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心臟造影手術是怎麼做的?

我們今天說一說冠脈造影的知識。

直接進入主題,冠脈造影的操作:

備皮消毒,術前準備省略,我們直接從手術台上說起:

第一步,選擇從手腕的橈動脈或大腿的股動脈穿一個針,放一個動脈鞘管進去,這個動脈鞘管就是外界和血管內連接的途徑,所有的操作都必須經過這個鞘管,也就是開通了一條血管與體外的路。

第二步,我們把造影導管從鞘管放進去,導管裡面有一根金屬導絲,引導導管前行,避免導管折斷或亂跑。導絲及導管沿著血管逐漸抵達冠脈開口附近,撤出導絲,輕微調整導管開口,導管開口對準冠脈開口,這時候鞘管外面導管的尾巴在我們手裡,就與心臟的血管形成了一條通路。

第三步,外界已經和心臟血管通過造影導管連接在一起,我們往造影管裡推造影劑,造影劑隨著導管抵達冠脈裡面,同時踩下X線造影,就留下了心臟血管即冠脈的動態影像。

根據造影結果來判斷是否需要治療。

理論上造影是會出血的,比如穿刺點,橈動脈或股動脈。尤其是動脈,壓力大,更容易出血。當然理論上也會出現全身出血,但我們術前最好了術前討論和準備,這種全身出血的可能性非常非常低。

術中橈動脈或股動脈很少出血,因為有鞘管連接著。術後拔出鞘管後,我們要加壓包紮,以前是用紗布加壓,現在有壓迫器或縫合器,目的都一樣,防止動脈出血。

但即使這樣依然會有出血的併發症,甚至會因為術後大出血出現生命危險。所以術後觀察非常重要。

冠脈造影的大概情況就說到這裡,如有相關疑問?請您留言,我們一起討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