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經方臨床模擬練習-每日一案(第778期)

何某,女,33歲。產後八月,心下疼痛四十餘日,由食補過多而起。先服胃必治、嗎丁啉,繼服理中丸七日不效。患者面色?白,形體略胖,舌淡紅,苔白膩。

詢知疼痛每發於飯後,著涼益甚。胃納一般,不泛酸,不嘔惡,微噯逆,大便日一行。乳汁不足,月經未行。切其脈,沉細弱。診其腹,心下、臍右拒壓,腹肌攣急,當臍動悸。

處方:██。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大承氣湯(註:答案非唯一,僅供參考)

武某,女,55歲。腹脹半月余,於2008年5月16日來診。詢知病起於憂鬱,2006年行肝臟血管瘤切除術。翌年,肝臟復長血管瘤,更術之。上月,超音波又査出肝血管瘤。一憂瘤之屢長;二憂手術之苦;三優醫藥費之昂,集憂成疾,致鬱火內傳陽明。

雖無潮熱、汗出、譫語、便秘,然腹脹,食後益盛,口苦、口臭、思冷、舌紅、脈沉弦滑皆胃家實證也。舒肝解鬱之治,應在化火之前,若已成陽明,則當清泄通腑,以其未至燥化,故宜大承氣湯。擬:

厚樸15g 枳實10g 大黃10g 一劑

後,夫病陪診,雲葯後即瘥。

原文複習

《傷寒論》第208條: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裡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鞭也,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大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至大泄下。

《傷寒論》第209條:陽明病,潮熱,大便已硬者,可與大承氣湯;不硬者,不可與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與小承氣湯,湯入腹中,轉矢氣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轉矢氣者,此但初頭硬,後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脹滿不能食也,欲飲水者,與水則噦。其後發熱者,必大便復硬而少也,以小承氣湯和之。不轉矢氣者,慎不可攻也。

《傷寒論》第213條: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則譫語,小承氣湯主之。若一服譫語止,更莫再服。

《傷寒論》第214條:陽明病,譫語,發潮熱,脈滑而疾(一雲虛)者,小承氣湯主之;因與承氣湯一升,湯入腹轉運站矢氣者,更服一升;若不轉矢氣,勿更與之。明日不大便,脈反微澀者,裡虛者,為難治,不可更與承氣湯也。

《傷寒論》第250條:太陽病,若吐,若下,若發汗後,微煩,小便數,大便因硬者,與小承氣湯和之。

《傷寒論》第374條: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氣湯。

各家論述

《金鏡內台方議》:證屬陽明者,皆為可下也,若大滿、大實者,屬大承氣湯。今此大熱,大便硬,未至於大實,隻屬小承氣湯也。以大黃為君,而盪除邪熱;以枳實為臣,而破堅實;以厚樸為佐使,而調中除結燥也。

《醫方考》:邪在上焦則作滿,邪在中焦則作脹,胃中實則作潮熱,陽乘於心則狂,熱乾胃口則喘,枳、樸去上焦之痞滿,大黃盪胃中之實熱。此其裡證雖成,病未危急,痞、滿、燥、實、堅猶未全俱,以是方主之,則氣亦順矣,故曰小承氣。

《傷寒附翼》:夫諸病皆因於氣,穢物之不去,由於氣之不順、故攻積之劑,必用行氣之葯以主之,亢則害。承乃製,此承氣之所由。又病去而元氣不傷,此承氣之義也;大黃倍厚樸,是氣葯為臣,名小承氣。味少,性緩,製小,其服欲微和胃氣也,故名曰小。三物同煎,不分次第,而服隻四合,此求地道之通,故不用芒消之峻,且遠於大黃之銳矣,故稱為微和之劑。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