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壽險遭遇5年來首次“開門黑”:1月規模保費降逾11%

  壽險遭遇5年來首次“開門黑”:1月規模保費降逾11%澎湃新聞記者 胡志挺 來源:澎湃新聞

  各壽險公司2018年的“好采頭”業績並不紅。

  2018年1月,壽險行業規模保費延續了2017年度的負增長趨勢,相比去年同期下降11.4%。而2014年至2017年間,壽險公司1月份的“好采頭”業績始終保持在兩位數增速。

  從整體來看,今年1月份,86家壽險公司合計原保險保費收入為5600.41億,相比去年同期下降25.5%,為2013年以來首次負增長。與2017年1月同期可比的74家壽險公司中,有33家原保險收入費用同比下滑,其中14家下滑超過50%,和諧健康、安邦人壽、華匯人壽等三家負增長近100%。

  一般而言,“好采頭”產品作為壽險公司行銷推廣的一種較為特殊的方式,往往會在一年之初采取各項措施獲得大額保費收入,從而達到“好采頭,月月紅”的既定目標。保監會在2017年9月發布的《關於規範人身保險公司產品開發設計行為的通知》(134號文)後,短期、高收益率、躉交型的產品得到進一步規範。

  東北證券認為,壽險公司受製於保監會在134號文政策的限制,“好采頭”產品形態也出現新的調整,過去“主險年金+附加萬能账戶”的快返年金模式受到挑戰,“好采頭”年全類產品銷售難度加大拖累整體壽險公司原保費收入的下降。

  廣發非銀陳福團隊認為,壽險公司出現較為明顯的負增長主要有四點因素影響:一是由於產業調整等外部因素,消費者可用於購買保險的預算在減少;二是短端利率上升,銀行理財等產品的競爭力增強;三是保險監管政策持續引導行業回歸本源,中短存續期產品陸續退出,對保費形成短期衝擊;四是代理人增員難度加大,既有前兩年行業高速發展帶來的瓶頸,也有保費收入下滑帶來的代理人收入減少的影響。

  與原保險保費收入下降不同的是,萬能險和投連險業務保費收入呈快速上升態勢。2018年1月,壽險公司未計入保險合約核算的保戶投資款和獨立账戶本年新增交費(多為萬能型產品)1943.23億元,同比增長94.94%。其中,前者收入1856.32億元,同比上漲91.06%;後者收入86.92億元,同比上漲244.11%。

  就萬能險而言,具體來看,有15家保險公司的萬能險業務保費增長超過100%。其中,東吳人壽萬能險業務保費收入卻從2017年1月的385.41萬元暴漲至2018年1月的8.44億元,同比上升了21802.50%;君康人壽的萬能險保費則從2017年1月的3546.76萬元漲至2018年1月的61.49億元,同比上升了17238.33%。除此之外,安邦人壽、和諧健康、昆侖健康三家保險公司的萬能險業務保費增速也較快,分別為6211.07%、1449.69%、1124.53%。

  部分保險機構萬能型產品佔比變化

  萬能型產品收入佔比情況顯示,2018年1月,萬能險保費佔比為24.61%,比上月增加6.42個百分點,佔比明顯高於2017年的水準。其中,和諧健康和安邦人壽的萬能型產品的收入佔比同比上漲近100%,在2017年逆勢擴張萬能險業務的珠江人壽,在2018年首月的萬能險佔比僅為0.09%。

  平安證券認為,萬能險佔比目前已逐步提升,主要是在2016年的萬能險新規和134號文之下,萬能險逐漸開始作為主險存在且期限逐漸被長期化,行業保費結構持續改善,預計未來萬能險保費收入佔比還會持續略有提升。

責任編輯:謝海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