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樓市,真的回暖了?

網上有句話傳得很廣:中國最牛逼的通訊社是朋友圈,中國最優秀的宣傳工作者,都在房產中介的隊伍裡。

這兩周來,所有的房產中介都在傳:

南京3000人看房團65輛大巴車橫掃72盤、燕郊某盤一夜漲7000元/㎡、深圳灣華潤潤府8000萬豪宅秒清、廣州金融城土拍又出地王:樓面價3.7萬/㎡,總價達37.07億、18城調控政策鬆綁……

樓市,這麽快就回暖了?

在經歷了長達6個月的慣性下跌,市場開始造勢,營造“金三銀四”的氛圍,個別板塊個別項目的火爆在趨冷的樓市被放大,而裹挾在其中的你,是不是看到了事物的一面,沒有看到事物的另一面。

而以上這些事的真相是:

1. 南京3000人看房團65輛大巴車橫掃72盤

——南京這一房產網站每年都會舉辦3000人看房團,2016年、2017年比今年還多人都沒有上頭條,而在樓市下行的2019年的通稿卻神奇地刷屏了。

2. 燕郊天洋城一夜漲7000元/㎡

——天洋城做為燕郊鎮中心地段最好、配套最優、生活最便利的項目,是曾經站上燕郊3.5萬/㎡房價巔峰的大體量項目,而最低的時候跌到1.8萬/㎡。

相比跌去的,即使漲7000元/㎡,漲的還補不齊天跌的部分呢,而且只是單套漲,不是小區價值的整體回歸。

3.深圳灣華潤潤府8000萬豪宅秒光

——深圳灣華潤瑞府位於深圳最高端的濱海豪宅區,旁邊靠著南山的地標春筍,本次開盤推貨143套,才賣了69套,秒光的是400平D戶型,總價8000萬,還有一堆上億的賣不出去。

且不說豪宅市場與普通人無關。

深圳豪宅並非都好賣,恆裕濱城二期也是深圳灣一線海景的標杆產品,首開20萬/㎡,價高不好賣,最近剛剛下調價格,依然去化困難。還有蛇口的楓葉望海公館,近期還啟動了分銷來加暢銷售進度,回籠資金。

4.廣州金融城土拍火熱:370676萬元+55%自持,折合樓面價37465元/㎡

——所有的廣州人都知道珠江新城、琶洲、金融城是廣州向東發展的黃金三角,金融城的控規主要以商業、商務用地為主,本地塊則是為數不多的臨江宅地,南臨廣闊珠江,坐享一線江景,可做成一線瞰江高端住宅項目。

未來可能是廣州在售的唯一一線江景豪宅新房,價格頂破利潤率可想而知。這麽一塊難得一見的好地,吸引12家開發商,37465元/㎡的樓面價也就不奇怪了。

5.18城政策鬆綁

——從一線城市到三四線小城,這場鬆綁潮,覆蓋面極其廣。但是這些鬆綁政策基本都是針對“邊角料”和放寬人才落戶條件,都是一些不痛不癢的操作,不斷在試探,並沒有什麽完全放開限購限售限價的虎狼之藥,掀不起什麽大波瀾。

所以市場真的回暖了嗎?

沒有!

只是局部的項目火熱和板塊躁動,只是通過房地產自媒體文章和中介朋友圈的放大,顯得格外躁動。

而且正逢年初,正是各城高價地項目集中入市的月份,項目備案價格稍高,到時,2月的統計數據會有所上浮,到時又得躁動一番。

如果你真的相信了,這些局部的躁動能夠真正完全市場的房價預期,那就是天真了。

房價真正要回暖離不開的三大最關鍵要素是:貨幣寬鬆(錢)、限購寬鬆(房票)、限貸寬鬆(貸票)。

而樓市要迎來真正的寬鬆,顯然需要非常苛刻的條件。

結合2008年和2014上兩輪房地產刺激調控來看,真正能夠觸動調控的只有以下3點的共同爆發:

1. 受國內外經濟環境影響,經濟衰落下行預期強烈,需要托底地價房價,穩定市場預期和經濟增長。

2. 大量城市尤其是重點城市供過於求,樓市面臨著高庫存的風險。

3. 樓市遇冷明顯,掀起降價潮,成交量下滑,量價齊跌,市場救市呼聲強烈。

而2019年是個地產小年,樓市的綜合基調是穩,分類調控,一城一策,一定是大勢所趨。

真正微妙的是,不管是經濟還是房地產,都和2014年一樣,處於調整期。

經濟上,從成本優勢向技術優勢轉變,處於產業轉型升級的調整期。

房地產上,從短期調控向長效機制轉變,處於產品升級、政策升級的調整期。

所以目前影響各城市樓市大勢最關鍵的是:庫存周期和量價調整預期,所以2019年,那些庫存壓力大、量價調整超預期的城市,才更有放鬆調控、主動救市的訴求。

一般來說,對各城市來說,

(土地)消化周期在36個月以上的,停止供地;

(土地)消化周期在36-18個月的,要減少供地;

(土地)消化周期在12-6個月的,要增加供地;

(土地)消化周期在6個月以下的,不僅要顯著增加供地,還要加快供地節奏。

所以12個月和6個月也是普遍意義上的分界線,庫存周期在12月以內的有上漲的前兆,庫存周期在6個月以內就是即將上漲了。

目前庫存周期的基本面是:20-25個月。

所以基本上不具備普漲的條件,唯有少數的城市觸到了邊界,例如深圳。

所以現在你去深圳各大售樓部看新房,會發展不少開發商都在捂盤,上有豪宅半島城邦香山美墅京基禦景峰,下有剛需盤華強城京基瓏庭,他們都在等一個合適的時機,在市場反彈期入市。

除了庫存周期之外,還有量價調整預期,我們一般通過二手房的成交周期來看。

看看二手房的成交周期有沒有連續兩個月縮短,目前全國滿足以上條件的有:北京、上海、深圳、燕郊、北三縣、廈門。

所以大勢已經很明確了:

放鬆——是“邊角料”和不痛不癢的人才落戶。

火熱——是個別項目和個別板塊。

供需緊張——是個別城市,沒有出現普遍性的高庫存或供需緊張。

綜上,房價還未達到普遍回暖的條件,只有局部城市已經開始在醞釀觸底反彈,其實“炒”的意味濃了點。

而房價真回暖了嗎?

其實,房價不只有漲和跌,中間還有“橫盤”這個大阻礙。就像這個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非正即誤,在那中間,還有一個無盡的灰。

在樓市分化之際,有人在撩騷,有人在尋找,各種炒作,無非就是切中了“房價要漲”這個國民最大的焦慮。

不管是躁動的房產中介還是你我,終究是大時代洪流下裹挾著的一粒塵埃罷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