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圖文:武漢樓市“小陽春”真的來了嗎

楚天都市報記者朱澤“三月不買房,一年都白忙。”“花山一建案千人排隊搶房,你還在等什麽?”“壓了三年的房價終於壓不住了,大漲就在今年”……

過完年的這一個月裡,正在觀望的意向購房者陸先生朋友圈裡,每天都有中介朋友刷屏這樣的動態,語氣懇切且邏輯不容置疑,一度讓他產生動搖。

武漢的一些地產從業者,甚至開始拿今年類比2013年、2016年,認為這是新一輪上漲周期的起點。

江城樓市目前真的處於爆發前夜、正穩步走在“小陽春”的路上?

現象聚集

中介使出渾身解數勸你買房

南京3000人看房團65輛大巴車橫掃72盤、燕郊某盤一夜漲7000元/㎡、深圳灣華潤潤府8000萬豪宅秒清、廣州金融城土拍又出地王:樓面價3.7萬/㎡,總價達37.07億、18城調控政策鬆綁……

隨便翻開武漢某個房產中介的朋友圈,過完年至今的一個多月時間裡,這樣的動態不止出現一次,上至宏觀政策,下至典型個案,主題永遠只有一個:“頂不住啦,房價很快就會漲!”“千人搶房再現,你還等什麽,家裡有礦啊?”本月初,花山某剛需項目開盤後,中介們就在朋友圈廣發購房者排隊的照片,並配上上述文字。

除了擺現象,武漢的房產中介們還擅長舉出數據,刺激意向購房者,如“1月一線城市同比上漲3.3%,二線城市上漲11.6%,三線城市上漲11%。”

業內人士分析,中介們最擅長的,就是利用互聯網時代的信息不對等,製造看似牢不可破的謠言。實際情況是這樣的:

南京3000人看房團65輛大巴車橫掃72盤?南京某房產網站每年都會舉辦3000人看房團,前兩年人還多些。

燕郊某盤均價一夜漲7000元?該項目在燕郊房價巔峰時為3.5萬/㎡,最低跌到1.8萬/㎡,且漲7000元/㎡的僅是單套。

18城調控政策鬆綁?從一線城市到三四線小城,這些鬆綁政策基本都是針對“邊角料”和放寬人才落戶條件,並未涉及調控核心政策“限購限售限價”。

此外,將個例無限放大是銷售的慣用伎倆。

花山某項目千人排隊搶房?該項目均價1萬元左右,在節後幾乎無新盤入市的武漢樓市,剛需項目自然受到熱捧,這卻被渲染成“搶房”。

行情透視

新房供應需求仍舊很萎縮

真實的武漢樓市又是怎樣的?連日來,楚天都市報記者對市場進行了探訪,發現在新房方面,無論是供應還是需求,年末歲初的頹勢仍在延續。

上周,武漢僅兩個剛需建案入市,沒有新頒發的住宅預售許可證,這意味著本周仍無新盤入市。

上周入市的兩個剛需建案中,位於新洲陽邏的建案為品牌房企聯合開發,含裝修價格未過萬元,又臨近商業廣場和學校,受到關注度較高,開盤銷售情況理想。

另一個建案位於東西湖金銀潭,項目距離地鐵換乘點約1公里,且周邊商業配套欠缺,適合剛需購房者,前期開盤的樓棟仍有房源在售。

而根據武漢市房管局數據,1至2月,該市共計核發建案預售許可證61個,建案批準預售面積為194.66萬平方米,同比減少27%。新建住房批準預售面積為160.9萬平方米,同比減少22.47%。其中,中心城區供應面積為64.39萬平方米,佔比40%,新城區供應面積為96.52萬平方米,佔比60%。

1至2月,新城區唱主角,新洲區、黃陂區、江夏區分列批準預售的項目數量前三。90-120平方米戶型剛需住宅套數最大,為7291套,佔比50.31%。

市場探訪

二手房掛了一年降價40萬

新房市場萎靡,二手房市場更加難過。“恭喜×××店,周末再成交五單!”不少中介曬出成交單,宣稱二手房成交十分活躍。

實際上,楚天都市報記者探訪發現,不少二手房掛牌近一年,價格也一降再降,年後能成交已算比較理想的狀態。“去年3月份就掛上去了,價格一再降低,到現在都沒賣出去。”昨日,在東湖高新民族大道有一套四房待售的吳女士說,二手房市場轉冷讓她有點措手不及。

據吳女士介紹,她的房子是低樓層,面積超過140平方米,去年3月27日掛上網出售,掛牌總價約310萬元。

隨後,不停有房產中介打電話給她,谘詢房屋詳細信息,但始終沒有意向購買者上門實地看房。某房屋中介客戶端顯示,該房源共獲得5人關注,但近一周和近一月中介帶看次數均為0。

無奈之下,在中介的建議下,吳女士幾次下調掛牌價,直至昨日,她的房屋掛牌總價已下降了42萬元。附近中介表示,其房源仍沒有客戶要上門查看的跡象。

近日,中介掛出武昌丁字橋某建案一套房源,單價僅每平方米2.3萬元,總價比市場價低出70多萬元。該小區一直很火,關注度較高,成交均價都在三萬多元。

一名中介銷售人員坦言,每年三月樓市都有“小陽春”現象,但這只是過完春節後,樓市步入了正常節奏而已。實際上,最近的購房電話谘詢量與年前相比無太大變化。

而從全市情況來看,二手房掛牌均價處於下跌通道。據統計,今年2月份武漢市二手房掛牌均價15670元/㎡,較上月下跌了0.87%。

專家建議

節後樓市略微回暖實屬正常

業內人士分析,最近全國有不少項目宣布漲價,這是人為刺激市場。但從樓市過往歷史來看,房地產行業每逢春節後一般都有一波市場炒作。從市場發展看,隨著金九銀十逐漸褪色,春節期間市場成交冰封,3月份必然會積蓄大量的購房客戶。這種情況下,炒作更有可能會影響市場。

事實上,各大房企對於2019年市場預期依然較謹慎,很多項目加快開盤節奏和去化速度,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市場節後的回溫速度,同時部分房企在償債壓力之下,積極回款加快周轉。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總監嚴躍進帳析,作為新一線的武漢,目前樓市最大趨勢與全國趨同,就是走穩,目前正在延續降溫的走勢,期待小陽春之後的普漲並不現實。

對於普通購房者來說,這種行情下如何操作?

業內人士分析,武漢樓市的預期已經發生改變,購房者不妨趁此機會,結合自己的需求,理性挑選合適的項目入手。

新房方面,開盤項目較少,可選擇的余地不大,但去年下半年開盤的項目中,不少項目仍有房源在售。

二手房方面,前兩年的價格泡沫在市場規律的作用下被逐漸刺破,越來越多的二手房性價比正在提高,此時應全面考察房源的區域、配套、小區內環境、物業服務質量等因素,挑選最心儀的房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