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些習慣可能會導致胃下垂 不敢多吃飯需注意

胃下垂,通俗點說就是胃部沒有維持固有的形態,而是呈現一種下垂的狀態,輕度胃下垂一般沒有癥狀,重度以上才會出現消化不良等症,胃下垂從何而來?

哪些習慣導致了胃下垂?

一、狼吞虎咽

口腔對食物的咀嚼過程會反射性刺激胃的蠕動,增強胃壁的張力,如果不加以充分的咀嚼,狼吞虎咽吃下去的食物不能及時被吸收,胃的蠕動減慢,減慢了排空速度,胃部就會腹脹不適。

二、食物太過粗糙

細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容易消化,胃部負擔較小。而若食物乾硬或質地偏硬,如牛排、炸丸子、花生、蠶豆等,進入胃內不易消化,還可能損傷胃粘膜而促進胃炎發生率增高。

三、多食刺激性食物

吃飯無辣不歡,無酒不歡,飯後濃茶解酒,疲倦咖啡提神……,這些也許已經成為了你的習慣,但是這些統稱為刺激性強的食物可使我們的胃分泌大量的胃酸,造成泛酸、燒心的癥狀。

四、飯後立刻工作

飯後血液都在用去消化食物,立刻工作會使分散部分血液不能全部用來消化,且飯後立刻工作,胃部本來就吃滿了食物,立刻工作,胃部會不堪重負。

五、暴飲暴食、飢一頓飽一頓

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定時定量。

胃下垂有什麼癥狀?

平素或久病後身體消瘦,致使腹壁的緊張度發生變化,腹壁脂肪缺乏,或者肌肉鬆弛,腹壓減低,以及支持臟器的組織無力與臟器本身無力,均可引起胃下垂。發生胃下垂以後會出現蠕動遲緩,緊張力低下,排空時間延長,導致機能改變。

胃下垂患者主要感覺食欲不振,食量減少,腹部脹滿,噯氣,小腹墜脹,心窩部沉重不適及大便秘結等症,也有便稀或便次多者。同時伴有精神不振,倦怠無力,頭昏失眠等癥狀。如作X線鋇餐透視可見胃小彎弧線的低點在骼脊連線以下,胃的形態呈無力型。

一般輕度胃下垂不伴胃炎,無明顯癥狀,中重度胃下垂或伴有胃炎者可出現胃排空延遲、胃食物存留,致使病人感到上腹飽脹、噯氣、噁心、全腹脹,飯後加重,以及消化不良。病人常訴「胃弱」、「胃軟」,不敢多吃飯,因飯後癥狀明顯,久之病人食慾減低、消瘦,則更加重胃下垂程度,而且一般常用的胃藥如抑酸劑、解痙劑往往效果均不明顯。目前對於胃下垂的治療以飲食調理、中醫中藥以及綜合治療為主。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