準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公開發行不超過280億元人民幣金融債券。其中2018年7月和11月該行已經分兩次發行了共計180億元的金融債券。2019 年 2 月 22 日,該行又發行完畢2019年第一期金融債券,發行總規模100億元。南京銀行表示,本期債券募集的資金將用於優化中長期資產負債匹配結構,增加穩定中長期負債來源並支持新增中長期資產業務的開展。

2018年該行的資本充足率開始小幅上升。根據2018年業績快報,截止到2018年末,該行資本充足率13.04%,較年初上升0.11個百分點;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8.55%,較年初上升0.56個百分點。目前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已經超出監管紅線1個百分點,資本補充壓力有所緩解。

中信建投銀行業分析師楊榮表示,南京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上升,一方面是由於加快了業績釋放,全年實現了110億的歸母淨利均可以計入核心一級資本金,另一方面是由於該行通過風險加權資產結構的調整放慢了其總體規模的擴張速度。從上半年的情況來看,風險加權資產較去年同比增長10.9%,較2017 年全年下降1.89個百分點,但貸款總額仍有12.13%的增長,原因在於該行加快了輕型銀行轉型工作,零售貸款佔比大幅回升,從而節約了更多的資本金。

不過,楊榮指出,從長遠發展來看,只靠內源融資無法維持規模擴張,預計南京銀行2019年仍需發布補充核心一級資本金的再融資方案。

營收和淨利潤呈兩位數增長,業績表現卻不敵同業

2018年,南京銀行實現營收274.02億元,同比增長10.3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110.70億元,同比增長14.50%。儘管營收和淨利潤均實現兩位數增長,但在同類型銀行中排名並不靠前。

在城商行中,南京銀行與寧波銀行體量相當,但二者比較,南京銀行的財務表現不如寧波銀行。截至2018年末,寧波銀行總資產11,165.23億元,比南京銀行的資產規模小約1200億,但營收和淨利潤規模都比南京銀行大。寧波銀行2018年營業收入289.30億元,同比增長14.2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11.8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9.84%。

此外,寧波銀行的股票總市值遠超過南京銀行。寧波銀行2018年業績快報披露基本每股收益為2.15元。根據萬得3月7日數據,寧波銀行TTM市盈率為9.38 ,總市值1049億元。南京銀行2018年業績快報披露的基本每股收益為1.26元,萬得3月7日數據顯示TTM市盈率約為6.28,總市值695.5億,比寧波銀行少了將近400億。

在資產質量方面,南京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小幅抬頭。截至2018年末,南京銀行不良貸款率0.89%,較年初上升0.03個百分點。寧波銀行的不良率則出現下降,2018年末不良貸款率0.78%,比年初下降0.04個百分點。

新京報記者 顧志娟 編輯 嶽彩周 王進雨 校對 李立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