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生活中預防直腸癌需要注意的三點

直腸癌是指從齒狀線至直腸乙狀結腸交界處之間的癌,是消化道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直腸癌位置低,容易被直腸指診及乙狀結腸鏡診斷。但因其位置深入盆腔,解剖關係複雜,手術不易徹底,術後複發率高。中下段直腸癌與肛管括約肌接近,手術時很難保留肛門及其功能是手術的一個難題,也是手術方法上爭論最多的一種疾病。我國直腸癌發病年齡中位數在45歲左右。青年人發病率有升高的趨勢。

目前,直腸癌的病因還沒完全研究清楚,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1)遺傳:親屬中有直腸癌患者,本人發生直腸癌的風險會比普通人高。

(2)飲食習慣:動物脂肪(如肥肉、豬油)和蛋白質(如豬牛羊等紅肉)攝入過多,膳食纖維(粗糧、蔬菜等含有較豐富的膳食纖維)攝入過少。

(3)不良生活習慣:包括吸煙、長期便秘等。

(4)年齡和性別:隨著年齡增長,發生直腸癌的風險會增加;男性發生直腸癌的風險高於女性。

(5)直腸息肉:有直腸息肉病史,發生直腸癌的風險會增加。

因此,在平常的生活中我們應該怎麼預防直腸癌的發生呢?

(1)改進飲食習慣。合理安排每日飲食,多吃新鮮水果、蔬菜等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及粗纖維的食物,適當增加主食中粗糧、雜糧的比例,不宜過細過精。改變以肉類及高蛋白食物為主食的習慣。少吃高脂肪性食物,特別是要控制動物性脂肪的攝入。故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飲食所 產生的致癌物質多,作用於大腸時間長,必然導致大腸癌的發生率增加。

(2)積極防治腸道疾病,積極鍛煉身體。預防各種息肉、慢性腸炎(包括潰瘍性結腸炎)、血吸蟲 病、慢性痢疾等,對於腸道息肉更應及早處理。大腸息肉分為五大類,即腺瘤性息肉、化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錯構瘤性息肉等,其中腺瘤性息肉是真性腫瘤性息肉,是一種大腸癌癌前病變,所以當發現大腸內有腺瘤時,就應進行治療,摘除腺瘤並進行病理學檢查,希望有良性腺瘤階段予以摘除,以防大腸癌。如果不予以早 期治療,絕大多數會變成大腸癌,預後是不良的。另外,應積極治療習慣性便秘,注意保持大便通暢。

(3)定期檢查。對大腸癌的高危人群,如40歲以上男性,家族性多發性腸息肉患者,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慢性血吸蟲病患者及有大腸癌家族史的人應定期檢查,警惕大腸癌的警號及早期癥狀,如大便習慣改變,腹瀉、便秘交替,大便帶血或黑便,大便形狀變扁變細等。

如果是低位直腸癌,那麼手術切除就意味著永久性消化道改道,患者將面臨著腹壁造瘺的痛苦;然而選擇直腸支架的方式,只能把腸道撐開一點點,對腫瘤並沒有任何治療意義。如此應運而生的就是低位直腸癌冷凍治療,冷凍治療是利用深低溫(零下190℃)將腫瘤組織凍死,再利用室溫復溫,達到讓腫瘤組織消融的治療效果。這個治療的優點是有效消融腫瘤實體,保留肛門功能,手術風險很低,沒有手術創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