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高血壓病能長壽嗎?日常飲食怎麼注意比較好

高血壓(hypertension)是指以體循環動脈血壓(收縮壓和/或舒張壓)增高為主要特徵(收縮壓≥140毫米汞柱,舒張壓≥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腦、腎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質性損害的臨床綜合征。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中國有數億的高血壓人群,也是心腦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正常人的血壓隨內外環境變化在一定範圍內波動,在整體人群,血壓水準隨年齡逐漸升高,以收縮壓更為明顯,但50歲後舒張壓呈現下降趨勢,脈壓也隨之加大。

一、高血壓控制好一樣長壽

目前,對高血壓病還缺乏徹底根治的特效手段,因此高血壓的預後比較差。有些患者以為得了高血壓病就與長壽無緣了。其實,談「壓」色變是完全不必要的。高血壓是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老年人對此必須高度重視,否則很難做到長壽。高血壓是終生疾病,不可能根治。但只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堅持長期服用降壓藥物,就能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二、高血壓控制需要藥物與生活方式乾預結合

單純性收縮期高血壓主要發生在鹽敏感的老年人中。也就是說,有鹽敏感的老人吃鹽可能引起高血壓,而對鹽不敏感的老人則不存在這個問題。低鹽飲食可使血壓有很大的改變。適當增加運動鍛煉,降低體重,減低膽固醇,戒煙限酒,對改善血壓狀況有很大幫助。老年人改善生活方式以後,仍不能使血壓下降,應在醫生指導下,合理選擇降壓藥物。治療目標是將血壓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我命在我不在天」,只要老人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堅持治療,得了高血壓照樣能長壽。

三、飲食乾預是高血壓日常乾預重點

高血壓病患者飲食調養的目的是通過膳食中營養素的調節,使心排出量恢復至正常,並使總外周阻力下降,最終使血壓恢復或接近正常。其飲食調配應注意以下幾點:

1、限制鈉鹽攝入,增加鉀的攝入。

中國人每天攝入鹽量約15克(2.5克食鹽相當於1克鈉),明顯偏高。流行病學統計資料表明,每天吃15克食鹽者,高血壓病發病率約為10%,如再增加2克食鹽,則高血壓病發病率又提高2倍。故高血壓病患者每天攝入食鹽量以5克~6克為宜。另外,高血壓病患者應適當增加鉀的攝人量,有利於鈉和水的排出。食譜中鈉和鉀的比例以1.5:1較為合適。香蕉、橘子汁、花生、豆類及豆製品中均含有豐富的鉀。但對於有腎臟疾病的高血壓病病人,吃高鉀膳食時應慎重,以免因腎臟排鉀障礙造成高鉀血症。

2、注意補充鈣和鎂。

補鈣有利於血壓降低,高血壓病患者除腎結石者外,每天應供給1克鈣(相當於碳酸鈣2.5克)。含鈣豐富的食物有脫脂奶、豆製品、蝦皮等。鎂對神經系統有抑製作用,還具有鎮靜和解痙功能,也可降低血壓。另外,服用利尿劑患者,尿鎂的排泄量增加,故應注意補充。含鎂豐富的食物有香菇、菠菜、莧菜、豆製品、蝦米、桂圓等。

3、補鋅限鎘。

鎘能升高血壓,鋅有拮抗鎘的作用。膳食中提高鋅/鎘比值,有利於高血壓病病人降低血壓。膳食中粗糧、豆類、堅果類中的鋅/鎘比值較高,可常食用。

4、注意限制熱能。

多選用低脂肪、低膽固醇食物。控制總熱能攝入,避免肥胖,保持理想體重(理想體重(千克)=身高(厘米)-105),對高血壓病防治十分重要,故肥胖者首先要減體重。另外,高血壓和高血脂、動脈硬化往往互為因果,或同時在一個人身上出現。因此,高血壓病和心臟病患者也應注意控制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宜選用不飽和脂肪酸,每天攝入膽固醇應少於300毫克。

5、蛋白質的供給一般不宜嚴格限制,以魚類和大豆蛋白為宜。適當增加海產品攝入量。

6、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戒煙,戒酒,不食用有刺激性的調味品,不喝濃茶和濃咖啡。還應多吃水果、蔬菜,多吃含纖維素多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必要時可補充維生素C和維生素B6等。注意吃飯定時定量,少吃多餐,晚餐要少而精,清淡易消化。

科學用藥、合理膳食,適度運動,高血壓病人一樣可以長壽的,而且健康長壽,減少併發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