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養生跟長壽相等 預防勝於治療

現今社會,環境汙染,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大,很多人由於生活習慣,工作的關係,處於亞健康狀態。 所以,沒病不等於健康 ,身體好比一輛汽車,當過度的使用,超負荷的使用,而不給它保養時,等他壞了再去修,那麼,修理好了的汽車,怎麼說也不如原來的。 人的身體如果病了,壞了,治好後,總有點後遺症。 所以,人要在沒有病時,一定要注意保養。

在生活中,不少人都將養生之道等同於養生之術,其實不然。中醫將養生的理論稱為「養生之道」,而將養生的方法稱為「養生之術」。養生之道,基本概括了幾千年來醫藥、飲食、宗教、民俗、國術等文化方面的養生理論。其內容不外以下四點:

一、順其自然

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強調在養生的過程中,既不可違背自然規律,同時也要重視人與社會的統一協調性。正如《內經》主張:「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

二、形神兼養

在養生過程中既要注重形體養護,更要重視精神心理方面的調攝,正所謂「形神兼養」、「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

三、動靜結合

現代醫學主張「生命在於運動」,中醫也主張「動則生陽」,但也主張「動中取靜」、「不妄作勞」。

四、審因施養

養生不拘一法、一式,應形、神、動、靜、食、葯……多種途徑、多種方式進行養生活動。


此外,也要因人、因地、因時之不同用不同的養生方法,正所謂「審因施養」和「辨證施養」。而「養生之術」則是要求在養生之道的指導下,方能實施。其內容囊括了以下七方面:

1、神養

包括精神心理調養、情趣愛好調養和道德品質調養等方面。多涉及了中醫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內容。

2、行為養

包括衣、食、住、行和性生活等生活起居行為調養。

3、氣養

主要為醫用健身氣功的「內養功」。多涉及了中醫文化、宗教文化和國術文化內容。

4、形養

主要包括形體鍛煉及健身活動。多融合了醫學文化和國術文化內容。

5、食養

為中醫養生之術的主要內容之一,其應用範圍較廣,適應人群也較多。主要內容為養生食品的選配調製與應用,以及飲食方法與節製等。內容包括了醫、葯、食、茶、酒以及民俗等文化。

6、葯養

主要內容為養生藥劑的選配調製。其製劑多為純天然食性植物葯;其製法也多為粗加工調劑;其劑型也多與食品相融合。因此,中醫常有「葯膳」之說。

7、術養

是以上養生之術以外的一種非食非葯的養生方法,即利用按摩、推拿、針灸、沐浴、熨燙、磁吸、器物刺激等療法進行養生。主要涉及醫藥文化。

古今中外養生之說頗多,我覺得養生必須做到以下四點:

1、心態要平衡。養生之道養心為上,「一生淡泊養心機」乃養生之最高境界。心要靜。凡事不可虛浮,遇事不可煩躁,處事得之淡然,不因實現某個目標或獲得某種利益而忘乎所以,驕傲自滿;失之坦然,不因未實現某個目標或獲得某種利益而灰心喪氣,耿耿於懷;爭其必然,凡經過努力可以實現的目標或獲得的利益,要積極奮進,勇於爭取;順其自然,說話做事要符合客觀規律,符合科學發展觀。生活中要有知足常樂的心態,別人騎馬我騎驢,回頭看後面還有一串挑擔漢。心要寬。常言道心寬體胖,對人處事豁達大度,不斤斤計較,不雞腸小肚,不固執己見,象給彌勒佛的對聯那樣: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慈顏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寬以待人,嚴於律己,談笑之間泯仇怨。

2、起居要規律。古人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乃日常起居的基本要求。尤其是都市人呼吸著被汙染的空氣,吃著有毒的食品,過著工作緊張、人際關係複雜、缺少鍛煉、應酬過多、飲酒熬夜的不良生活,長期處於高壓、緊張、焦慮情緒之中,五臟六腑難免不出問題,這都是不良生活習慣導致的疾病。長期晝伏夜出或不分晝夜的勞作、玩樂都是養生之大忌。一般來說應養成早上按時起床,中午稍事小憩,晚上按時睡覺的習慣。盡量避免春困夏煩秋燥冬懶,尤其是秋冬兩季,既不要貪睡戀窩以免整天沒精神,也不要過早起床晨練吸入霧氣中的有害物。小憩養神最好要臥床,伏案或座臥沙發皆對頸椎、腰椎不利。晚上不要熬夜,尤其是老年人更不能熬夜,一般晚上10時許應上床休息。文武之道,有張有弛。不會休息的人就不會工作。把握好休養生息,才能保住精氣神,也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3、膳食要合理。《黃帝內經》養生經言:飲食有節,起居有度,不妄勞作,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年,度百歲乃去。能吃能喝不足以說明健康,會吃會喝才能保證健康。吃什麼,怎樣吃,吃多少,何時吃是有講究的。在人生過程中,不可能象營養學專家要求的那樣安排膳食,但也不可擇食挑食或暴飲暴食。要堅持三個一點的原則,即好吃的少吃一點,不好吃的也吃一點,端上桌的都嘗一點。好吃的吃多了傷脾胃,下次就不想吃了;自然界的東西講究相生相剋,長期偏好某些食物或吃法都不利於健康。要堅持早餐吃飽,補充夜間的消耗,奠定全天勞作的基礎,切不可不吃早餐;午餐吃好,補充營養,為午後勞作和夜間少餐提供保證;晚餐吃少,減輕腸胃負荷,避免營養過剩。飲酒少則提神,多則傷身,以不醉為妙。飲料以自製豆漿、果蔬沙拉、安全牛奶、清茶等為好,五穀雜糧有利健康,慎飲其他飲料及營養保健品,身體不適能通過自身免疫或調節治癒時最好不吃藥。

4、運動要適量。養生的最大誤區是身體健康時不鍛煉,老了或身體出現問題時才鍛煉,避免人們常說的年輕時拚命掙錢,老時拿錢養命。鍛煉要持之以恆,運動要符合科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