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A股進入築底階段

  利空影響減弱

  自中美貿易摩擦發生以來,滬指跌幅超過16.81%。其間,指數雖有數次反彈,但是往往無功而返。製約反彈的主要原因是場外資金遲遲不願入場,而中長線資金的入場對於行情的企穩反彈,甚至反轉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不過,隨著加征關稅政策的陸續落地,未來中美貿易摩擦對A股的影響逐漸減弱,而其他利好因素將逐步兌現。綜合來看,未來三個月或成為A股築底反彈的重要階段。筆者認為以下四方面因素值得關注:

  第一,貿易摩擦方面,川普提出要對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加征10%關稅,8月20日召開的聽證會進展看,這一提議被實施的可能性並不大。考慮到2000億美元商品涉及美國絕大多數終端消費品,加征關稅將直接增加美國居民的消費負擔,川普這一提議落地的可能性較小。9月中上旬,隨著貿易摩擦利空影響減弱,市場或迎來重要的轉折節點。

  第二,巨集觀數據或在四季度觸底反彈。2018年以來,經濟指標呈下滑趨勢。7月3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下半年的經濟重點是六個“穩”,特別強調了“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對穩經濟的重要作用。因此,隨著基建在8—9月逐步開工,三季度之後的固投數據逐步企穩。另外,隨著個人所得稅起徵點提升政策的推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數據或將觸底反彈。隨著四季度各項數據好轉,中長線資金入市的信心會得到大力提振。

  第三,估值底部確立。截至8月24日,A股動態市盈率平均為14.88倍,已經遠遠低於2638最低點的市盈率水準。通過A股平均動態市盈率和其一倍標準差之間的加減關係,目前兩市平均市盈率水準已經跌破一倍標準差之下。從歷史情況看,往往跌破一倍標準差後,估值下行太空非常有限,這一指標可當做估值底部的參考標準。結合滬指K線看,該指標見底之後,往往也距離市場底部不遠。

  第四,中長線資金逐步入市,利好大盤藍籌。首先,隨著A股納入MSCI因子的提升,外資流入逐步增加。8月14日凌晨,明晟公司發布了2018年8月指數評估報告,將明晟MSCI中國指數納入因子從2.5%提升至5%,並於2018年9月1日起正式生效。外資流入規模雖並不會因此突然增加,但受益於其被動配置的需要,預計未來外資流入規模或在2000億美元左右。8月6日,證監會公布了首批14隻養老目標基金。8月28日,首隻養老目標基金開始對外銷售並隨後開啟募集期。儘管各家公募基金對產品規模並無規定,但可以肯定的是,未來隨著養老目標基金產品逐步增多,長線資金介入市場的規模將越來越大。長線資金對大盤藍籌,特別是績優品種的關注度和配置比例將會更高,這將對下半年藍籌品種形成實質性利好。

  操作方面,建議在市場築底過程中,避免單邊操作帶來的風險。原因來自二點:一是築底過程指數波動率較大,單邊的抄底或追多易造成短線風險增大;二是中小盤仍存在業績雷區,不宜單邊做多。從基差角度看,推薦多IH空IC的跨品種對衝策略。

  值得警惕的是:貿易摩擦相關的黑天鵝事件;通脹數據高企,利率抬升後對權益市場估值形成壓力。

責任編輯:張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