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高血壓越來越年輕化,得了高血壓又該怎麼辦?


正常人的血壓隨內外環境變化在一定範圍內波動。在整體人群,血壓水準隨年齡逐漸升高,以收縮壓更為明顯,但50歲後舒張壓呈現下降趨勢,脈壓也隨之加大。近年來,人們對心血管病多重危險因素作用以及心、腦、腎靶器官保護的認識不斷深入,高血壓的診斷標準也在不斷調整,目前認為同一血壓水準的患者發生心血管病的危險不同,因此有了血壓分層的概念,即發生心血管病危險度不同的患者,適宜血壓水準應有不同。

不少老年人的血壓波動大,更容易發生腦血管意外,所以盡量選用長效的降壓藥來保持血壓平穩。另外不是光吃上降壓藥就完了,還要注意監測血壓。對於初診、血壓未達標的高血壓患者,應每日早晚各測1次,最好在早上起床排尿後,服藥前,晚上在臨睡前,連續測量7天,取後6天的血壓平均值作為參考值。對少數無法連續測量7天者,至少連續測量3天,取後2天的血壓平均值作為評估參考的依據。對於血壓達標且穩定的高血壓患者,可以每周測1天,早、晚各1次。

怎麼樣預防高血壓:

1、戒煙限酒

煙草直接導致動脈硬化,長期抽煙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病死率。應主動戒煙並拒絕二手煙。

不鼓勵飲酒。控制每日酒精攝入量,男性<25g,女性<15g。如果每日飲酒量限制達標,血壓可降2~4mmHg。

註:純酒精量(g)=飲酒量(ml)*酒精度數(%)*0.8。

2、控制體重

減輕體重可以降低血壓,這已經得到明確驗證。體重每減10kg,血壓可降5~20mmHg 。建議將BMI控制在24kg/m2以下,男性腰圍< 90cm,女性腰圍< 85cm。

3、調理血壓,食療是首選,通過食療來維持血壓。一個食療方,對降壓、降血脂、降糖、預防「三高」、心血管問題療效極好。出自醫書《本草經集注》。

方名:玉竹桑葉茶。取玉竹、桑葉各5克,青錢柳、牛蒡根、槐花各3克。

做法步驟:將原料洗凈,加清水(要蓋過藥材),大火煮開後,然後改用文火慢煮1小時,濾渣取葯汁。

功效: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防治心血管問題。

服用劑量:每日2次(註:不要隔夜喝)。

調理貴在堅持,首選食療,這個藥方堅持飲用1個月即可看到效果。

4、山楂淡竹葉茶

原料:淡竹葉,五味子、厚樸、佩蘭、山楂,桑枝各10克

方法:將以上物品放鍋中煮,待將爛時,用大杓壓碎,再煮10分鐘,取汁當茶飲,每日一劑,連服兩個月左右。

功效:降血壓,軟化血管。

5、枳殼冬蒼朮茶

取枳殼10克,麥門冬1.5克,蒼朮1.5克,山楂5克,桑枝2克,竹茹1.5克。全部藥材加入水中煮沸數分鐘即可。也可沖入沸水燜10分鐘等茶味出後飲用。每天一劑。連續服用一個月左右。具有降血壓,促進脂肪消解的作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