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帕金森病患者藥物治療時常犯的誤區

帕金森病的治療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康復治療、心理治療等綜合療法,藥物治療是首選,並且是最主要的治療手段。臨床上常常有患者因服藥時間不當導致藥物療效減退,或停藥方法不當出現嚴重的撤葯綜合征,嚴重時危及生命。因此一定要關注抗帕金森病藥物的正確服用方法。

左旋多巴類藥物(卡左雙多巴和多巴絲肼片),是帕金森病最有效的治療藥物。這類藥物的服藥誤區最多見。

誤區一:為避免藥物刺激胃腸道,選擇飯後立即服用左旋多巴

左旋多巴類藥物需要從胃排空到小腸後才被吸收利用,如果與蛋白質共同進食會影響藥物的吸收,使藥效大打折扣,因此適宜在餐前1小時或餐後1小時服用。不少老人早餐有喝牛奶、優酪乳的習慣,但牛奶含蛋白質也會影響藥效,因此不建議在服藥同時喝牛奶或進食其他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誤區二:怕漏服藥物,故意減少服藥次數、增加單次的服藥劑量,認為反正藥物總量不少

左旋多巴單次、大劑量給葯,藥物濃度波動過大,容易出現療效減退、不自主的舞蹈樣動作等難以調控的運動併發症,原則上應該盡量小劑量、多次給葯,避免血葯濃度忽高忽低,減少運動併發症的發生。舉個例子,如果每日美多巴總量是1片,每次1/4片、每日4次的服藥方法優於每次1/2片、每日2次的服法。

誤區三:開始服藥時,一下子加到足量,達到滿意的癥狀控制

帕金森病是一慢性神經系統變性疾病,治療上不能只顧眼前,需要長程管理,兼顧到遠期的治療效果。大量服用左旋多巴,短期內就會出現不自主的舞蹈樣動作等難於調控的異動症,而小劑量,即便長期服用,異動症的發生率並不高。原則上應考慮使用最小劑量,維持相對滿意的治療效果,遵循「細水長流、不求全效」原則。所以宜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一方面可以減少噁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的發生,增加病人對藥物的耐受性;另一方面,避免很快出現異動症。

誤區四:長期服用帕金森藥物會出現開關、劑末現象,病情初期不願服藥

帕金森病人初期主要以震顫為主,此時還未影響到生活,並且考慮到長期服用帕金森藥物會出現開關、劑末現象,很對患者不會及時就醫。目前有資料顯示癥狀發現越早,治療越早,效果越好。臨床證實,發病後1~3年內開始用藥的患者,在自理能力、活動能力和生活品質等方面明顯優於發病後4~6年才開始用藥的患者。另外,早治療還可通過延緩疾病的進展而降低治療費用,因為帕金森病晚期治療費用遠大於早中期費用。

隨著多種治療帕金森病藥物的出現,聯合用藥延緩了左旋多巴副作用的出現,並且,安裝腦起搏器也為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解開「運動枷鎖」,也可使早期帕金森患者重返工作崗位。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